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姚鹏 《学习月刊》2013,(22):46-46
县级财政是基层政府执政的重要基础和财力保障.也是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山区贫困县建始的实际.分析当前全县财政保障能力的基本状况和保障能力不足的原因,并探求提高全县财政保障能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07,(4):7-7
448.66亿元 2006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448.66亿元,比上年增加82.50亿元,增长22.53%,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圆满完成了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任务,“十一五”财政工作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3.
实行免征农业税政策以后.乡村两级财政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乡村两级运转困难,工资保障、债务等问题更加突出,困扰着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今年,桃源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对县乡的财政体制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并进行了一些探索。就具体的改革办法而言,我们主要做到了四个坚持:  相似文献   

4.
财政活动是一种国家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凭借国家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财力保障。财政分配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决定了财政活动必须以国家权力为保障,以国家法律为依托,不如此便不能保证财政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财政活动必须以一定的法律为依据,必须在一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一个国家的法治程度愈高,这一特征就愈明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依法治国步伐的加快,我国的财政法制建设也愈来愈快。 90年代以前,我国没有一部财政大法,仅有《国…  相似文献   

5.
作为贯通或适用于财政实践的全部领域、用以衡量财政活动是否符合财政最终目的的实质性应然行为准则或行动逻辑,财政基础逻辑既是财政本质的体现和操作性表达,也是公共权力的应然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基于需求溢出理论的财政本质论——公权保障论,财政的基础逻辑也就是如何通过财政资源的开发和配置来保障公共权力(财政事权)实现其应然目标的行动逻辑。而现代财政的基础逻辑则是现代国家主权在民的权力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也就是循义利他的公共性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即根据需求正义来开发和配置财政资源,以保障公共权力实现其根据需求正义来解决人的需求溢出的最终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以公共管理的基础逻辑(公共权力逻辑)为基础逻辑,是以公共管理之道(循义利他)统御理财(包括生财用财)之术的公共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6.
熊波 《学习月刊》2009,(6):15-16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相适应.我国的财政体制也逐渐由事权、财权高度集中于中央的集权型财政体制向事权、财权逐级划分的分权财政体制演化。由于没有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与之配合.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成为了一种导致地区差距(特别是公共服务差距)扩大的体制。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通过调整各级政府间事权、财权配置格局,重塑政府间财政关系:同时.科学设计纵向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均衡地区间财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县乡财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整个国家财政收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县乡财政能否走出困境,关系到国家财政的振兴和国家政权的稳定,关系到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如期实现。平潭作为一个欠发达的海岛县,基础弱、规模小、含税型低,客观上决定了财政发展之艰辛、财力保障压力之大。面临困境与难题,如何解困破题,做大增量,垒大财政“蛋糕”?如何盘活存量,做好“少米之炊”,缓解收支矛盾?如何完善体制,理顺机制,充分挖掘县乡各级增收理财、自主解困的内在动力?这些问题,作为长期扎根在财政一线的干部,是值得探讨和深思的。  相似文献   

8.
日前,财政部向各级财政部门发出文件,要求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特别提出重点公开涉及民生方面的教育、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财政专项支出。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5,(5):F002-F002,i001
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大增收节支力度,努力提高财政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今年四川财政的钱怎么化?今年将集中省级财力办哪些民生实事?PM2.5的监测成本不菲,有无财政保障?“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财政厅厅长黄锦生为大家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五、增强西部财政供给能力与提高西部公共服务水平的政策措施和对策建议西部财政发展,当务之急是增强西部财政供给能力,以提高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从而为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地区差距提供支撑和保障。要增强西部财政的供给能力,除了中央要继续给予大力的扶持外,西部地区自身也要在做大财政经济“蛋糕”上下功夫,完善制度,挖掘潜力,增收节支,调整结构,提高效率。西部财政建设的重点应当放在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方面,这是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确保政权正常运转、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一)完善财政的经济调控职能,支持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形势下,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日益加剧,财政困难和公共财政混乱的问题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最终确立,财政风险增大。财政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质量不高、财力分散、职能弱化等。规进财政风险意义重大,其主要途径是:建立财政经济监测系统,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质量,实现职能转变,加强债务的规范化管理,合理有效地引进外资,防范金融风险,严格外汇管理。  相似文献   

13.
李继纯 《奋斗》2008,(10):16-17
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对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财政科学管理,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财政是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督手段。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部门,能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关系到财政事业自身的科学发展,而且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在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4.
大悟县是一个集老区、边区、山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树立大扶贫意识.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整合财政资源.推进参与式、开发式扶贫.使财政扶贫工作与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到2007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到8.24万人.贫困人口比例减少到13.37%。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888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3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3954万元.  相似文献   

15.
强化民生财政理念,就必须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各项民生支出需求,不断扩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多享改革发展成果。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政府在财政支持民生方面的经验,主要分析了安徽省财政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的实效,并对如何进一步推动安徽民生财政建设,从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学习月刊》2011,(20):142-143
鄂西山南长阳,属“老、少、山、穷、库”地区。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过去经济基础差、税收来源少、供给需求大。正是在这种困境中.长阳财政奋发图为,逆势而上,科学谋划,创新发展。用好每一分“转移支付资金”.财政供给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为民族贫困山区县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长阳不仅经济发展走在全省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国家贫困县的前列.而且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乡村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由此,财政亦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是发挥农业农村公共属性和正外部效应的基础,是协调农村中个体需要和群体需要以及社会公共需要之间矛盾的基本机制,是乡村振兴各要素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和有效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发挥财政对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需要建立现代的农村财政制度,建立乡村治理中中央与地方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建立财政涉农资金的现代预算制度,完善农业农村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8.
彭继军 《学习月刊》2014,(10):116-116
财源建设始终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加强财源建设是解决财政困难,增强财力保障,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如何抓好财源建设,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既是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下面就如何找准地方财源建设的着力点,做大做强"财政蛋糕"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转变发展理念抓财源。一要强化工业型财源理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长春市财政实力逐年增强,财政收支规模扩张加快,公共财政框架下的一系列财政改革全面推开。新时期,长春财政发展要着力促进经济与财政的良性互动,把握好财政保障的范围和重点,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着力提升理财能力。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时期是宁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级财政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丁作全局,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财政发展观和安全、规范、高效的科学理财观,通过改革创新,狠抓增收节支,持续壮大财政实力,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健全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财政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构建财政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做好“十一五”时期宁夏的财政工作,应该牢牢把握“五个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