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送"不作为"锦旗不但没有违反游行示威法及相关规定,而且有利于推进国家机关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送"不作为"锦旗是群众监督国家机关的有效手段。"不作为"锦旗客观地反映了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不力,效果不好,群众不满意,并给相关国家机关施加了一定压力。送"不作为"锦旗是督促国家机关承  相似文献   

2.
正3月24日,河南省林州市民政局收到了一个来自郑州大学的快递,收件人是林州市民政局局长王全东,标记栏里显示物品是锦旗。工作人员打开后,一面"心系人民,排忧解难"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出现在他们眼前,锦旗的落款为"秦家岗村杨栋栋一家赠"。求助民政局杨栋栋是谁?为什么会从郑州大学寄来锦旗?工作人员向王局长询问杨栋栋邮寄锦旗的原因。事情还要从今年2月份的一个求助电话说起……"民政局的领导,请帮帮我吧,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石顷镇黄龙村村民冯勇军,因不满领导机关治污不力,而给镇党委政府、县环保局送"不作为"锦旗,结果被警方刑事拘留。诸多媒体对此作了报道。笔者认为群众给党政机关送"不作为"锦旗并不违法,应当视为群众监督党政机关的一种方式。说送"不作为"锦旗不违法,是因为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  相似文献   

4.
正凡事均有"度","不作为"锦旗还是不送为好。按常规,锦旗是用来褒奖的。然而,如今有些人却反其道而行之,送"不作为"锦旗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表达对公权力的不满。这种以羞辱、讽刺的手段进行另类维权,的确存在违法的风险。诸如引发民众围观造成交通拥堵,影响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等,还有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云南民族博物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云南实践"展厅里,一面绣着6种文字的锦旗格外引人注目!这面锦旗由红色绒布绣制而成.锦旗的内容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顶端绣着"敬献给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15个字,中间用汉文、藏文、彝文、纳西文、傈僳文等6种文字绣着"我们永远跟着你走"的字样,最下面是"云南省丽江区"18个族群的落款名称及赠送时间.  相似文献   

6.
张默 《今日民族》2021,(11):26-28
多一张笑脸,多一分团结 2021 年1 月6 日下午,雨花派出所荣誉室的墙上,多了一面烫有"热情服务,为民解忧"的致谢锦旗.尽管这不是第一次收到感谢信和锦旗了,但是,每一封信和每一面锦旗都让户籍室的一众人员感到欣喜,因为这代表着群众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相似文献   

7.
正刑拘送"不作为"锦旗的村民,有"欲加之罪"的嫌疑,不仅有失法律的威严,还有损政府的公信力。村民送"不作为"锦旗的行为,从主观上看,是为了引起政府的注意和重视,从而达到解决诉求的目的;从客观上看,并没有造成破坏社会秩序和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因此,何来违法之谈。  相似文献   

8.
<正>1月27日,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步头村党支书廖如仁带领村民代表一行早早来到区水库移民局,送上一面书有"勤政为民描幸福,发奋图强奔小康"的锦旗。小小的锦旗,凝聚着村民对"第一书记"和后盾单位的无比感激之情。的确,这些年来,八步区的"第一书记"们在岗位上带领群众引水修路,发展产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立下汗马功劳,得到了群众的热情"点赞"。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份关于信念的坚守,这是一段关于寻亲的故事,这是一幕关于送返的感动。"千里寻亲,大爱无疆""人民公仆为人民,救助路上见真情""爱心相助,终身难忘"……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救助站,有这样一间房,里面摆满了近几年受助群众和受助者家属从全国各地送来的锦旗、感谢信和牌匾。43面锦旗的背后,是包头市救助站全体干部职工的日夜付出和风雨兼程。在此,选取3个锦旗背后的故事,重温那些触动人心的温暖与感动。  相似文献   

10.
正送"不作为"锦旗并不违法,但其维权方式却欠妥。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送"不作为"锦旗亦属于公民批评和监督权利范畴,不应被认定为非法游行、示威。退一步说,即使是非法游行、示威,也达不到刑法第二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拒不服从解散命令"和"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犯罪基本构成要件。公民表达诉求既要合法,也要合理。送"不作为"  相似文献   

11.
《公民导刊》2016,(11):46-47
正四川一村民因给镇党委政府、县环保局送"不作为"锦旗,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对此,有人认为,此举涉嫌非法游行、示威,违反了游行示威法及相关规定。也有人认为,群众不能对政府作出评价吗?就算评价不合理那又何妨?作为政府就应该拿出应有的担当,而不是动用警力刑拘当事人。送"不作为"锦旗违法吗?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12.
"噼噼、啪啪……"山城的晨霭刚刚散去,来宾市忻城县人民法院执行大厅门口氤氲着一阵硝烟,在一串鞭炮声中,两名女士笑容满面地捧着一面锦旗,紧紧握着执行庭干警的手,感激地连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挽回了我们的巨大损失。"落在警徽上的晨曦把锦旗上"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秉公执法,高效执行"16个字反射出一片阳光的颜色。那是人脸上笑容的颜色。那是忻城县人民法院开展"司法为民"活动绽放出来的颜色。忻城县人民法院以"人民满意"作为天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人大代表送锦旗啦!"2019年7月18日一大早,方城县凤瑞路翟庄社区龙盛巷的居民代表就早早来到街道人大联络处,满怀深情,托举簇拥,送来"泥水路变成水泥路,架路灯照亮居民情"的锦旗,以表达他们对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的谢意。龙盛巷位于方城县城区解放路中段,区域内共有居民住户55户,是凤瑞街道背街小巷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区域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处,在工作中坚持为常委会实施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服务,通过做好信访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树立了人大的形象。"人大监督机关人民群众靠山"1997年春,淄博市周村区徐启延一家专程来到信访处,亲手将精心制作的一面锦旗赠送给办公厅。锦旗上"人大监督机关,人民群众靠山"12个大字,道出了他全家人的心声。徐启延是个善良的中年汉子,多年经营沙发材料。1994年5月,江西省横峰县竹业有限公司的业务  相似文献   

15.
黄金衔 《人民公安》2010,(18):24-25
在一阵鞭炮声中,张、王两家人带着一面"说公道话,办公道事"的锦旗走进下口边防派出所,感谢李东博妥善化解长达十余年的邻里纠纷。  相似文献   

16.
漫话锦旗     
徐飞 《现代领导》2010,(12):47-47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政府部门的领导存在着一种“锦旗贪婪症”,喜欢把群众送来的锦旗、镜匾挂在“荣誉室”,似乎锦旗、镜匾越多,自己的工作就做得越好,成绩就越突出。有的部门甚至将收到的锦旗、牌匾、感谢信的数量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这种做法往往使一些领导产生居功自傲的思想,不利于检讨工作中的不足。更有甚者。少数党员干部为追求“赞歌如潮,锦旗如云”的效果,不满足于被动地等待群众送锦旗,而是采取暗示等办法变相向群众索要锦旗、牌匾。  相似文献   

17.
报载,某省人大依法监督一起司法机关程序违法案件,当事人给省人大送来书有“为民作主、恩重如山”的锦旗表示谢意。新闻媒体将有关稿件送审,省人大新闻发言人删去“为民作主、恩重如山”8个字,并作了一段发人深省的批语。仅从该文观点理解,该发言人只是不赞成锦旗上的8个字,而对公民向国家机关赠送锦旗、国家机关接受锦旗还是持宽容抑或默许甚至肯定态度的。遗憾的是新闻稿件作者的笔锋也没有直指赠送、接受锦旗的行为并作进一步剖析,不知其心灵深处是否也怀有一定程度的“锦旗情结”?君不见,作为人民公仆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作为国家…  相似文献   

18.
在仙桃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几面锦旗,其中一面锦旗上写着“坚持原则,伸张正义”8个金色大字,它是仙桃市沙嘴供销社昌某赠给法制工作委员会的。就在这样一面看似寻常的锦旗背后,却有着一段不寻常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贺丽华办公室的墙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十多面锦旗,每面锦旗的背后都是一个关于她的感人故事。前不久差点又要添上一面新的,但她执意谢绝了:“我不要锦旗,只希望你注意身体,好好工作,不要给小区丢人。”欲送锦旗的中年男子姓袁,下岗失业在家,与妻子离异十多年,唯一的收入来源是老母亲的退休金。年前母亲过世了,他只好申请低保。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1月下旬,江苏无锡市有个小伙子周力连续几天都去给无锡市新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送锦旗。一般送锦旗是为了表达公民对政府部门的某种敬意或感谢,但小伙子的锦旗上却写着"不为人民服务"六个大字。原来小伙子因劳动纠纷,曾向劳动监察部门实名举报,但和当事方连打了14场官司都没有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