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学理论》2019,(10)
自启蒙运动之后,人们把自由视为重要的价值目标。但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的不自由却是常态。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础上,马尔库塞深刻指出发达工业社会中人们受工具理性主义支配、处于不自由状态。因此,对人的不自由状态进行批判性反思以及对如何使人摆脱异化以达到自由境界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自由是人生命意义的最高原则和人的本质体现,劳动与休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合规律性样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与休闲的异化成为人类不自由的"始源":异化劳动对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剥夺导致工人没有自由的"闲暇时间";异化劳动对工人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导致工人没有自由的"闲钱";异化劳动对工人肉体和心智的无情摧残导致工人没有自由的"闲情逸致"。人类走向自由,必须消解劳动与休闲的矛盾:劳动与休闲相互统一为人类的自由奠定物质基础;劳动与休闲相互佐证是人类重拾自由的重要路径;劳动与休闲互动共进使自由由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环境危机表面上看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其实质是人性异化的恶果。人性异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及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而这两种关系的异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自然资源的透支与对自然的污染。人性危机得不到拯救,环境危机就无法根除。马克思最注重人性的解放与发展,指出人性解放的根本途径在于破除私有制与掌握人性的活动规律,过与自然规律相协调的生活;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以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为目的,这对于遏制人性异化有着特殊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主旨,不仅仅限定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包括确立体现这种自由解放条件的社会公正原则。从实际历史看,不独立即无自由,不发展即无自由,不消除专制传统即无自由,反映了在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搞社会主义,必须为促进人民自由解放提供民主制度保障;从苏联对马克思"争取自由"思想的巨大变异而被人民抛弃,中共十七大、十八大倡导"自由"、"平等"、"民主"、"公正"、"法治"等价值,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曲折发展的历史中追寻人类自由解放的永恒价值与力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初步形成。马克思实现了对黑格尔的思辨的人的超越,通过对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揭示了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问题,为科学的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贺汉魂  王泽应 《理论探讨》2012,(4):49-55,179
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即劳动解放人是劳动的根本伦理意义,解放人的劳动是对劳动的根本伦理要求.“解放”即解脱羁绊获得自由.所以劳动解放人的根本伦理意义也即劳动的自由意义.一切劳动成果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害人性劳动以及劳动过程具有害己性的劳动,主要指异化劳动与过度劳动,都是应该解放的劳动.劳动解放人与解放人的劳动是对立的统一.其对立性表现为:通过劳动解放人,会产生劳动对人的“不解放”;而不劳动又无法实现“劳动解放人”.其统一性表现为:劳动解放人是解放人的劳动的根本前提,解放人的劳动会对劳动解放人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刻认识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及其伦理意蕴对于深入揭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实质,确立、实践劳动及劳动关系的应然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金卓  王晶 《理论探索》2012,(1):33-36
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中,女性解放的本质不是女性主义所理解的与男权的对立和斗争,而是实现女性自身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女性解放的目标应指向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因为女性解放的敌人是资本对人的统治;女性解放的根本道路是消灭资本主义统治,通过共产主义运动实现整个人类的解放,从而最终解放自己。  相似文献   

8.
张中飞 《学理论》2009,(24):1-2,2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初步形成。马克思实现了对黑格尔的思辨的人的超越,通过对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揭示了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问题,为科学的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邹燕 《学理论》2010,(17):34-35
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状态尤为明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马克思从经济事实出发得出异化劳动这一范畴。本文分析了《手稿》中异化劳动的具体体现,以及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共产主义的道路和人的自由的实现,这一理论虽然已经有了后来唯物史观的一些思想萌芽,但还受到先验论的影响,有对人的本质的一个先验设定。  相似文献   

10.
肖焱焱 《学理论》2009,(19):1-2
近代启蒙运动以来,无论是从理论而言,还是从实践来讲,最受人们关注的就是人的问题。从对人的本质的追问,到发现人的劳动的异化,再到人的自由和解放,一直是人们思考的话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观点,本文拟以此视域出发,对以上三个问题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刘晓英 《理论探讨》2005,2(6):33-38
"幽灵"是最能体现德里达哲学的解构精神的一个重要概念.幽灵首先是一种视域--延异、批判、解构的视域.幽灵的幽灵性即幽灵的解构性,解构是一种无条件地提出批判性问题的权利,而这种解构也就是延异;与幽灵对话,即意味着进入幽灵向我们敞开的延异批判解构的视域.其次,幽灵也是一种取向--自由、解放、他者的取向.解构旨在拆解某种权威性话语,而这种拆解本身就是对人的解放,对人的解放也即对人的自由的肯定,而自由和解放则必然地意味着兼容他者,由此则解构性的幽灵必然地内蕴了自由和解放的建构性价值取向.与幽灵对话即意味着,在自由解放的哲学诉求中建构他者性取向的公正原则.与幽灵对话不只是理论上的一种解构形式,更是人文知识分子的志业--指向现实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自由幻象     
史苗苗 《学理论》2014,(3):55-56
在货币哲学视域中,货币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一种魔力,可左右人的生存与自由。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与发展诉求,追求自由是人生命本质的永恒奋斗目标。自由与必然是对立与统一的,并且自由是对必然的超越。在货币经济时代,人类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变成了对货币的追逐,人的尺度的评价标准被货币尺度所取代,自由异化了。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2)
爱自由是人的天性,追寻秩序是人的社会本能,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中找到适宜平衡点的运动范围,努力化解植根于人类追求自由与秩序本性所导致的个人、家庭、群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利害冲突,此为哲学学科观照现实一直需要回答的问题。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一书承继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方法,修正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解放的理论,从个体及属系层面追根溯源,把富有创造性的自由工作作为克服现实中人存在的异化与建构美的无压抑性社会秩序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是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作为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时间,自由时间是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空间,为人的普遍交往提供了现实可能,促进人的需要与个性全面发展。在当今消费社会中,出现了自由时间资本化,自由时间被消磨、浪费,消费异化现象,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摒弃自由时间异化现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12)
斯宾诺莎把他的哲学的目的规定为人类的自由与解放,他以人为出发点系统地考察了国家起源和政体等概念,建立起"新"的伦理学和政治学。实现人的自由只能通过理性认识必然而不是禁欲的方式,民主政体则是自由和理性最契合的政体,是实现自由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6.
柏林 《学理论》2012,(4):51-52
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意指人的感性活动,也即人的自由活动。这种感性活动的主要含义是指把人的潜能实现出来,使人得到感性全面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导致了人的异化。人受这种经济必然性的支配,丧失了自由。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们会摆脱对物的依赖性,到共产主义社会,人就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必然(自然)与自由的矛盾就会得到真正的消解。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自由"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自由,是以社会主义为内在价值逻辑的自由,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上的自由。"自由"价值目标的构建与实现需要国家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不但要解放发展生产力,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且要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政治支持、制度保证与文化准备。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恩格斯建构理论体系过程中,"人"的问题是其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的最终目的就是解放全人类,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基督教主张人活在世上要追求神圣化,强调"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的天国救赎观,这两类思想体系中蕴含着类似的叙事结构,都是强调从异化到获得解放的思维理路,本文拟从两种思想中对于人的本质观、人的罪与异化、人的解放与救赎思想的分析论述,厘清两者间的分歧与可对话之处,通过对基督教思想的批驳与碰撞,充分释放出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的信仰内核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传统。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消费主义思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认异化消费为人在资本制造的虚假需要下对异化劳动的补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异化消费的批判以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分析起点,探明资本主义制度是异化消费的逻辑必然;以批判人的需求异化为逻辑中介,判明异化消费是一种异化的主体存在方式;以人的存在方式重构为价值旨归,指明微观层面在于价值观念革新、重建人的需要理论、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宏观层面在于社会结构变革、用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理论兼具批判和重构的逻辑理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人的解放的角度第一次表达了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指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对人的本质的占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包含着丰富的人学内涵,其实质是探讨人的自由和人类解放的主题。马克思早期的共产主义思想对于弘扬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