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面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改进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对探讨高校德育有效性有着重要启迪意义。当前,要加强高校德育有效性一是要正视现实,走出困境。其中重点是要把德育列入高校党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树立高校德育新观念、德育工作要有创新、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等;二是要开动脑筋,抓出实效。即通过加强行为规范训练、宣传典型、树榜样、参观党史展览爱国主义教育等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树立以人为本德育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校德育工作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德育主体。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的生存之本。所谓以学生为本,就是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不是被灌输的客体。德育是社会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我们要善于将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因为任何教育只有转化为自我教育才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德育不是去禁锢人、束缚人…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开传 《工会论坛》2008,14(4):109-110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和前进的指导思想,教育事业也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和健全。德育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效果和前景。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的弊端和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时代内涵、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创新、高校德育机制创新等方面对高校德育工作创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上创新,应体现以“诚信”为内容的为人之德教育,以“爱国”为内容的为民之德教育,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环境之德教育,以“勤勉”为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以“创造”为内容的创新之德教育,以“良好生活方式”为内容的生活之德教育,以“自我完善”为内容的生存之德教育。另一方面是方法上创新,包括强化德育实践环节,开创德育新裁体,开辟德育新途径,健全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创新的基本路径是:坚持以科学化为核心的高校德育创新原则;确立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高校德育观念;构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大力推进高校德育手段的现代化;改革德育工作运行机制,实现网络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当前德育提出新挑战。高校作为德育的主场域,必将"立德树人"理念贯彻到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完善德育发展新机制。亲和力是人际交往关系中的推动力量,是个体被接受和亲近程度的衡量标准。提升高校德育亲和力是增强高校德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提升高校德育亲和力,首先要分析德育自身影响力、德育工作者与德育对象的互动关系以及德育外在环境影响等问题,从现实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正确方向,提高德育工作者亲和力,丰富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从而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德育理念是高校德育工作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反思高校传统德育理念存在的弊端,给高校德育理念赋予现代化的新内容,才能与时俱进,创新高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大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学生群体的变化,向中学团组织的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对此,应确立以德育为核心的观念,确立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观念和德育有效性的观念,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德育内容上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在德育载体上拓展课外活动渠道,在德育管理上创设有利的德育环境,全方位地做好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实现高校德育工作方法创新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课题。高校德育方法上存在重形式主义轻实效评价、重理论灌输轻社会实践等问题,要从改革德育教学方法、行为评价、典型示范、社会实践、师表垂范、网络德育、自我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等方面寻求高校德育方法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索新思路。要更新德育理念,重视德育客体的主体性,做大学生知心朋友,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德育过程;要更新德育载体,增强德育工作吸引力,开拓多样化形式,加强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要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强化养成教育,实施综合教育,渗透情感教育,坚持身教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