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夏夕云 《共产党人》2009,(14):24-25
永宁县地处宁夏平原中部,境内沃野千里、沟渠纵横、鲤鲫逐波、林丰粮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永宁县旅游资源丰富。纳家户清真寺、明代长城、李俊塔等古迹是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回乡文化园民族特色浓郁,鹤泉湖天然自成、风光秀丽;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09,(18):I0006-I0007
近年来,永宁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这一根本要求,确定了“紧扣一个中心,突出三大定位。促进四个发展,加强五项建设,实施十大工程”的总体工作思路,以打造新型工业化先行县、现代农业示范县、塞上回族文化旅游名城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1,(15):20
<正>第九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盛大开幕7月22日晚,第九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开幕式在永宁县中华回乡文化园隆重举行,来自西部13个省区市代表队的200余名歌手再次将天籁之声播撒在宁夏大地上。在夺目的焰火下,13个省区市代表队10多个民族的歌手们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陆续入场。他们献上的歌舞或豪迈或清丽,带领观众在歌声中饱览西部大地的无限风光。赵大地、石占明、肉孜阿木提、额尔古纳乐队等国内著名民歌手分别  相似文献   

4.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翻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时写下的辉煌篇章。这里也是西北地区民族民间歌唱艺术"花儿"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孕育出了闻名中国文坛的"西海固作家群";首部回族原创舞剧《月上贺兰》、话剧《农机站长》、现代京剧《海上生明月》、首部回族花儿剧《大山的女儿》,响誉国内;这里还有一处全国最大的"中华回乡文化园",有世间唯一的西夏文明遗存和独具塞上风情的华夏西部影视城……作为中国内陆最小的省区,宁夏无论地域、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位居全国后列。文化事业同样底子薄、欠账多、资金不足、人力资源匮乏……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条件下,宁夏的大文化为何会做得有声有色,最近,自治区党委政研室对此进行了系列调研。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10,(9):10-10
4月23日,第六届宁夏六盘山山花旅游节隆重开幕。六盘山山花旅游节是全区性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旨在借助“宁夏六盘山”这张靓丽的名片,通过打造高原绿岛、红色之旅、丝路重镇、回乡风情四大旅游品牌,充分展示固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红色旅游资源的垄断性、文化旅游资源的多元性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宁夏中南部地区回族特色村镇的保护和发展,是“十三五”时期宁夏中南部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该地区回族特色村镇的保护与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因此,以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回族文化为主题,开展回族特色村镇的保护和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浓郁的回族特色村镇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高万金 《共产党人》2011,(18):44-45
近年来,吴忠市积极抢抓自治区建设沿黄城市带的重要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吴忠沿黄带旅游项目建设,着力实施了一系列精品旅游项目工程:以黄河文化为轴心,实施了中华黄河坛、青铜古镇、水工博物馆、大峡谷服务区、黄河楼、黄河文化展示园等重点项目;以回乡文化为重点,着力打造了"两馆一中心"、新月广场等民族特色地标性建筑;依托沿黄两岸的生态绿  相似文献   

8.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0,(7):12-12
中国回乡“第一院”永宁开建 中华回族第一街二期暨纳家大院奠基开工仪式3月18日在永宁举行,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院落式回乡文化体验、展示建筑群。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宁夏利用回族民间传统文化包装旅游,增加旅游的知名度是必走的路线.在挖掘、利用回族民间传统文化过程中,为了保障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回族群体对所有的文化资源的财产权益,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加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每个地级市打造一部旅游文化剧目"的总要求,中卫市历时两年创作编排的大型花儿歌舞剧《回乡婚礼》,于2010年9月在武警宁夏总队礼堂精彩亮相,首演成功。随后,分别在北京、福建和区内各地巡回演出,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并摘取了宁夏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全区旅游文化优秀剧目表演一等奖。一、创作动因《回乡婚礼》的创作取材于宁夏回族的民俗和文化。宁夏回族"花儿"作为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原生态民歌,2005年被列入国务院首批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11.
马杰 《共产党人》2008,(7):26-27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特色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民俗旅游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其能够得到大力发展的两大优势,也是我们对民俗旅游进行开发、研究的突破口。宁夏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其独特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为宁夏开展民俗风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6,(4):11
宁夏构筑全域旅游图"十三五"期间,宁夏旅游规划的核心将围绕"一核两带三廊七板块"全域旅游展开,稳固发展现有的精品景区,整合全域资源。"一核"是将银川建设成为宁夏全域旅游核心区,发挥全区旅游集散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城市的作用。"两带"是黄河金岸旅游带和古城历史文化带。"三廊"包括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廊道、清水河流域丝路文化旅游廊道、古军事文化旅游廊道。"七板块"包括大沙湖度假休闲板块、西夏文化旅游板块、塞上回乡文化体验板块、边塞文化旅游板块、大沙坡头度假休闲板块、韦州  相似文献   

13.
正有着悠久多彩历史文化、秀美壮丽自然景观的安顺市西秀区,正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旅游名城为目标,深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品质之城和游客向往的休闲度假圣地、避暑养生天堂。  相似文献   

14.
努力营造浓郁的回族—穆斯林文化氛围,是宁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把宁夏打造成中国面向穆斯林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基础性工程,对于突出鲜明的回族特色和增强世界穆斯林国家的认同感有重要作用。为此,应当以显性化、普遍化、规模化、日常化为原则,以具有可视性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载体为着力点,采取有力措施,从建筑风格、服装服饰、饮食居住、艺术文化、节日文化、文字语言等方面努力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5.
陈东  王环 《兵团党校学报》2009,121(6):64-66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兵团党委提出的创建“中国屯垦旅游”品牌和建设军垦文化、农业观光、绿洲生态三大基地的要求,以“军垦旅游文化”为核心,着力打造屯垦溯源游、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游、军垦文化游、军垦名城游、军垦人家游、现代工农业和科技教育旅游等产品,推出更多成熟的屯垦旅游特色产品和线路。  相似文献   

16.
郑小明 《共产党人》2004,(20):24-25
宁夏具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雄浑的塞上风光、旖旎的田同景色、古朴的文化遗存、浓郁的回乡风情,相互交融,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7.
张铸康 《共产党人》2012,(13):37-38
正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对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打造更多具有宁夏特点、国家水准的精品力作,积极推进文化"走出去",提出了新要求和殷切期望。第二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宁夏的成功举办,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精心组织,积极实践,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经典范例。一、精心策划,抛砖引玉,做宣传宁夏的尖兵宁夏拥有泥塑、剪纸、雕刻、刺绣、回族"花儿"、宁夏坐唱等百余种地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登封市委统战部围绕“打造中华文化圣山,建设现代化旅游名城”这一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整合以宗教文化、姓氏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企业文化、武术文化和多党合作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统战资源,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统战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09,(23):16-17
“荷包绣下的石榴红,牡丹的花儿伴着哩婚缘结下的心里红,白头偕老的爱着哩”这句韵律独特的唱词,来自回族花儿风情剧《回乡婚礼》。 11月26日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阿拉伯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卫市委主办的大型原创回族花儿风情剧《回乡婚礼》在中央党校礼堂演出国家民委主任杨晶,中央党校副校长石泰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  相似文献   

20.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开发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回族旅游资源是宁夏的特色资源, 在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利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建构等方面具有传统产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合理开发和利 用回族旅游资源,对促进宁夏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