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部署和省委有关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机关建设的要求,2月4日,云南启动省直机关“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活动旨在培养机关干部读书习惯,营造党政部门学习氛围,增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引领社会全民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2.
《福建理论学习》2010,(4):50-51
<正>科学发展、文化惠民。2009年4月23日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为了营造全民诵读的良好氛围,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全面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推进文化传承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共厦门市湖里区委宣传部与厦门市文联、厦门市新闻出版局、厦门商报社联合举办了首届厦门(湖里)城市诵读节。  相似文献   

3.
<正>4月19日,由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新闻出版局联合举办的主题为"悦读好书,共享精品"——北京市直机关"读书、荐书、评书"活动正式启动。这项活动是今年4月份"悦读好  相似文献   

4.
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学习型城市建设",不是出于主观的设定,而是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首先,两种"建设"之间同中有异的关系,决定了两种"建设"之间能够确立引领关系。其次,党组织的先天优势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决定了两种"建设"之间必须确立引领关系。当然,引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一定规则,采取"率先垂范"、"营造氛围"、"倡导号召"、"培养自觉"、"物质支持"、"建章立制"等路径开展引领工作。同时应注意防止一系列影响引领工作的错误倾向和不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5.
学习社会视野中学习型城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学习社会和知识经济为背景,分析了学习型城市的概念和特征,对中外创建学习型城市进行了比较,尤其分析了英国学习社会与中国学习型城市的异同,并从社会宏观层面、体制和环境中观层面、个人微观层面提出了构建学习型城市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习型城市是重视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城市,它给一个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如上海、深圳、杭州、青岛等都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对提升城市竞争力起到了促进作用.福州要借鉴这些城市的经验,着力建设学习型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全面学习、终身学习,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学习不仅是读书,但读书是学习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15):34-35
大连市是国内较早提出并实施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城市之,早在2001年,大连市委就做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他们任倡导推动构建长效学习机制时强调,要“以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做学习型领导干部为载体,  相似文献   

9.
《党建》2010,(10):23-23
读书可以增智,读书可以启思,读书可以明理。为了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我们在本期开设了“领导干部在读书目”栏目,报道对领导干部影响最大的图书目录,或当前的阅读书目,希望以此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中外谈如何读书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就我所见,以西汉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一语最概括、最到位。说读书的方法也好,讲读书的艺术也罢,千言万语,  相似文献   

11.
吴宪 《发展论坛》2003,(7):73-73
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并认为“21世纪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党的十六大又把形成学习型社会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之一,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全新理念引导下,学习型城市的观念正深入人心。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做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常州、大连、上海、济南、青岛等城市还制定了相当明确的、系统的建设学习型城市行动纲要或方案。创建学习型城市,是…  相似文献   

12.
王波 《湖北政协》2021,(2):39-4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学习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政协、省政协领导关于读书活动的有关要求,自2020年7月上旬以来,湖北省政协机关广泛开展以“我品书香·创先争优”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引导机关干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努力建设“书香政协”。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在省政协网站“书香政协”专栏分享了一批读书心得体会,营造了以读书凝聚力量、以读书推进工作的浓厚氛围,展现了政协机关干部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现摘编部分读书心得,分次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陈建林 《探索》2003,(1):118-122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进行战略转型的战略性问题。本文通过对重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环境因素分析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理论分析 ;重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基础分析 ,提出了重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梅桂松 《党建》2014,(5):55-57
正谢春彦有幅《乐在书中》的漫画,极其巧妙地将一繁体"書"字,想象成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花木盆景。花盆中央,一位独辫长发女郎正斜躺着全神贯注、面带笑容地阅读;面前还有一摞书与一把茶壶。其环境之幽雅、情景之陶醉,直把读书之乐的无穷意味十分形象而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如此"阅读",真"悦读"也。"悦读"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下,"升级版"逐渐被广泛应用,例如经济升级版、城市升级版等等。其实,"版"之源在书。《新华词典》对"版"解释为"上面有文字或图形供印刷用的底版"。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书籍迅猛增加,版式不断更新变化,琳琅满目、浩如烟海。人类与书关系的演变证明,书是人的良师益友,读书对人们生活不可或缺。从小学起我就坚持读书。"文革"时千方百计找书读,上山下乡时白天劳动晚上读,工作中结合破解难题坚持读。50多年读了多少书无法统计,成效也难以评价,但是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意识:读书要读"升级版"。如此,才能不断提升思想境  相似文献   

16.
《唯实》2014,(8)
正"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苏州检验检疫局为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持续提高全局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2010年以来,不断深化"书香国检·好书课堂"品牌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成效的读书系列活动,先后荣获2010年、2011年苏州市阅读节优秀活动奖和优秀组织奖,局团委书记翟维苓获"2013年度苏州市全民阅读先进个人"称号。  相似文献   

17.
<正>"千载读书地,现代学习城"。九江这座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学习在这里既是传统也是时尚。这里曾以重教兴学、人才辈出、文风鼎盛、绵延不绝而著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任务后,九江把这一重大部署作为延续崇文重教的绝好机会,把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赶超发展相结合,与建设学习型城市相呼应,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8.
邬才生 《唯实》2003,(4):77-79
自江泽民同志在 2 0 0 1年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年会上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创建学习型社会”以后 ,“学习型社会”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重视。我省常州、苏州等市先后制定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规划 ,为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怎样把好的理念和好的规划贯彻好、落实好 ,使学习型城市建设扎实推进 ,不仅对建设学习型城市本身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还要围绕提高城市公民的素质 ,把培育学习型公民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础工作 ,抓紧抓好。一、…  相似文献   

19.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任务。本文把文化发展问题放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大视野背景下,着力探讨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邵宣 《党建》2011,(1):20-21
城市,何以实现新跨越?干部,何以打造过硬作风?市民,何以提高自身素质?浙江绍兴给出一个答案:学习!"不重学则殆,不好学则退,不善学则衰",一场自上而下的学习活动正在绍兴全面铺开。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推进学习型城市创建,这样的一种路径设计,使清新学风从党政机关吹向社区、学校、农村、企业,为一座城市攻坚克难、跨越发展积蓄了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