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4,(7):28-31
每当重大灾害来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即进入“应急业务”模式,保持应急值守状态,跟踪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及时评估灾害风险并发布损失预警,开展灾情遥感监测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为启动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提供决策支撑;灾情稳定后,通过现场调查(核查)、综合评估等多方法开展恢复重建需求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决策支撑。面向救灾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中心及时提供灾情信息、遥感监测以及综合评估等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2.
6月2日,据浙江省海洋赤潮灾害的首次官方发布会透露:浙江遭遇了有记录以来范围分布最广的一次赤潮灾害,其中最大受灾面积达7000多平方公里,日前该省已紧急启动赤潮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3.
袁立军  郑林 《中国减灾》2006,(11):58-58
日前,青海省政府再次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研究落实以消防部队为主要力量的全省各地重大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相关事宜。会议明确要求,全省各级政府要加快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步伐,建立长期的应急救援保障经费投人制度和保障机制,尽最大努力改善抢险救援装备器材。会议由青海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津成主持,省政府办公厅、应急办、省财政厅、省地震局、各州(地、市)政府主管领导及消防总队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来红州 《中国减灾》2005,(12):30-31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对于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所设立的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是针时我国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一次灾害过程而言的。  相似文献   

5.
2012年6月18日,山东省威海市台风灾害预警及应急救助综合演练在威海和荣成两地举行。此次演练是在山东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具体指导下,以台风灾害的预警和应急救助为背景的市、县层面的综合演练,其目的是全面检验基层救灾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日益严重,类型众多的灾害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影响巨大,加强灾害法制建设很有必要,意义重大.我国的灾害应急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缺陷.我们必须加强灾害应急法制的理论研究、构建完备的灾害应急法制框架体系、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职能,建立抗灾风险防范体系,以完善灾害应急法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球重大灾害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集中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有利于有效防控次生灾害,组建和培养一支坚强、高效的复合型灾害应急专业队伍,集中管控各种灾害风险,形成灾害防控的合力。我国应将疫情防控纳入集中型灾害防控体系,及时监测和果断阻断可能发生的灾后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提升和完善我国的灾害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07,(2):F0003-F0003
“十五”期间,安徽省救灾救济工作重点围绕六个方面开展:一是修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逐步完善灾害应急机制,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救灾应急预案全覆盖,并向村(社区)延伸;二是加强灾害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瑞金市民政局积极做好防汛救灾准备工作。一是制定预案,落实责任。制定和完善市、乡、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逐一落实监测、预警、人员防护与撤离、抢险物资等措施。同时把防汛救灾各项任务分解到岗位、个人,做到责任清、情况明、措施实,有备无患。二是检查到位,不留死角。结合全市开展“三送”工作,组织人员检查各乡(镇)救灾应急预案落实、灾情信息报送时效性、灾害应急响应措施、应急值守制度、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以及其它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  相似文献   

10.
《山西政报》2008,(10):3-22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做好气象灾害防御与处置,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13,(12):41-41
定安县位于海南省北部,地处南渡江中下游,自然灾害多发,救灾任务十分繁重。近年,为提高灾害救助应急管理能力,提高救灾工作科学化管理水平,定安县切实加强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县、镇(农场)、村(居)委会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县减灾宣传、灾害预警、灾情收集、灾后救助等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日益严峻的灾害应急形势,迫切需要加强中国特色灾害应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08,(10):10-10
浙江是多灾易灾省份,特别是台风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建立完善灾害应急体系,对保障灾民生活,维护灾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行政应急权力的正确使用是有效解决灾害事件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对应急状态时所必须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行政应急权力的设置与行使应当而且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灾害事件中应急权的使用应做到事前的权力来源的立法完善、权力主体的确定和应急机构的设置;事中应确定应急权行使的条件、原则、内容、对象、范围、程序和时间以及对应急权的监督;事后通过立法手段、司法手段及采取行政问责制的方式对行政应急权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对灾害事件中行政应急权的行使确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欣华 《中国减灾》2006,(8):10-13
突发事件,往往会于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以人们意想不到方式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生存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与以往不同的是,现代社会除了传统的灾害外,新发灾害种类明显增多,发生频率有所提高。而且,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极易引发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次生或衍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乃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因此,如何实施更加有效的应急管理,尽可能地预防和减少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已成为现代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重大挑战。国务院7月6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05年4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后,国务院下发的又一个重要指导文件,是落实《总体预案》的具体政策和措施。而地方政府也结合了地方特色构建应急管理体系,以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安国利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已成为21世纪各级政府的必修课,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正逐渐驶上快车道,并筑起“钢筋结构”,有效应对新世纪公共安全面临的全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决策动态     
《中国民政》2010,(12):33-33
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北京办公室仪式2010年11月10日上午,由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外交部、国家航天局和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举办的“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北京办公室(UN-SPIDER)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04,(6):4-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5月19日在中组部、民政部、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省部级干部灾害应急管理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强调。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自然灾害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灾害应急机制,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大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和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国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一步落实,民政部与国家行政学院合作,在2005年年底共同举办了“地市级领导干部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专题培训班”。本次培训对提高地市级领导的灾害防范意识和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建立高效快捷的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童星  陶鹏 《中国减灾》2011,(8):38-40
自以“一案三制”为基础的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后,对于自然灾害的管理也被纳入了我国应急管理的体系。以应急管理的方式来治理自然灾害,其长处是加强了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信息的报送和沟通渠道更加顺畅,灾后的救援和处置也更为有力。  相似文献   

20.
《山西政报》2013,(14):14-28
晋政办发[2013]7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新修订的《山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3年7月10日山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做好气象灾害防御与处置工作,保证气象灾害应急高效、有序进行,进一步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制订本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