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中,政教分离是各国普遍奉行的准则,俄罗斯也不例外。然而在俄政治现实中,政治和宗教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因素对俄的政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一、俄罗斯政教关系的演变俄罗斯民族的宗教文化传统渊源深长,早在公元9世纪基辅罗斯时期,俄罗...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两党政治框架下,宗教、族裔因素通过政党认同影响总统大选.透过2004年和2008年两次选举,既可看到宗教、族裔因素的作用,也可看到二者的变化.对少数族裔的争夺将是未来美国总统选举的关键,民主党目前形势有利,但面临内部平衡、协调的挑战.由于人口结构快速变化,美国政治面临族裔关系紧张和政治极化加剧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作为世俗化政治的核心 ,政教分离产生于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传统中 ,其要义是限定宗教权威与政治权威各自的界限 ,防止它们之间的相互混杂、相互争斗或利用 ,从而既维护宗教的自由与纯粹又维持政治的公正。在印度 ,宗教的思想与规范广泛地渗透和介入到了社会日常生活之中 ,尤其在近代以来 ,教派冲突和政治的宗教化严重困扰着印度政治 ,这些都与西方现代政治的社会环境相差甚远。政教分离的实行不可能单凭硬性的宪法、制度和法令 ,而更要靠社会中所存在的一种对信仰自由和政治公正的活生生的关切。据此 ,首先是印度宗教、其次是印度政治都有待于实行某种自我净化和自我改造 ,以为政教分离的充分实现创造基本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4.
埃及军方罢黜穆尔西总统后,阿拉伯世界结束了“阿拉伯之春”以来宗教与世俗力量共处的状态,进入了教俗力量激烈博弈的阶段.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世俗力量也效仿埃及,要求本国伊斯兰政权下台.埃及教俗力量分道扬镳的真正原因是世俗力量担心执政的伊斯兰温和力量,坐稳江山后原形毕露,实行政教合一,建立神权统治,因而利用经济形势未有好转的机会和民众的不满,采取非常手段推翻了宗教力量政权.但是,这难以解决埃及和阿拉伯世界面临的问题,况且极端势力会利用混乱局面扩大影响,从而威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为了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的长远利益,教俗力量间需要做出明智的妥协.以军方为核心的世俗力量要尊重选举结果,改变以武力推翻民选政府的过时做法.宗教力量执政后则应该严格按照现代政治的基本原则,即政教分离的原则来制定宪法,放弃任何通过伊斯兰法来治理社会的意图,摒弃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对外政策.唯有如此,阿拉伯世界才能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5.
2017年5月9日,在韩国第十九届总统选举中,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文在寅(Moon Jae-in)以41.08%的得票率、超过竞争对手18个百分点的压倒性优势登上总统宝座.①文在寅的当选,结束了韩国长达数月的政治动荡和保守党派近十年来对韩国的统治,韩国原有的内政外交政策将面临较大调整.  相似文献   

6.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政教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英梅 《西亚非洲》2005,55(5):51-56
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神权至上的共和制国家。宗教势力掌管了国家一切权力,神权高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上。宗教力量对政府政治的制约,实际是伊朗政教关系的一种反映。伊朗政教关系反映了传统与现代的政治力量对比,它是一对矛盾的对立体,在矛盾—斗争—协调—妥协—新矛盾中曲折前进。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完全意义上的政教分离还很难实现,但宗教统治的逐步标签化将是伊朗政教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转型时期俄罗斯总统选举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1991年以来俄罗斯三届总统选举的过程与结果为依据,概括出了转型时期俄罗斯总统选举的基本特征,即在竞选过程中政权因素占主导地位、政党的作用有限、候选人的个人政治魅力与民意取向左右选举结果;在对影响俄罗斯总统选举诸因素(包括政权、选举制度、政党民意等)的具体分析基础上,阐述了这一基本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普京时期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俄罗斯总统选举这一民主运行机制未来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美国选举团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举团”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独特产物 ,它深深影响着 2 0 0多年的美国总统选举 ,保障了美国政府政权的平稳交接 ,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与国民性民主原则相悖的缺陷 ,致使选举人票数不能正确反映实际的选民票数。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选举团制度及与此相联系的美国总统选举政治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需要改革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清真寺文化及其价值——兼论当代伊斯兰社会现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真寺文化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伊斯兰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标志,伊斯兰教早期的政治制度为政教合一,其宗教、政治实践活动以清真寺为中心,在清真寺进行动员、策划、实施。后来政教分离,不再是一体,但许多政治家还继续在清真寺从事政治活动,民众也习惯在清真寺接受那些政治家的政治宣传。不论是政教合一或是政教分离,清真寺的政治作用始终存在,政治认同也一直存在。清真寺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政治、文化、教育等场所。在伊斯兰社会发展中,清真寺是宗教、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生活变迁的产物,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生活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清真寺文化处于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其价值是多元的,不仅具有宗教价值,还具有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等。  相似文献   

10.
马尔代夫在经历了修宪、2008年总统选举、2012年总统被迫辞职及2013年一波三折的总统大选后,实现了由政治独裁向政治民主的初步转型。在新时期,马尔代夫的现代化民主进程虽已取得一些成效,但在政治转型过程中仍面临着宗教问题、多个政治势力争权及不同民主政治模式与国情结合等问题,马尔代夫的政治转型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何涛 《国际资料信息》2006,(5):13-15,28
政教分离是美国最基本的立国原则,宗教在美国完全是一支独立于政权之外的民间力量。但同时美国又是西方国家中宗教信仰最流行的国家之一,宗教势力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力很大。当今,美国约有50万个教堂,数以千计的教派,96%的成年人相信上帝,70%的人是教会成员。①在此背景下,美国法  相似文献   

12.
土耳其繁荣党和正发党是明显亲伊斯兰的政党,但两党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意见相左.繁荣党有明显的政治宗教化倾向,正发党则坚持温和世俗主义基础上的政教分离原则;繁荣党在政治上实行专断,正发党则提倡民主宽容;繁荣党否认西方文化,反对欧盟,正发党则肯定欧盟的进步价值,在土耳其争取加入欧盟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繁荣党未能改变土耳其经济的总体形势,正发党则引导土耳其经济摆脱危机,实行健康发展.上述差异是促使繁荣党被取缔和正发党连续执政的决定性因素,并可能对未来的土耳其政教关系和中东原教旨主义思潮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安东·萨阿德的民族主义思想是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典型代表,他对待伊斯兰教的彻底的世俗民族主义立场在阿拉伯世界是罕见的.他对伊斯兰教采取的是排斥宗教干预政治的世俗主义的态度,具体表现为坚持民族认同,反对宗教认同;坚持政教分离,反对教士干预政治;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教派争端.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第二次总统选举经过1996年6月16日和7月3日两轮投票,叶利钦最终战胜主要竞争对手人民爱国力量联盟候选人、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竞选连任总统成功。此次总统选举充分展示了俄罗斯选民的政治心态和政治愿望。一、政治倾向与经济利益紧密相联决定政治进程的社会政治因素除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宗教除其本位功能外,还有其他的社会功能.伊斯兰文化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但各有其内涵,互不等同,它们分属于各自领域.伊斯兰政治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伊斯兰文化的范畴却远远大于政治.笔者论述的文化功能包括伊斯兰政治功能,立足于阐述政治文化与宗教的密切关系,早期政治民主与协商,教法文化,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的关系等.伊斯兰教中的政治功能源于其本质,它脱胎于伊斯兰教历史,并经历了纯粹的政教合一、哈里发权力与王权合一、政教分离等阶段.  相似文献   

16.
巴基斯坦今年将举行总统选举,穆沙拉夫希望在保留军职的情况下连任总统,反对派在美国支持下,力图同穆沙拉夫分掌权力;穆沙拉夫一方面大力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另一方面同人民党等反对党开展对话,企图继续维持其总统职位。穆沙拉夫要想在这场政治博弈中胜出,要解决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土耳其是一个多民族的伊斯兰国家,民族与宗教矛盾自立国以来一直存在。虽然土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世俗的、政教分离原则以及不可分裂的国家统一原则,但是以库尔德民族分离势力为主的民族矛盾、企图在土恢复政教合一政权的伊斯兰主义分子与世俗势力之争一直是土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难题。特别是90年代以来,以库尔德工人党(PKK)为主的民族分离势力和伊斯兰极端势力在土十分活跃,给土政治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以至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 美国政党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美 国民主、共和两党通过政党的标签和认同作用, 划定了两党总统候选人特定的选民群;再利用其历 史形成的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强大的筹资能力, 强力支持他们感兴趣的总统候选人, 对美国总统选举 产生很大的影响。了解美国政党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 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总统选举, 有助于预 见美国总统选举, 从而有利于把握美国政治的脉搏。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有较大影响,以总统任期为序,可概括为5种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美关系也呈现出某种规律性的波动。本文在分析美国总统选举政治框架下美国外交政策模式,以及1972年以来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中美关系的作用规律基础上,从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视角,展望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印度古代政教关系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印度的本土宗教 (婆罗门教、佛教 )时期 ,几乎已自发地形成了一种政教分离的政治格局 ,各门宗教之间也大体上维持着一种和平相处、正常竞争的关系。在印度的伊斯兰王朝时期 ,虽然某些时候存在明显的宗教压制 ,但宗教的多元化局面也是其间的常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