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码振龙     
孙高潮 《今日浙江》2010,(12):54-55
太湖风光秀,天目绿如茵。在湖州市长兴雉城新兴工业园区·内,耸立一座现代化的工厂——浙江振龙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一家研发生产动力型二次电源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承担单位,享有“国家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荣誉,并有两个系列的产品荣获浙江省级新产品称号。  相似文献   

2.
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2005年7月4日.   浙江湖州长兴.   地面温度超过40摄氏度.   令长兴人无比自豪的民间表演艺术--百叶龙,离7月6日出访韩国表演仅剩下两天时间了.……  相似文献   

3.
胡轩 《今日浙江》2008,(18):56-57
今年4月,经历两个世纪传承’发展的长兴“百叶龙”,应邀赴法国参加北京奥运火炬境外传递活动演出,受到外交部驻法大使馆充分肯定,并向我省发来表扬信。表扬“该团克服天气寒冷、场地条件不完善、法国舆论环境复杂等困难,热情饱满地投入演出,以百叶龙的精妙技艺,在现场营造出喜庆氛围,为火炬传递活动做出贡献。在法期间,该团遵守纪律,服从大局,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专业素质,顺利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4.
曹世河 《浙江人事》2007,(11):30-31
地处浙北、太湖西南岸的长兴县,与中国陶都宜兴山水相连,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孕育出闻名于世的“品茗三绝”——紫笋茶、金沙泉、紫砂壶。唐代,陆羽在长兴著作《茶经》,紫笋飘香、紫陶焕彩,文人墨客争趋一时之泽。北宋,长兴紫砂与宜兴齐名,时有“南窑”、“北陶”并驾之说,后几经沉浮,几番兴衰。当代,长兴紫砂承袭自身悠久的茶、陶文化,吸纳宜兴紫砂技艺,加快走上复兴之路。近年来,长兴紫砂这朵民间工艺奇葩重焕炫目光彩。  相似文献   

5.
黄启昌 《今日上海》2013,(11):18-22
镜影长兴 “镜影长兴”是“瀛洲新八景”中一个偏重于工业旅游的新景点。东西长、南北窄,形如玉带漂浮在长江人海口160余年的长兴岛,拥有68平方公里面积,过去曾是闻名遐迩的柑橘之乡,但如今,海洋装备基地和青草沙水库早已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和摄影家的镜头。青草沙水库如同一面硕大无朋的镜子,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长兴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增长的“长兴速度”和新农村建设的“长兴经验”。目前,要在竞争激烈的长三角地区脱颖而出,要在工业化、国际化、城市化互动共进、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赢得主动,长兴县必须要把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省委创业创新战略部署结合起来,在创业创新中争创新优势、推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清明刚过,100多位著名茶人,循着有1200多年历史的长兴顾渚紫笋第一缕清香, 云集上海新元大酒店。以茶为媒,弘扬紫笋文化,结交各界茶人,由长兴县人民政府与上海市茶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贡茶之最——长兴顾渚紫笋品茗推介会”,是长兴人捧出的一张弥漫着文化芬芳的绿色名片。长兴的茶文化历史,由此将添上充满魅力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09,(12):64-64,F0003
204年以来,长兴坚持把生态县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围绕建设青山常在、碧水长流,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的“绿色长兴”目标,先后开展了“五大整治”、“135”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对全县5个水污染重点乡镇、7个粉尘污染重点乡镇、4个铅尘污染重点乡镇实行了“戴帽”整治,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叶公好龙而非龙”,却能使堪称万物精灵的龙为之感动,并虔诚地来到人间,空受一场戏耍。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叶公好龙称为叶公“戏”龙,似未尝不可。叶公“好龙而非龙”,与其说是兴趣爱好,毋宁说是别有所求。可以说,“好龙而非龙”,正是其潜心钻研、猎取虚名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学问”。遗憾的是,龙却不辨真伪,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轻信而导致盲动,盲  相似文献   

10.
龙与间谍     
2000年适逢“龙年”。古代传说中的“龙”是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古老的东方有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这段歌词道出了‘咙”与中国的血脉联系。中国的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不知龙与间谍还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龙”与水有关。在《周易》中,龙含有潜藏、无形的意义,这与间谍活动所特有的“地下”、“隐蔽”、“无形”等特征相符。接推算,1928年是“龙年”,中国现代隐蔽斗争的起源恰巧“与龙同年”。在中国革命史上中共中央“特科”与国民党“中统”、“军统”两大特工势力对阵于中国长江的“龙头”——上海,背…  相似文献   

11.
2001年8月,我国和来自美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百位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聚会浙江长兴,为“金钉子”——长兴灰岩标准地质剖面举行揭碑仪式。同时,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及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2.
许金芳 《今日浙江》2002,(10):33-35
长兴县在招商工作中,通过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在源头引“活水”,争抢“篮板球”的同时精修“蓄水池”,其经验得到了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的充分肯定:“长兴的经验很好。”  相似文献   

13.
四川客家龙     
1999年“世界旅游日”,“四川客家龙”在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和中央电视台荧幕上第一次亮相,就博得了满堂彩,客家龙开始崭露头角。千禧龙年春节,以客家龙为“主角”的首届“四川客家火龙节”的隆重举行使其再一次大展风彩。 舞龙世家 四川客家龙,又称“刘家龙”,因为参加舞龙队的都是刘氏族人。刘氏族人在成都洛带镇已经居住了14代三百余年之久,刘家节庆吉日在古镇舞龙也有三百多年了,形成了具有鲜明客家民俗文化特色的“四川客家龙”。 龙是传说中的神异吉祥物。中国是“龙的故乡”,节庆吉日舞龙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文化传…  相似文献   

14.
1955年,教育券在世界各国的实施年限还较短,实施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多。浙江省长兴教育券从2001年开始实施,几年来,一直发挥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功能,而未能涉及公共教育经费拨款体制的改革。可以说,目前的长兴教育券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计划经济下的一种举措,与哥伦比亚教育券政策较接近,所针对的问题是我国教育领域内大量存在的,所以已经在许多地区推广应用,浙江省政府针对农村教育的“四项工程”中,对于贫困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就采用了教育券的形式。长兴教育券想突破“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而转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促…  相似文献   

15.
杜烨 《今日上海》2008,(11):28-30
到2008年9月底,占地13.6万平方米,库区容量达35万立方米的崇明县长兴垃圾填埋场已经投入试运营整6个月。目前,长兴岛上的所有生活垃圾都能在这里得到填埋处理。同时,崇明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署正通过长兴乡政府和当地的振华港机、中船中海等企业联系,很快,岛上的工业垃圾也将“入驻”填埋场,长兴乡露天堆积垃圾的历史即将划上句号。  相似文献   

16.
藏族的龙     
藏族的龙有两种,一种叫“祝”,一种叫“鲁”。“祝”是一种动物龙,从不以人神的面目出现,或以具人格的面目出现,形状与汉族的龙相仿,多为绿鬃青鳞,一般被称为“玉祝”,即“玉龙”或“绿松石龙”,在神话传说及宗教画中常作神灵的座骑。这种龙主要与雷电相关,被认为住在天上的云里,它发出的声音是雷声,吐出的舌头是闪电,为雷电龙(藏族十二生肖中的龙即为此种龙)。“鲁”则是具人格的龙,也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龙神。这是藏族苯教的一种重要神灵,在苯教的天上、中空、地下或水下三界空间划分中,龙被视为下界的主宰,即从地面到地…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月1日是新千年的第一天,来自海内外的华裔和首都各界群众5000余人聚集在北京中央电视塔前,出席“中华正气龙”的剪彩仪式。“中华正气龙”高9.9米,长15米,昂首挺立在电视塔正门前的广场两侧。“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象征,尤其海外华人无不以“龙”的传人自居,所以这项活动得到了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中国侨联、中国贸促会、中国文联、中华正气龙国际基金会等12家单位的大力支持。而在“龙”的塑造过程中更凝结着海外赤子“丹心一片向祖国”的深情。这个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是香港商人文伙泰先生…  相似文献   

18.
“龙”字被商家打了主意1999年6月中旬,正在郑州参加书法研讨会的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一级书法家、西峡县书画馆王新泉先生的手机“嘟、嘟”地叫了起来,他一看手机上显示的来电号码并不熟悉,但还是热情地与对方通话。“喂,您好。请问哪位?”“您好。是王新泉老师吗?”“王老师,您书法作品专集首页的那个‘龙’字,我们想用……”千百年来,中华儿女把“龙”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2000年是“龙年”,便有“世纪龙年”、“千禧龙年”等有关“龙”的绝妙美称,因而企业界人士也早早打起“龙”的主意,在精心地企划………  相似文献   

19.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吃油炸,犁地不磨铧”。旧时,人们相信二月二是龙升天的日子。龙能降雨,每年的“皇历”上都注明有几龙治水,预示着一年的旱涝,农业的丰歉。对龙的崇拜,折射出农民对“风调雨顺”的祈望。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  相似文献   

20.
一、题解祭孰龙仪式纳西族称“孰古”。“孰”是纳西人观念中超自然世界里的精灵,汉译为“龙”。东巴经中讲,龙类与人类原是同父异母兄弟,后来,他们分管宇宙,人类只管农耕和牧畜,其他自然万物都属龙类所主宰。当初他们都各司属类,你往我来,互惠互利,和睦相处。后来,人类不断伤害龙类,龙类又对人类进行报复,双方矛盾激化,曾经东巴什罗调解,双方立下条约,以求互利互惠。人类除了农耕牧畜需要龙类帮助之外,有求于龙类的东西还多,有时候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