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政治权力思想的形成有其理论渊源:德国古典哲学为其提供了思想理论根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为其提供了经济思想基础,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则是其直接来源。马克思的政治权力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政治权力来源于人民、政治权力服务于人民、政治权力可能异化、政治权力需要监督。马克思政治权力思想在当代仍然适用,它是习近平关于政治权力重要论述的主要来源,为中国共产党人确立科学政治权力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迷信、伪科学和反科学的东西在我国大有蔓延之势,尤其是“法轮功”邪教事件把这种趋势一下子推向高峰,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和警惕。迷信、伪科学和反科学的东西扰乱思想,瓦解斗志,禁锢理性,破坏安定的政治局面,妨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对迷信、伪科学和反科学进行激烈的批判和声讨之后,人们普遍转向了思考以下两个较为深层次的问题:它们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怎样从根本上消除它们 ?  迷信、伪科学、反科学产生的根源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对受害群众个人如“法轮 功”练习者个人来说,其思想根源可分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腐败产生的根源,在对私有制、资本异化、劳动异化、正义的虚伪性、消费主义以及官僚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社会构建廉价政府的设想,并从价值理念、制度设计与运行方式等方面对廉价政府做了一系列论证,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对当今中国廉政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不仅有利于宏观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化,也有利于中观上的廉政制度安排和微观上个体行为的清正廉洁。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导致的人的异化,人的物质欲望无限膨胀,使人失去获得幸福生活的保证,幸福变为了不幸。马克思把扬弃私有制经济作为人从异化走向复归的条件,并把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作为推动变革旧世界的主要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条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相似文献   

5.
郑国 《理论学刊》2007,7(9):106-110
在辛亥革命前夕的社会启蒙中,对迷信的批判达到了一定的力度和深度。从剥离神权外衣、破除专制、救亡图存的角度出发,时人对天、鬼神、风水等迷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批判,体现了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齐头并进的态势。这些批判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一环,在开启民智、解放思想、传播科学等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为推翻清王朝、创立民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在思想战线上的任务,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信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不懈地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进行交锋和斗争。由于世界观树立本身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的复杂性,科学的昌明并没有使各种非科学的世界观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相反,一些以有神论为思想基础的土迷信、洋迷信披着科学的外衣,又在我国一些地方沉滓泛起,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它们败坏社会风气,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妨碍经济建设,影响安定团结。更严重的是,我们的一些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也参与其中,对无神论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7.
迷信,本是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历史阶段,面对不可抗御的自然力,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一种盲目的、非科学的崇拜。它把人的生死祸福都归因于注定的命运,把人们的命运主宰都归之于冥冥之中无所不能的鬼神。到了阶级社会,奴隶主、封建主又把这种对神权的迷信同君权联系起来,以强化他们的统治。所谓君权神授,就是用神权维护君权。这种神权与君权结合的迷信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成了束缚人民思想的两大绳索,成了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媒:人民监督的耳目和喉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振 《求实》2000,(2):22-23
任何公共权力如果离开一定的监督制约,都有异化为“私权”的可能。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监督是制约公共权力、防止权力异化最根本、最具决定性的形式。为此,我国在制度上、法律上、组织上建立了多种监督渠道和监督机制,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从一个时期以来腐败现象的严重程度看,人民监督的强大威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监督主体和监督客体之间实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强化大众传媒作为人民监督的耳目和喉舌的功能。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我国人民真正享有了政治上的监督权、知情…  相似文献   

9.
辛向阳 《红旗文稿》2012,(14):12-16
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要求实行西方政治发展模式特别是三权分立制度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迷信西方民主制度。迷信西方民主制度的关键,就在于不了解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实质与内在矛盾。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这是马克思主义一再强调的思想。《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现代的议会制国家里夺得了  相似文献   

10.
在理论界曾经出现的滥用“异化”的错误思潮中,有一种“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异化论”特别引人注目。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有经济方面、思想方面的异化,而且有政治方面的异化。“社会主义政权机构的存在,这就意味着政治方面的异化”,“社会主义权力异化,首先表现为权力机构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一些文章从研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出发,“大谈社会主义异化”,造成了思想理论战线上的混乱,其社会后果是严重的。究竟存在不存在“社会主义异化”,这是当前思想战线上清除精神污染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弄清楚的问题。要正确回答这一问题,首先有必要考察一下马克思所用的异化概念的真正含义。在马克思之前,德国古典哲学家为克服研究纯观念的局限性,找到主体同客体的同一性,把“异化”概念引进了哲学。黑格尔的主体创造客体的理论体系,就是运用异化理论建立起来的。他从唯心主义出发,认为绝  相似文献   

12.
异化是马克思早期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需求异化是指需求不再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条件的期待或实现,相反却损害主体利益和社会利益而产生负面效应的社会现象。表现为需求主体异化、需求客体异化、需求行为异化。产生需求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解决需求异化问题的路径是,要在全社会倡导科学合理的需求观,努力发展经济让人民群众生活富足有尊严,积极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价值观,制定和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引导人们的需求行为。  相似文献   

13.
在思想理论战线上清除精神污染,不仅是哲学、文艺理论领域的重要任务,也是经济学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些年来,在经济学领域的精神污染也有不少表现,其中之一是“经济领域的异化”论。一些同志把“社会主义异化论”也引进经济学领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破除旧迷信的思想主要包括:五四时期,为着“赛”、“德”两先生,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农民破神权,反迷信的思想;延安时期,反对“三大害”的思想;建国初期,反对会道门的思想。毛泽东反对现代迷信的思想主要包括:反对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反对妄自尊大,“认为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都是好的”的思想;反对崇洋媚外,“说西方是先进的”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从劳动异化到商品异化再到符号消费的异化,这个过程其内在逻辑是劳动的异化决定了商品的异化,劳动异化是生产环节中的发生的异化;消费异化是消费环节中发生的异化现象,商品作为生产与消费的对象,发生异化,同时商品异化为资本,构成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探讨的骨架。在被生产与消费全面操控的后工业时代,整个社会体系在马克思所构筑的资本主义经济框架上发生了全面异化,社会成为非人的存在,这是资本主义至今也没有解开的症结。生活在消费社会中的人,受到异化的符号的统治,发展成为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异化的更全面的人:从劳动至消费甚至人的思想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和进行,人类走上了一条现代化之路。现代化时代的科技理性至上在改善人们物质生活、使人们摆脱宗教迷信的同时,也造成了人性的异化与价值观的扭曲;艺术也难逃厄运,出现了背离其美善本质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王向华 《世纪桥》2008,(1):63-64
红枪会是20世纪初期产生的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农民武装自卫组织。红枪会的产生既有深刻的政治军事原因,也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条件,同时与北方农民落后的迷信思想和尚武的历史传统等思想文化根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张雷 《理论学刊》2020,(5):22-31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以人的解放为逻辑主线。在寻求政治解放的过程中,马克思以宗教和黑格尔国家观为批判对象,着重阐发了人民是国家权力主体的思想,认为人民主权需要民主制来维系。但是,民主制中的人民主体存在"应然"与"实然"的分裂。在实现社会解放的过程中,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产生世俗束缚的根源,"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是劳动对于人的本来意义,着重表达了人民在劳动生产和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人的解放为逻辑主线,人民主体应真实展现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中,这对于新时代处理好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迷信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神仙鬼怪的盲目执迷、信仰、崇拜和依赖。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迷信的概念、迷信的产生和现实存在的根源、迷信之所以错误的原因、迷信的危害以及如何打倒迷信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提出一系列具体而又切实可行的反迷信方针、政策,开展了反迷信的斗争实践。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封建迷信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发展成了系统的理论,即异化劳动理论。下面谈谈我对异化劳动理论的一点肤浅看法。一、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马克思最早谈到劳动异化是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在这里,他提出了人的劳动本质的异化,但并没有展开说明。在《手稿》中,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日益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