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制的智慧     
一天,梁实秋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甜熏鱼端上来了,梁先生没有动筷子,他说他的血糖高,不能吃太甜的东西;冰糖肘子端上来,梁实秋也没有吃一口,他说,这道菜里面加了冰糖,他更不能碰;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最后,八宝饭端上来了,朋友们都猜他一定不会吃,就没有放到他面前,没想到梁先生居然急不可耐地说:“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淀粉呢!”“我当然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吃前面的菜时我才特别节制。”梁先生笑着说,“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能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z/,所以必须计划着吃含糖的东西,把最大的‘余额’留给最爱的食物……”  相似文献   

2.
廉官的自律     
郭庆晨 《党课》2013,(17):79-81
知道中国古代廉官重视名节、不容“贪”宁染身,是读了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一钱斩吏”的敝事: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相似文献   

3.
在下小时候听大人讲过一个故事,至今仍印象颇深:某甲拿着刚吃了一口的鸭蛋大叫:“怪了,怪了,以前吃的鸭蛋都是淡的,今天怎么是咸的?”坐在旁边的某乙说:“你真是少见多怪,连这等简单的事儿都不懂,……”某甲忙催问“那你说为什么是咸的?”乙更是得意了,“不是...  相似文献   

4.
“刚上来时,进洞才100米,冷啊,要穿四五件衣服,下班回来衣服湿了结成冰,把冰敲掉不用洗了,晚上睡觉要盖四五床被子,在洞里穿雨衣不透气,一出汗全湿了,在洞里时间长了,会流鼻血、恶心,吃不下饭……”  相似文献   

5.
准备登台     
市里搞活动,搭起大舞台,气氛要热火,招商引外财。一群小演员,个个都很乖。女娃朝天辫,男孩光脑袋。早晨没睡醒,汽车拉过来,草草吃口饭,只等大会开。太阳当空悬,浑身不自在。腰酸腿发软,汗珠挂两腮。站了俩钟头,成了蔫白菜:摇头晃肩膀,噘嘴眼发呆。领队清喉咙:“大家多忍耐,万事欠东风,只差领导来!”准备登台@罗庆朴  相似文献   

6.
学会自信     
黄健 《党课》2006,(12):85-85
小时候,我是个腼腆的孩子,遇到生人就脸红,很少有小伙伴和我一起玩耍。家里来了客人,祖母常常指着我们堂姐弟几个这样介绍:“这是冬梅。懂事,像个小大人;这是阿辉,脑子聪明……”最后才指着我说:“这是小健。最乖!”其实我心里清楚。我没有其他的优点,祖母只好用“最乖”来安慰我,免得我太伤心。  相似文献   

7.
汪金友 《廉政瞭望》2011,(13):65-65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有“四大文化怪人”,他们不是一般的“怪”,而是相当的“怪”。 第一怪是要求吃鸡的冼星海。冼星海是个留法回来的洋学生,刚到延安时,非常讨厌吃小米。后来有人要他为《黄河大合唱》谱曲,他便提出:“必须每天给我吃一只鸡,要不然一行也写不出来。”当时的延安,到哪儿去买鸡?没办法,只得给他买了两斤白糖。他盘腿在炕上,抽一口烟,吃一口糖。只用了6天时间,就创作出这部史上最为激越的民族乐章。  相似文献   

8.
舒炜 《廉政瞭望》2010,(20):54-55
国庆期间,汶川境内出现了大批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的备类自驾车,部分地方的停车场甚至全部爆满。他们都是冲着地震遗址、古镇、三江生态来的,“快来感受三江风情!”“去萝卜寨吃洋芋糍粑!”“羌绣好漂亮啊!”……这一幕幕火爆场景证实着汶川县震后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和旅游经济全面提速。  相似文献   

9.
“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象妈妈一样把我培养大,教育我爱祖国,鼓励我学文化……”存工作闲暇之时总爱听《党啊,我亲爱的妈妈》这首歌,这一近乎固执的习惯,常常引人不解。  相似文献   

10.
冰之花     
人物女贼老师傅乘警时间除夕夜地点候车室〔长椅上,一位老师傅正在睡觉〔歌曲《鲁冰花》起:“啊……啊……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呀鲁冰花,啊……”老师傅(说梦话)阳阳,我的女儿,爸...  相似文献   

11.
一次,彭德怀乘车考察,路上看到一位老乡衣着单薄而破旧,于是下车一边脱下自己身上的中山装,轻轻地披在老乡的身上,一边深沉地道歉说:“老乡,我们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啊!”老乡一见慌了,连连地后退:“首长……这……这……”  相似文献   

12.
侃吃     
“食色性也”,吃是人生的第一需求。中国人对吃的研究,堪称博大精深,无与伦比。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口腔化”的倾向,即有口必吃。这种现象在汉语文字中俯拾即是:啃、嚼、咬、吮、叮、咏、咂、品、嘶、噬、咽、喝、喂、吸、嗜、吞……真是每口一个招式,连吃饱喝足后打嗝打噎的反映,都离不开口字。为了吃出水平,吃出学问,于是吃的制作又有深奥无穷的技巧:炒、爆、煎、焖、烧、灼、烩、炖、煨、炸、煮、卤、烤、  相似文献   

13.
孔老夫子说:“食,色,性也。”由此可见,吃乃是人的天性。“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训也说明了吃是人的第一件大事。中国悠久的历史是一部饥饿频频出现的历史,即使是康乾盛世的乾隆元年,也曾饿殍遍野,所以,人们自古就很看重吃。小孩出生要吃“三朝酒”,一个月之后要吃“满月酒”,考上大学要吃“庆贺酒”,结婚要吃“贺喜酒”,搬进新居要吃“进屋酒”,五十、六十岁……生日要吃“祝寿酒”,即使上西天不能再“吃”了,儿孙亲属们也要大吃一顿“上山酒”,人的一生简直就是在大吃大喝中度过的。中国悠久的历史也是一部“食不厌精,脍…  相似文献   

14.
3.不拉“小圈子”要拉“太圈子” 不眠的重阳之夜。1995年11月2日1时30分,由于采取了新的治疗措施,朱开印的病情有所稳定。军区干部部的肖明惠和卫生部的李开兴及省军区的领导,才稍稍松口气,到楼下抽一口烟。干休所的同志特意买来一箱方便面、一箱矿泉水,却无人吃一口,喝一口…… “朱老是对我军外事工作有贡献的人,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同志,一定要尽全力抢救。”专程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啃烂杏半筐。”其意思是,注重质量,而不片面追求数量。想那“鲜桃一口”,数量虽少,但新鲜,味儿美,可谓“少而精”,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而“烂杏半筐”呢,数量倒是多了,却没了质量保证,若不拒食,则很可能受到霉菌感染,弄坏肌体,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6.
那天是周末,春日的黄昏有新榨橙汁的颜色与气息。老早说好了要和朋友们去逛夜市,母亲却在下班的时候打来电话,声音里是小女孩一般的欢欣雀跃:“明天我们单位组织去春游,你下班时帮我到威风糕饼店买一袋椰蓉面包,我带着中午吃。”“春游?”我大吃一惊,“啊,你们还春游?”想都不想,我一口回绝“,妈,我跟朋友约好了要出去,我没时间。”跟母亲讨价还价了半天,她一直说:“只买一袋面包,快得很,不会耽误你……”最后她都有点生气了,我才老大不情愿地答应下来。一心想着速战速决,刚下班我就飞奔前往。但是远远看到了那家糕饼店,我的心便一沉——店…  相似文献   

17.
制止公款吃喝,一场多么艰难的持久战。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政府象中国政府这样为吃喝问题下发那么多的红头文件,可是,几十个红头文件竟管不住一张嘴,“公款吃喝”愈演愈烈,到了泛滥疯狂的程度。外出办事吃,参观旅游吃,来家陪着吃,开会过节借口吃,有机会就吃。越吃越想吃,越吃越会吃,越吃越敢吃,越吃越能吃,“感情深,一口闷”,闷得烂醉如泥,口里这念念有词;“你不醉,我不醉,马路旁边谁去睡?你喝醉,我喝醉,医院里头来相会。不必担心不必悔,反正医疗是公费”。在尚有3000万人民还未脱贫,在一些地方单位职工发不出工…  相似文献   

18.
宁组 《求贤》2010,(4):32-33
走进天津市宁河县岳龙镇小阎村,就会被一派经济繁荣、村庄整洁、环境美化、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所折服:一排排整齐有序的节能温室、一盏盏明亮的路灯、一筐筐新鲜的蔬菜、一张张充满欢乐的笑脸……形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一派繁荣文明的生产生活景象。是什么使这个仅有75户280口人的偏远小村发生如此翻天覆地变化的呢?在小阎村随处一问,无人不翘起大拇指说:“多亏了我们刘书记啊!”大家说的“刘书记”.  相似文献   

19.
每当听到《党啊,亲爱的妈妈》的歌曲,我就抑制不住心潮澎湃,也会情不自禁地放开因年迈而粗哑的嗓子随声吟唱:“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像妈妈一样把我抚养大……”借着这激动人心的歌声,我由衷地表达着一个党的儿子,对党——母亲的一片赤诚之心。  相似文献   

20.
“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