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障碍眼损伤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祝杰  曹杰 《法医学杂志》2004,20(4):225-225,227
在伤害案件中,眼是极易受攻击的部位。单纯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并不复杂,但原有功能障碍的眼球遭受损伤后的伤情鉴定则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本文收集了2000~2003年我处鉴定的34例类似案件,并选出较为典型的四例进行分析,探讨有关功能障碍眼损伤的伤情鉴定问题。1资料1.1一般资料在收集的34例功能障碍眼损伤案例中,男性被鉴定人24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为2.4∶1。年龄12~65岁不等,其中,10~20岁5例,20~30岁10例,30~40岁11例,40~50岁7例,50岁以上1例。眼别:左眼损伤18例,右眼损伤16例。致伤方式:拳击伤25例,锐器伤4例,钝器伤(不含拳击)5例…  相似文献   

2.
在法医学检案中,常常遇到摔倒后出现严重颅脑损伤的案例。导致摔倒的原因有很多,如从高处跌倒、交通事故、打斗、疾病发作及饮酒等,分析其与摔倒所致的颅脑损伤间的关系,对这类案件的定性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收集33例这类案件,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鉴定这类案件的要点。一般资料1.性别和年龄平组案例,男性29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60岁,以20~50岁居多,共24例(73%)。2.身体着地部位顶枕部着地21例,额部6例,额部4例,左下颌1例,臂部1例。3.颅脑损伤头皮挫伤21例;头皮挫裂创19例;脑冲击伤ZO例;对冲伤13例…  相似文献   

3.
颅脑外伤后,应用CT检查诊断外伤性气颅已有报道,但对外伤性气颅的损伤程度评定少见报道[1]。本文收集50例,作分析探讨。资料分析1.发生率在因头部损伤到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CT检查的2909例病人中,发现颅脑损伤500例。其中外伤性气颅50例,其发生率占头部损伤的1.7%,占颅脑损伤的10%。2.年龄10岁以下8例,11~20岁13例,21~30岁12例,31~40岁6例,41~50岁5例,51~60岁2例,61~70岁2例,71~80岁2例。其中30岁以下的病人33例(66%)。3.原因头部钝物击伤21例(42%),车祸伤13例(26%),高坠伤12例(24%),锐器伤4…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方法通过对204例由司法部门委托进行法医学精神损伤程度鉴定实践,重点对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 204例中,男、女比例无差异.年龄组以21~30岁(63例)、31~40岁(53例)居多.表明上述年龄组的社会活动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大;职业以工人、农民为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损伤原因以伤害(107例)、交通事故(49例)为多.损伤与精神障碍间隔时间,半年以内152例,半年至1年为23例,表明鉴定时间选择在1年内为佳.精神障碍的种类与性质:器质性精神障碍108例,占52.8%;功能性精神障碍84例,占41.4%,其中外伤后神经症(含癔症35例)66例,占32.3%.社会功能评定:无社会功能受损77例,轻度受损41例,明显受损86例.神经系统检查:204例中有一过性神经体征38例,有明显阳性体征62例.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直接因果关系104例、间接因果关系61例;条件相关34例、无相关5例.损伤程度评定结果:重伤85例,轻伤67例,伤病关系评定47例.结论通过对204例头部外伤后精神损伤鉴定实践,对当前法医学精神损伤鉴定的疑难问题,如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意见,以期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徐斌 《刑事技术》2003,(Z1):12-13
延迟性脾破裂(Delayedruptureofspleen,DRS)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占脾外伤的15%犤1犦系由脾中央型破裂和包膜下破裂发展而形成的真性破裂。由于进展隐蔽、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特殊性,临床诊断和法医学鉴定也较急性脾破裂困难。1材料与方法收集1991年~2001年期间笔者受理的此类案件,包括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就其发生率、损伤至破裂时间、破裂部位、外伤与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本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3岁~76岁,平均年龄39.5岁。所有案例均手术切除或尸检后提取脾脏,经病理学检验和案件调查,排除其它隐蔽性外伤和原发性疾病引起…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癫痫在颅脑损伤中都较常见。由于目前法医学资料中对外伤性癫痫的详尽论述较少,临床诊断亦无统一标准。所以,在法医学鉴定时难度较大,对其鉴定结论也容易发生争议,甚至造成错误结论。本人在法医学鉴定中遇到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并就外伤性癫痛的有关问题粗浅地进行探讨,供同道们商榷。资料分析1.一般资料本组8例受检人中,男5例,女3例;10~20岁者占6例,20岁以上者2例。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52岁。所致颅脑损伤:车祸5例,夫妻斗殴1例,互殴2例。2.颅脑损伤的类型及部位8例中,开放性颅脑损伤6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例。其…  相似文献   

7.
颅脑外伤是法医检验中常见的损伤,是导致人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儿童颅脑外伤与成年人相比较,有其独特的表现.笔者结合8例钝器所致儿童颅脑外伤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 检验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1至6岁4例,7至13岁4例;交通事故撞击头部2例,钝器打击6例.尸检8例,其中无颅骨骨折3例,骨缝分离4例,凹陷性粉碎性骨折1例;损伤后当即死亡1例,1~2天死亡4例;3~5天死亡3例;单纯硬膜外出血0例,伴有硬膜下出血脑挫裂伤8例;出血量50~100ml7例,150ml1例.  相似文献   

8.
瞳孔扩大是眼部外伤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在临床法医学的鉴定中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就我院法医鉴定中心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间所遇到的11例外伤性瞳孔扩大的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外伤性瞳孔扩大法医学鉴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供同行们参考。资料分析1.一般资料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7~66岁。其中10岁以下的2例;11~20岁1例;ZI~30岁2例;31~40岁三例;41~50岁2例;51~6O岁1例;6O岁以上的2例。农民3例;工人5例;学生1例;儿童2例。均为单眼受伤。其中左眼9例,右眼2例2.损伤类型及致伤物全部为眼部钝挫伤。其中拳击5…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是交通事故活体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其中部分颅脑外伤者以智能障碍为由提请伤残鉴定[1,2]。为了准确鉴定这类伤者的伤残等级,必须对其智能障碍程度做出客观评定,这就涉及到对伪装以及不配合检查者智能障碍程度的判断问题。本文通过对2例交通事故外伤后智能障碍的鉴定情况进行分析,试图初步找出此类鉴定的特点。1案例资料案例1黄某,女,41岁,初中文化。于2000年8月2日被一大货车撞伤,伤后住当地医院,入院诊断: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头皮下血肿,脑干损伤?经保守治疗,住院2个多月后出院。伤后7个月进行鉴定。阅其…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所致的硬膜下出血临床上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或亚急性出血,一般在外伤后短期内体征明显,CT扫描出血区也易观察,易确定。慢性硬膜下出血,因发展缓慢,在较长时期(临床上指头部受伤后3周以上才出现颅内血肿症状者)内多无明显症状,CT扫描因出现等密度,临床上往往易被忽略。尽管这类案例活体损伤鉴定不是常见,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争议较大。本文对6例颅脑损伤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相关问题作如下讨论。1案件资料1.1基本情况收集6例颅脑损伤致慢性硬膜下血全部为积累的案件鉴定资料。其成伤工具全部为钝器。外力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资料1.1基本情况200例故意伤害案件,男性180例(90%),女性20例(10%)。年龄:56岁以上178例,20~56岁19例,20岁以下3例。鉴定为鼻部新鲜骨折185例,陈旧骨折15例。1.2骨折种类鼻部X线片和CT片,按《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鼻部骨折类型,见表1、2。1.3损伤程度鉴定185例新鲜鼻部骨折中,鉴定轻伤二级115例(62.2%),轻微伤70例(37.8%)。  相似文献   

12.
<正> 收集本室自1990年~2001年对眼损伤程度进行法医学鉴定的62例整理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分析1.1 一般资料年龄分布:4岁~66岁,18岁以下5例,18岁~60岁55例,60岁以上2例;性别:男41例,女21例;眼别:双眼6例,右眼16例,左眼40例;致伤类型:直接眼损伤54例,间接眼损伤8例;依案件性质故意伤害案40例,非故意伤害案22例(其  相似文献   

13.
在检案中外伤性基底节区腔隙梗塞时有所见。因头部外伤较轻,仅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往往被受伤者忽视,待伤后2~3天又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因此引发的案件时有发生。1988年8月至1995年12月作者曾遇到5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外伤史:本组案例均有头部较轻的外伤史,4例男性为头部受到打击,1例女性系自行车撞倒。年龄14~22岁。意识障碍:本组案例均有短暂意识障碍,M15分钟。目击者证实清醒后步行就诊,且能回忆受伤时的情况,主诉头痛头晕,未见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诊断:医院诊断为轻微脑震荡2例,头部外伤1例,闭合性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4.
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伤残评定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后评残的中心问题是颅脑损伤后遗留的脑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障碍。本文就近几年对颅脑外伤后的伤残评定案件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一般资料1 性别、年龄和职业分布45例中男性为 37例 (82 % ) ,女性为 8例 (18% ) ,年龄为 17~ 71岁 ,其中 2 5~ 5 5岁 36例 (80 % ) ,职业为农民 2 7例 (6 0 % ) ,干部 2例 (4% ) ,旅行人员 1例(2 % ) ,工人 8例 (18% ) ,个体户 7例 (16 % )。2 交通事故类型45例中 ,机动车撞击自行车致人头部撞伤者最多 ,为 31例 (71% ) ,机动车撞击行人 5例 (11% ) ,机动车相撞 7例 (16 % ) ,翻车 2例 (4 4% )。3 损…  相似文献   

15.
单纯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主要依据损伤后当时的伤情,结合损伤后果,操作较为简单。但是,如有些颅脑损伤者,其本次外伤前即已存在陈旧外伤(包括颅脑疾病)时,则鉴定相对复杂。此时,应将原有颅脑外伤(或脑病)作为伤前即已存在的疾病,分析目前后果与外伤及该疾病的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伤病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鉴定。笔者试图通过以下两个典型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就教于法医同行。1典型案例案例1:某男,41岁,服刑罪犯。2004年3月1日,在一监区劳动现场,被他人用榔头击中后枕部数下致局部疼痛、出血并有短暂昏迷,当即被送到监区卫生所,…  相似文献   

16.
12例高坠伤致残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本室共受理12例涉及高坠伤的案件,笔者现对此12例案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高坠伤致伤规津和损伤特点及其法医学评定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作用。一般资料本组案例中男性11例,女性1例,男女比例为11;l。年龄在2—65岁不等.10岁以下为2例,青壮年7例,50岁以上为3例。损伤环境:建筑施工5例.房顶、窗台3例,梯类2例.其他2例。坠落高度1.5一7米不等.1.5一2米为3例,3一4米为7例.6一7米为2例。坠落面状态:水泥地面8例,沙土类地面3例.水面1例。致伤部位:以头部最多(8例),脊柱和脊髓损伤2例,内脏损伤1…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市人身损伤检验、损伤鉴定的案件逐年增加 ,如何客观、正确、及时地鉴定损伤程度 ,尤其是重伤鉴定 ,已成为法医鉴定人极为重视和关注的焦点。作者结合我市鉴定为重伤的 2 35例法医检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就损伤特点及有关法医学问题进行讨论。资料和方法对我市 1 994~ 1 998年五年中受理的 1 4 72例人身伤害检验案件进行筛选 ,凡有详细检案记录及临床病历资料 ,对照二院二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其损伤程度被鉴定为重伤的 ,均列入选对象。然后制定统计表 ,逐项填写 ,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受伤时间、验…  相似文献   

18.
女性损伤较男性少见,据我院近几年鉴定的542例案件中,女性损伤187例,占345%。现就这187例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资料分析1年龄 187例中,最小的15岁,最大87岁。在不同时期的年龄组中,10~20岁12例,21~30岁53例,31~40岁57例,41~50岁37例,51~60岁16例,61~70岁9例,71~80岁2例,81岁以上1例。2职业 187例中农民172例,工人7例,干部2例,个体经商户2例,医生1例,教师1例,营业员1例,学生1例。3致伤因素及年龄组的关系 187例中,因邻里纠纷引起者93例,婚姻恋爱引起者23例,家庭矛盾引起者17例,口舌纠纷引起者12例,奸情引起者11例,其他因素引起者…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30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路交通事故所致人员的损伤及伤残程度是法医临床鉴定的重要内容。颅脑损伤是交通事故中最常见的损伤 ,它的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而居第二位 ,但其致残率占首位。本文对 1997年~ 1999年发生在太原市的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者伤残评定资料进行分析 ,旨在对颅脑损伤的发生、肇事方式、损伤机制及伤残评定等问题进行初探。1 案例资料分析1 1 一般资料收集太原市公安交警支队事故处 1997年~ 1999年因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者伤残评定档案资料 30 0例。男性伤者 2 2 2例 ,女性 78例。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75岁。其中 10岁以下 16例 ;11~ 2 0岁 …  相似文献   

20.
外伤后流产在法医检案中碰到较少,一但碰到往往比较难鉴定。本文作者收集2009~2013年16例外伤后流产的伤情鉴定资料,详细分析其损伤方式、损伤程度以及外伤与流产之间的关系。1案例资料本组案例,伤者年龄最小17岁,最大35岁。其中17~20岁2例,21~30岁10例,31~35岁4例。其中伤前有一次流产史6例,有习惯性流产史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