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思考,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观。毛泽东的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做了理论铺垫;邓小平的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江泽民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思想来源;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使中国发展理论更趋完善、更加成熟和更为系统。  相似文献   

2.
严复的《天演论》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线性发展观,为中国在20世纪对时间神话的崇拜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国在“他者化”过程中,更多强调了社会现代化而忽略了文化现代性。受此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从创作到研究层面都产生了诸多问题,新世纪的中国文化变革需要打破时间神话和“现代性”光圈,发展新的研究范型,开拓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发展观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发展观在我国先后经历了“以工业为主体,统筹兼顾”的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观,“综合、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最终完成了从物本到人本、从片面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新的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中包含了丰富的发展理论,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理论发展观具有时代性、人民性、全局性、开放性和民族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1.依据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根本变化,科学界定新时期各民主党派的性质,为新时期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关于民主党派性质的科学论断,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新时期团结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他把毛泽东建国初期提出的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继承下来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为多党合作应遵循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6.
严复的《天演论》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线性发展观,为中国在20世纪对时间神话的崇拜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国在“他者化”过程中,更多强调了社会现代化而忽略了文化现代性。受此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从创作到研究层面都产生了诸多问题。新世纪的中国文化变革需要打破时间神话和“现代性”光圈,发展新的研究范型,开拓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性发展是系统发展观,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之间的横向关系和现在与未来的纵向关系的统一性的系统的发展。在根本上,它是以人类的实践方式为核心,并相应地具有自然历史基础、制度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发展观。但至今我们还没有自觉地把可持续性发展当作...  相似文献   

8.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概述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理论体系 ,它大体包含了三个层次 :一是以生产力为本位的社会经济发展观 ,为此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 ;二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 ,为此他提出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三是以改革开放为战略的持续发展观 ,为此他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命题。这三个层次包含了邓小平的十大发展理论 :一是发展道路理论 ;二是发展阶段理论 ;三是发展战略理论 ;四是发展手段理论 ;五是发展途径理论 ;六是发展动力理论 ;七是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共桂林市委三届六次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明确了桂林文化与旅游的科学定位,破解了桂林旅游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体现了市委政府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同时也显示出桂林在发展观上的根本性转变,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落实新发展观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发展观是发展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部署的前两步已经顺利实现。这些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实施第三步现代化战略部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1.
余振魁 《湘潮》2012,(9):6-8
在胡耀邦儿童、少年时代,一批素质较高的老师对他良好的教育与熏陶为他走向人生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因此,胡耀邦终生不忘师恩,在青史上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立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台儿庄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努力探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道路,使全区人民在发展中得到了更多更大的实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卓晓宁 《唯实》2006,(8):84-86
周恩来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既有理论上的思考,又有实践上的探索,尤其是他的可持续发展观,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时候,认真学习周恩来可持续发展观,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10多年前,他从成都水力发电学校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毕业,依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青海高原,投身于水电建设行业中。生产一线的磨砺,他把西北人勤勉、坚韧、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赋予新的内涵,从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到尼那项目部经理的历程,为他奠定了厚实的技术基础和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的民生取向与社会公正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立足于从全局上改善民生并将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惠及十几亿人口;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奠定经济技术基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发展观、民生观和社会公正观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统一和与时代接轨;强调坚持改革方向,为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提供动力支持和体制保障。科学发展观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恽代英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他早期哲学思想中较为深刻和全面的思想成果。他的认识论涉及的内容有;提倡理性的自由,以反对传统的蒙昧的封建意识形态;倡导怀疑的思维方式,以推动知识的进步和打破权威主义的束缚。恽代英的认识论推动了当时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也为日后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国外经历了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注重社会发展,再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后,80年代,邓小平站在时代高度,汲取世界发展观变化的精华,顺应发展观复归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趋势,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观。虽然在邓小平的著作中,没有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也没有直接系统地阐述过科学发展观,但他的发展观却集中反映在我们党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各项方针政策之中。发展观,是涉及发展什么、为什么(谁)而发展、怎样发展的理念。在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中,邓小平的发展观得到了全面而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邵志刚 《世纪桥》2007,(1):42-43
在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之初,汉密尔顿认为金融是旧政府的致命弱点。因此,他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美国经济的措施。他关于发展美国金融业、商业和制造业的思想对美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发展观,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之上,融入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背景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全面创新.他立足国情寻求经济发展,实现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主动选择;他提出非均衡发展与台阶式发展的政策思想,对中国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他强调人的现代化是发展的本质,对发展本质进行了全新的揭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对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发展观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时代特色,他对发展问题的积极探索,犹如一根主线,贯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