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国有控股公司实践中的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试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实践表明,被授权经营的国有控股公司是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从而实现政企分开和高效运作国有资产的重要企业形式,但在其组建及运作中因缺乏立法的规范而存在一些问题。加快国有控股公司的立法,促使其规范组建,将有助于国有控股公司在国家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和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的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环节,组建国有控股公司是实现我国国有资产科学有效管理的必然选择。然而。基于国有股权的特殊性质,实践中国有控股公司中的国有股权行使与法律监管还普遍存在诸如国有代表不合格、内部人控制严重、监管措施弱化等突出问题。本文认为,要明确国有股东的范围、代表制度及其职能定位,并对后股权分置时代即全流通条件下的国有股权行使与监管进行必要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国有控股公司是一般控股公司用于国有资产经营的结果,由于其在法律关系上具有区别于一般按股公司的特点,加之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迟滞,这类公司在组建及运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在从法律角度对国有控股公司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以公司法的特别法形式,规定国有控股公司设立审批的条件及程序,规范国有控股公司内部的母子公司法律关系,建立国家对控股公司的监督、约束、考核法律机制,规定国有控股公司的法律责任,是国有控股公司得以生存、并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国有控股公司的概念和法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控股公司是控股公司的特殊形态,是政府特设机构与国有企业的中介。国有控股公司是国家监管和经营国有资产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国家出资并授权设立的国有企业,是国家以较少资本控制较多资本并执行管理众多国有企业的职能和实现政府的某一政策目标而组建的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环节,组建国有控股公司是实现我国国有资产科学有效管理的必然选择。然而,基于国有股权的特殊性质,实践中国有控股公司中的国有股权行使与法律监管还普遍存在诸如国有代表不合格、内部人控制严重、监管措施弱化等突出问题。本文认为,要明确国有股东的范围、代表制度及其职能定位,并对后股权分置时代即全流通条件下的国有股权行使与监管进行必要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国有控股公司作为经营国有资产的特殊法人,是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结果。国有控股公司作为国有资产的运营机构,具有不同于一般控股公司的特点。国有控股公司在运作过程中,有可能利用控股权侵犯其子公司及子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故对其控股权的行使应予以规制。国有控股公司能够以较少的资金支配较多的资金,容易导致垄断,对国有控股公司的垄断行为应予以禁止。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有控股公司的发展应坚持正确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完善关于国有控股公司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国有控股公司人格不独立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影响国有控股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官商"传统是造成国有控股公司人格缺陷的重要原因,应当彻底实施政企分开,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经营职能进行明确划分,实现公司与政府之间的人员分离,逐步构建职业经理人队伍。  相似文献   

8.
对国有控股公司组建之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国有控股公司应运而生。由于控股和垄断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故在组建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的同时,必须对其各方面的规定性予以合理规范,以期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避免促成行业间垄断,导致对市场有效竞争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以控股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在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意大利、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采取国有控股公司这一组织形式,即在中央政府部门和基层企业之间,根据所管理资产的数额和分布设立若干国有控股公司。这些控股公司一般为企业法人,受政府部门委托经营受托范围内的国有产权。  相似文献   

10.
何鑫  秦昕 《法制与社会》2014,(6):131-132,140
国有控股公司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公司类型,其工作人员身份的认定是处理贪污犯罪的重点、难点。本文通过分析国有控股公司的属性,对国有控股公司中受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及其核心概念"国有资产代表权"进行阐释,明确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加上对国有控股公司中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简要分析,明确贪污罪的主体范围。  相似文献   

11.
李刚  夏梦岚 《江淮法治》2010,(10):F0002-F0002
合肥市蜀山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系由蜀山区国资委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企业。本着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相分离,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资产运营分开的原则,在原蜀山区国资公司的基础上于2007年4月组建了蜀山区城投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2.5亿元。  相似文献   

12.
国有控股公司反垄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控股公司反垄断初探邬健敏组建国有控股公司,是当前国有资产产权经营体制变革的热点与难点。国有控股公司的成功运行,有利于进一步促使政企分离,但其可能具有的垄断倾向无疑会对市场秩序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在深化改革的今天,探讨国有控股公司反垄断问题无疑具...  相似文献   

13.
周洁  黄丽娜 《法制与社会》2011,(30):125-126
国有控股、参股公司首先是作为公司存在,而此类公司又由于国有资本的参与而具有特殊性.涉及到国有资产的管理、运作,具有一定职权性,部分行使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的形式存在于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之中.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是理论及实务界历来争议不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国家所有权人与投资主体间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过程中,政府正在将其所有权人代表的职能与国有企业投资人的职能分开,设立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如国家投资公司、国家控股公司、部分国有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家授权部门等。这就形成了国有资产授权管理体系下的投资主体独立从事国有企业资本经营的新格局。要探讨国有企业投资主体的法律性质,必须弄清各投资主体的经济职能。国有企业投资主体产生之后,国家所有权人和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在法律上就成为两个主体,即行政法律主体和民事法律主体。这两个法律主体尽管在社会职能上是不同的,但两者之间存在的投资关系属于民事法律的范畴,应由民事法律关系来界定和规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刑法将第165-168条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有关人员的规定是不科学的,使国有控股或者参股的股份公司中国有资产的保护处于空白状态.国有单位或行政事业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滥用职权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所得的款项,应认定为国有资产.贪污受贿犯罪既遂后,行为人对赃款赃物的处分不能从贪污受贿数额中扣除,而只能用作从轻量刑的情节之一予以考虑.国企改制中隐匿国有资产投入新公司行为应认定为私分国有资产罪.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结合当前国有资产管理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如何创新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与手段是国企改革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在美国经过一个多世纪发展历程的表决权信托制度,并借鉴其在封闭公司内部治理中的成功经验,阐述其封提高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用方面的启示,并阐明在我国《公司法》中引入股份表决权信托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几个疑难法律问题的成因及分析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法律问题。自2001年以来,我国政府为了实现更大程度上的政企分开,对原有实际行使企业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进行了大规模撤销,并转换为行使出资人职能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将原以行政手段管理控制企业转换为以产权为纽带建立起出资关系进行管理控制。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以资本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出资关系。但是,这种转换过程引发了一系列基于出资责任、原行政机关遗留的民事责任等诉讼。1993年,某市建工局设立市建设工程总承包公司,在  相似文献   

18.
试论母子公司结构的法律关系张士元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之一,就是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形式来确认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法律地位及其与被投资者的相互关系。目前,有关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同国家投资公司、国家控股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及具备条...  相似文献   

19.
胡改蓉 《法学》2014,(6):81-91
新加坡国有企业改革采取了部分私有化的模式,政府在国有企业中同时兼具管理者与股东身份。为使这两种身份被有效"隔离",新加坡建立了以淡马锡为代表的国有控股公司这一平台,并对国有企业采取了"政府—国有控股公司—政联公司"的三级管理模式。该模式之精髓在于将政府定位为一个"无为而治"的投资者,不介入国有控股公司的经营管理,同时保障国有控股公司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促使其代表政府股东积极行使对政联公司的股东权益。为降低代理成本,新加坡政府通过严格的预算"硬约束"、总审计长的财务监督以及非本届政府执政期间公司"积累储备金"的保护来对国有控股公司实施有效的外部监督。尽管新加坡国有控股公司的制度发展已非常成熟,但其依旧面临政治背景、国家利益、不正当竞争优势以及社会责任等因素的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大型金融机构逐步实现了向金融控股公司组织形式的转变。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逐步建立起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组织体系及法规体系。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面临来自国外和自身发展的巨大压力,于是出现了许多类似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准金融控股公司。在分业经营的制度框架下,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向金融混业经营过渡的最佳选择.而我国目前对此类公司的法律规制明显滞后。应当从法律上界定金融控股公司,对全融监管权力进行合理的法律配置,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