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维吾尔族人的婚礼,较为隆重,充满欢乐的气氛。结婚的前一天,新郎和新娘各自在家与自己的亲朋好友欢乐歌舞,进行祝贺。结婚这天早晨要举行一种"尼卡"的宗教仪式。这种仪式在女家举行,仪式结束后,男方回家准备迎亲。下午新郎要穿上结婚的礼服,打扮得漂漂亮亮,新娘也修饰得如花似玉,头蒙面纱在家等候迎亲队伍的到来。新郎由亲友们簇拥着向新娘家进发,路途近的可步行,路途远的可乘车或骑马。一路上新郎和小伙子们高唱欢乐歌曲,奏起各种民族乐器,  相似文献   

2.
八面来风     
美国一对夫妇近日在一堆垃圾前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新郎达夫·哈特和新娘罗基·格拉哈姆在这一垃圾场相互交换了爱情信物。  相似文献   

3.
也许你知道许多少数民族的婚礼,但是你知道高原上的婚礼吗?在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居住着我国塔吉克民族,这是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他们的生活富有神秘的色彩,而他们的婚礼也是别具一格的。塔吉克族的婚礼要举行三天,热闹而隆重。第一天,新郎和新娘要在自己的家里进行打扮和准备,男女两家忙忙碌碌,喜气洋洋。新郎和新娘都要挑选自己的陪伴。另外,在衣着上也颇讲究,衣饰上除了要穿民族特色的服装外,重要的是在新郎头上缠上红、白两色的布,这是新郎重要的标志;新娘则要戴上系有红、白两色手绢的戒指,这种装束象征着吉祥和幸福。第二天,婚礼进入高潮,新郎骑高头大马,由亲朋好友护驾,弹起民族乐器,浩浩荡荡来到  相似文献   

4.
2004年8月15日中午,在北京一家豪华酒店富丽堂皇的婚礼大厅中,一个身穿洁白婚纱的中国新娘,甜蜜地手挽美国新郎,款款走上红地毯,喜悦地向前来祝贺的亲发挥手致意。引人注目的是,新娘年轻美貌、满面春风;新郎两鬓斑白,精神矍铄。新郎不是西装革履,而是身穿美军陆军少将军装。更引人关注的是,新娘和新郎的特殊身份——新娘是荣膺“中国首席战地女记者”的凤凰卫视当红女记者隗静,新郎是曾经陪同尼克松访问中国、曾经飞越太空、指挥过几场重大战役的美国陆军少将赫伯·布莱恩特(Herb)……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6日晚,南京金陵饭店宴会厅里,一场只有新娘参加的婚礼正在举行,南京姑娘邱媛媛在新郎父母的陪同下步入婚礼现场。新郎饶新是空军某部直升机飞行员,在婚礼的前一天即5月15日凌晨,饶新接到命令飞赴四川救灾。此前,他们的婚礼已经筹备了半年。  相似文献   

6.
今年新春佳节,村里正忙着操办一桩婚事,本村的小伙子谷桂生与大兴村的姑娘小能喜结良缘。虽然新郎是西山区某部门的公职人员,新娘是大兴小学的教师,但他(她)们的婚礼还是要按当地彝族的规矩来办。我们来到村里,根本不用打听,尾随着三三两两送“人亲”的人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坐落在村子中央的新郎家。房子是一栋昆明附近农村常见的“一颗印”,大门前围了一个院子,院门前松毛铺地,门头上面用树枝搭了一个棚子。院子里,天井中、堂屋上早已放上了大炉子,顿上了大锅,摆开了桌子,帮厨的师傅们围在桌边锅前挥刀舞铲正忙着,热气伴着欢声笑语和锅碗瓢…  相似文献   

7.
凌风 《今日广西》2007,(5):50-51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充满奇异风采的地方,在爪哇岛上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婚俗。当新郎到新娘家迎亲时,新娘家的人要在门前摆一个银盘。盘中放一个生鸡蛋,新郎要当众赤着脚踩破它。这表示新郎永远爱新娘,哪怕粉身碎骨也不变心。随后,新娘会面带笑容,取水跪地,为新郎洗脚,以示感激和服从。  相似文献   

8.
X年之痒     
1年之痒是鞋越来越差,还是脚越来越娇金秋时节,结婚的人特别多。天津某饭店的一场婚宴上,新郎的几个好友一个劲儿地逗新娘子喝酒,新娘原以为新郎会出面劝开好友,不料新郎不但没帮忙,反而帮着好友劝自己喝。新娘一气之下就在酒桌上和新郎吵了起来。原以为小两口吵几句就没事了,没想到回了家,两人不但发生了口角,还险些动起手来。第二天一早,双方的  相似文献   

9.
赵戈 《人民公安》2009,(15):4-5
8月8日.新郎王学峰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系统与电视屏幕中的新娘李丽华“亲吻”。 青岛特警王学峰与新娘李丽华原定于2008年8月8日举行婚礼.由于王学峰参加奥运安保未能如愿.婚礼推迟到2009年8月8日。2009年7月8日.王学峰又随队来到乌鲁木齐执行任务.  相似文献   

10.
张冠 《民主与法制》2008,(17):35-37
新婚17天,一歹徒趁新郎外出,闯入他家意欲抢劫、强暴新娘。新娘临危不惧,死守住了贞操。案发后。疾恶如仇的新郎毅然踏上了缉凶征程。经过17个昼夜的苦苦搜寻,终于擒获歹徒,伸张了正义。2008年7月上旬,在法院对这起轰动巨大的案件开庭审理之际,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了解到许多幕后真相。  相似文献   

11.
苗族的婚礼多姿多彩,有的地方是哭嫁,不哭个死去活来不肯罢休;有的地方时兴歌舞,不唱个够跳个饱不会歇息。我生活在凤庆县新华苗族乡,从小就对苗族的婚礼耳闻目睹,觉得这里的画把曲、对歌、拦歌婚礼三部曲别有一番趣味。新娘出嫁前的一天,新郎家派出一位与新郎同辈份的年轻人,挑着酒和肉,到新娘家去迎亲。这人,苗话叫“把曲”。这天晚上,新娘家的父母兄叔伯陪“把曲”喝酒吃饭。饭后,“把曲”与大家坐在火塘边聊天。其间,先由主人用事先采好的绿叶吹起一段忧伤不已的歌,表达舍不得女儿离家的心情。这时,代表男方家的“把曲”未成曲调先生情,…  相似文献   

12.
去年11月8日下午5时许,微微细雨中,一辆小轿车在孟津县城关镇王庄村停了下来。一名中年人手拿680元钱,匆忙下了车,径直向贴着结婚对联的孟某家走去。这是怎么回事?看热闹的群众惊奇地议论着。事情是这样的:去年10月17日,城关镇王庄村的新郎孟某来长华村迎娶新娘。当新娘准备上车启程时,作为娘家人,长华村几个村民向新郎索要"上车钱"。新郎想: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娶了长华村的闺女,是应该有点表示的,就撇下了900元钱。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孟津县人大代表、长华村党支部书记刘松  相似文献   

13.
1999年7月18日,一对新人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县举行了一场具有藏族传统风格的特殊婚礼,新郎是来自于海拔4000多米的松潘藏族自治县土生土长的藏族青年李桂全,新娘却是来自大西洋彼岸英国的一位叫Laura·Wileps(罗兰·威里普斯)的洋新娘。  相似文献   

14.
白族婚俗拾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理白族地区的婚礼饶有情趣。结婚当日,新郎、新娘都要历经一道道关卡,“过六关、斩六将”,整个婚礼隆重而古朴。新郎“应考”“正喜日”(结婚)这天一大早,新郎在“吹师傅”的引领下,接回“喜神”,随着迎亲队伍早早地恭候在新娘家门口,但新娘家的大门却紧闭着,不准迎亲队伍进去。迎亲“总管”在外好说歹说,燃放鞭炮三串,吹响唢呐《迎亲调》三遍,再三表明新郎的诚意,大门才徐徐打开。一位年长的老人把住大门,要先考一考新郎的聪明才智,才准进大门。“考题”由老先生出,内容为历史、地理、风情、传说、谚语、歇后语等,多数是“对对子”(即对…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家族的盛典“我出888元!”“不行,8888元!”“要不1288元?!”“没得商量,8888元!””加点,1888元!”“成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哈哈……”周围的人都开心地笑了。软磨硬泡了整整一刻钟,新郎小夏“历经艰辛”才完成了与新娘家人的这笔“交易”。这时候,拦在门口的新娘家人才放小夏进门,来迎娶新娘。在新娘闺房里,新郎拿着秤杆,小心翼翼地挑了一下新娘的红盖头,司仪高唱“称(秤)心如意”。  相似文献   

16.
为骗钱财,河南省汤阴县一对母女竟定下毒计:让女儿找对象结婚,待彩礼到手后,“新娘子”就下毒将新郎毒死,然后再另嫁他人。两年间—— 新郎官新房里中毒下毒者竟然是新娘   2001年 1月 21日,河南省汤阴县城关镇李孔村黄学华家洋溢着喜悦, 3天前,黄学华 26岁的儿子黄志强迎娶了新娘李慧杰。几天来,全家人沉浸在喜庆之中。然而,这天晚上 10时许,黄家出事了 !   黄志强的父母听到儿媳李慧杰的叫喊,慌慌张张来到儿子的新房,发现刚刚成亲几天的黄志强早已不省人事,口吐白沫,脸色发青,手脚不停地抽搐。黄家人顿时乱作一团,忙…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少数民族的婚俗中,塔塔尔的婚俗别具一格,十分有趣。他们的婚俗是先把新郎"嫁"出去,然后再"娶"回来。为了把新郎"嫁"出去,所以他们的婚礼在女方家举行。男方在婚礼的前几天,要把新娘的结婚服和生活用的炊具、食品及自己的"嫁妆"送到女方家。等到新婚之夜,新郎就正式"嫁"过去了。"出嫁"的仪式也颇为有趣,当天,身着新婚服的新郎在伴郎及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坐上马车,青年人拉起手风琴,兴致勃勃地唱着流行的"几尔",有的吹口哨,有的呼喊,一路歌声琴声不断,呐喊助兴声连天,以此来增添欢乐气氛。歌中唱道:  相似文献   

18.
3月20日下午,一对情侣在海口湾畔一艘价值6000万元的公主级豪华游艇上举行浪漫婚礼。当新郎乘着一艘蓝色快艇从大海而来,手捧鲜花,走到新娘  相似文献   

19.
乌孜别克是新疆人口较少的民族,他们的婚俗十分有趣,兄弟姐妹中,老大不结婚,老二老三也就不能结婚,按出生的顺序结婚。结婚的费用大都由男方支付。婚礼是十分隆重的,仪式一般在女方家举行。新郎和新娘都要穿上新衣服,新娘还要蒙上面纱。这天要宰羊,煮肉,做抓饭,还要准备丰富的乳制品。客人们要为新婚夫妇赠送礼品和生活用品,帮助他们建立新家庭。在举行婚礼的那天,新郎和新娘的父母分别出来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客人们都要向新  相似文献   

20.
一月里的一天,天空晴朗,却微微带着寒意。这一天是吾爱梅出嫁的日子。我跟她是很要好的朋友,因此当她的亲戚问我是否愿意帮她背嫁妆时,我高兴地答应了。我背的背篓上面放着两床红色的羊毛毯子。我们等待着出发,新娘一出门,送嫁妆的队伍就要跟着走。我们一家人今天早上十点半就来到了吾爱梅家。我们刚走进大门,就听见一阵嘈杂声,接着大门就被关上,锁了起来,门外噼噼啪啪响起鞭炮声。吾爱梅的表姐妹及姨妈在大门内顶住门,大声叫着让新郎丢红包进来。新郎和他的伙伴在外面使劲敲门,他们把红包从院墙外扔进去,可是仍不见人来开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