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勇 《学习月刊》2012,(12):156-157
普通国省公路相对高速公路及其他几种运输基础设施而言,灾毁多、事故多,应急管理任务大,因此对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置进行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11年,兴山县发生8.22特大公路水毁和10.1重大公路交通事故(CCTV-1均报道),县公路局启动预案,应急处置,抢险保畅,现场救援,做了大量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和作法,也有做得不好和值得反思之处。一、两起突发事件的情况(一)8.22特大公路水毁8月21日夜至8月22日上午,  相似文献   

2.
倪嘉云 《支部生活》2008,(1):F0002-F0002
为了锻炼和提高云南民航各单位处置航空器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救援综合保障实力,昆明国际机场、民航云南监管办、东航云南分公司、民航云南空管分局、云南省公安厅民用机场公安局、中航油云南公司于2007年12月4日上午,联合举行航空器紧急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已成为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地方政府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建立健全预防与预警机制、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恢复重建与调查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8,(8):44-44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社会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突发事件具有公共性、突发性、危害性和普遍性等特征。所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是指针对突发事件而建立的国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相似文献   

5.
蔡亮 《揭阳论丛》2009,(4):51-56
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检验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准。本文论述提高领导干部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重点从培养领导干部的应急决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等方面提高领导干部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变,许多过去我们没有遇到过或不太突出的突发性事件明显增多,考验着我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符合中国特点的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倪嘉云 《支部生活》2008,(10):F0002-F0002
8月27日上午10点30分,昆明机场医疗急救中心、应急救援指挥办在云南省急救中心的配合下,举行了一场机场受到爆炸物威胁后的应急救护演练。此次演练,旨在检验昆明机场在应急指挥、信息传递、协调配合等方面的处置能力,锻炼医疗救护队伍。  相似文献   

8.
张铁 《党建文汇》2007,(10):42-43
核心阅读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考验着政府的行政能力。透明、高效、协同,各地政府在实践中走向成熟。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处置突发事件有了法律准绳。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应急决策水平的高低与当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发展规模有直接的联系。正确认识和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状和成因,是快速、高效、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关键。文章在对基层政府辖区内群体性突发事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了健全保障体系,确保弱势群体生活更有质量和尊严;建立预防体系,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设立指挥中心,迅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亲临现场,果断做出决策和决定;多做思想工作,慎用警力和强制措施等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地处打击"三股势力"前沿、各种自然灾害较频发的南疆喀什地区,各种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以促进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社会学的调查与统计方法,对郑州6所高校的师生进行了随机调研,数据显示,高校师生普遍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认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危机反应机制和评估系统。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引入网格化管理思想,利用网络化管理的信息畅通、资源整合迅速、有较强的自主调节内部资源能力等特点,完善了高校突发事件的现有应急管理机制,提升了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可靠保证:一是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凝聚功能,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人们的思想稳定;二是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稳定功能,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社会的稳定;三是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为相关人群提供精神支持。这些功能和作用决定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急处置机制的内容:一是思想稳定机制,包括思想引导机制、精神凝聚机制;二是社会稳定机制,包括行为规范机制、利益沟通机制和思想整合机制;三是精神激励机制,包括荣誉激励机制、榜样激励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重大公共危机下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成为衡量地方政府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一面镜子,也成为评价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重大公共危机往往处于特殊时期,地方政府舆情应急处置水平至关重要,集中体现在网络舆情治理策略上。当前,中国处于重大公共危机频发高发阶段,作为现代社会治理“第一线”,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指导思想、治理原则、应对策略、处置手段和实现目标等,构成了一个治理链条。因此,加强对这一链接组成部分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已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正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江西省积极构建了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主体、各相关力量密切配合、其他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有效联动的综合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处置突发事件具有政治性、突击性强,工作艰巨、情况复杂等特点,对加强党组织领导应急处突能力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6.
王爱丽 《奋斗》2008,(7):14-14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在应急救援中,以快速反应、信息公开、媒体联动、社会动员,尤其是以人为本理念上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和鼎力支援,标志着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整体提升.标志着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体制建设走向完善。大灾显大爱,我们在为抗震救灾中全国人民感天动地的义举、表现出来的空前民族团结深深感动之余,也留下了深深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顾化龙 《理论导报》2012,(9):26-26,37
江西省已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正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江西省积极构建了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主体、各相关力量密切配合、其他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有效联动的综合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宋红青 《学习月刊》2014,(24):93-94
突发事件,就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和不确定性是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进入21世纪,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基于利益或人类意识形态的矛盾与冲突,突发事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大,给党和人民带来的恶劣影响以及损失不可小觑.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关系到能否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突发公共事件,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安定平稳,更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紧密相连,因此,提升领导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对领导干部而言,应急处突能力是一种政治要求,更是一种素质本领,不仅需要从政治高度严肃对待,更要从具体能力层面把握梳理,谨防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应对局促、措施不当。  相似文献   

20.
<正>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19"重要讲话中强调,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这是做好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指导方针和科学方法。笔者认为,这也是新时期政府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的根本遵循。具体来讲,政府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中的所应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