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贪官如是说     
1.当官真好,升官发财,一点不假。2.你送我这钱,只有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其他人不知就行了。3.我不贪别人也会贪,让别人贪不如我自己贪,谁怕钱咬手?4.人送来的钱不用自己出力流汗,家里人已住得好、吃得好,还花不完,那钱不用来赌,不用来包二奶、三奶还用来干啥?那像个什么“官”呀!5.拿了1万是贪,拿了100万,也是贪,反正查出来都是下台坐牢,我为何不多多益善?6.好搭档,千万别出卖我,不要相信坦白从宽之类的话,有我在,保准你们会没事。把我的事抖了,我栽了,你们也不见得有好日子过。7.这些胆小鬼,上面一来人查我就什么都倒出来了,平时我待他们可…  相似文献   

2.
奢侈,被冠之以“中国式奢侈”,成为尴尬一景。花了该花的钱,不叫奢侈。不该花的钱,却能“奢侈”地花,这才是“中国式奢侈”特别可怕的地方。据说,这奢侈的主力,“不仅有一夜暴富的有钱人,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商家和普通消费者”  相似文献   

3.
激情兰世立     
纪亮 《法人》2007,(1):48-51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缘何几十亿资产集于兰世立一人的东星集团能够迅速崛起?27天的牢狱之灾到底教会了他什么?他拍着胸脯对外界宣称:“我的每一分钱都很干净,东星没有见不得光的地方!”他敢大声地说出:“如果不爱钱,我不是商人;如果不爱美女,我不是男人,这就是我,我就是兰世立!”  相似文献   

4.
健康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财 富,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吗:"没什么 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形象地说 明了老百姓怕没钱,怕得病,更怕 看病的普遍心理。因为一走进医 院,从挂号开始,这整个人和钱可 就全交给医院了。不怕花钱多少, 就怕钱花了。病没好.甚至搭上自 家性命。尽管有事后的种种赔偿, 可人都没了,钱还有什么用?患者和 医院都不能左右病魔的出现.能做 的只有全力避免噩梦般的结局。 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 处理条例》正式实施(下简称《条 例》),1987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 理办法》随即废止(下简称《办法》)。 转眼两年过去了,在处理医患纠纷 过程中,新《条例》与旧《办法》的区 别在哪里?《条例》又是如何体现人 们的生命健康权,最大限度地减少 医疗事故的发生的立法目的?为了 让广大读者对《奈例》有更进一步 的理解.本文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 就一些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分析与 说明。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我去医院取检验报告.拿到报告后,我看不懂上面的数据和符号,就找医生问.结果,没有一名医生搭理我,都说叫我去挂号,不挂号坚决不给看. 看病的时候,我已经挂号付费了,医生没有提供任何咨询意见就给我开单去检验;取到检验结果之后,还得让我再花钱挂号医生才肯告诉我这份报告上写的是什么.那之前我的挂号费是什么性质?医院收了挂号费为我做了什么?不过是给我一张检验单,我还得花钱去检验,检验完了还要再花钱才能知道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李开周 《政府法制》2014,(14):34-34
抗战前,共产党在陕北搞土改,阎锡山在山西也搞土改.共产党的办法是打土豪,分田地.阎锡山的办法是购买,把耕地和宅基整村整村地买下来,再平均分给佃户.问题是,购买得花钱,花很多很多钱,政府手里不可能有那么多钱,即使有也不会做冤大头,所以得让佃户花钱.佃户也不可能有那么多钱,不然早就买了,所以政府发行公债,用公债买地,然后分给佃户,再让佃户分期还款,如果不还,政府就把地收回去.打个比方说,佃户跟政府的关系就像购房者跟银行的关系,银行先替购房者交清余款,再让购房者分期还款,购房者拒还的话,银行可以把房收回去.  相似文献   

7.
刘金宝经年累月的贪污受贿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公众理解能力所及的范围.夏德元教授说:"当今中国几乎所有的贪官,可以说都患了一种敛财强迫症一他们中许多人并不确切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那么多钱一因为需要自己花钱的地方实在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11,(14):15-15
为何总是不花钱?有消费习惯、消费环境的因素,但说到底还是老问题——缺少花钱的“底气”,没的花、不敢花  相似文献   

9.
一个消费者所在乎的是,为什么要花钱,花了钱之后有没有得到与所付的价格相对应的服务。孔志国不解也不能接受自己在T26列车上的种种遭遇,就写了下面这封给全国人大代表、济南铁路局局长左慎湘的信。  相似文献   

10.
仁民 《政府法制》2012,(26):42-44
毛泽东一辈子不关心钱,嘴里很少说钱的事,口袋里一般不装钱,平时也不亲手花钱。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没被钱烦恼过。在他的一生中,还曾多次向人“借”过钱。 借钱为帮助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  相似文献   

11.
“示儿”     
新贵儿: 来信收悉。得知你已任科长之职,老父不禁为之欣喜。有道是“虎父无犬子”,此话不假。 你说你为了坐上一个区区科长的位子,竟花了5万多元,想起来就心痛,我以为大可不必。那点钱,对我来说实在算不了什幺。我可以向你露个底,我到退休时,手里的钱已足够买20顶科长的乌纱。处长、局长的乌纱我都买得起!只因仕途的台阶要一级一级地上,所以我只能给你买个小科长当当。人活一世,钱财乃身外之物,我留着这些钱干什幺?我原想给你们兄妹每人存它一笔钱,但我又想,而今银行利息微薄,市场物价又高,存钱非长久之计,就决定为你们投资。向商场投资,风险重重;向官场投资,才是一本万利。你以后在前途上遇到花钱的事,我还会大力支持。古  相似文献   

12.
我二叔在中国驻芬兰大使馆工作。今年年初,我应二叔之邀赴芬兰。在我抵达芬兰的当天晚上,他就与我聊起了有关芬兰廉政的话题。二叔说“:芬兰政府的廉洁值得各国学习。政府官员收到的礼品一律都上缴,要不就自己花钱将礼品买下。”他还讲了有关总统夫人的故事:一次,总统夫人在一个展销会上复印了一张资料,主动给摊主付了钱。第二天下午,二叔驾车陪我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逛了一趟。参观了名胜、饱览了美丽景色后,汽车停在一座很平常的平房前。二叔问我: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地方吗?”他告诉我,这个门口没有警卫、里面只有一名女秘书负责接待的普通场…  相似文献   

13.
合伙事务所的钱理应不是国有资产或公共财产,律师也早已不再是“国家工作人员”,那么,一个律师怎么会犯下贪污的罪行呢?  相似文献   

14.
谨防临时机构财务管理和监督成盲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为完成某一相对独立的阶段性工作或特定性任务,许多地方都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指挥部”,设立办公室等临时机构,并拨专款用于开展工作。这些机构的人员多是从几个甚至十几个单位抽调组合而成,承担的任务一般都比较重要,领导较为关注,所以经费一般都比较充裕。但考核这些临时机构工作的指标,主要是看任务完成怎样,而花多少钱、怎么花钱往往被忽视。这就使得这些临时机构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成为一个盲区,容易发生问题甚至滋生腐败现象。如某地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负责人李某伙同会计采取虚增工程款手段,合伙贪污7万元:某市场管理办公…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不少地方都在大力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机制,股份制的许多优点已被事实所证明.但在我们这样一个刚刚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里,推行股份制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是可想而知的.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在搞股份制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地方推行股份制实行倒计时,规定某年某月某日为最后期限,不改制就“下课”;有的地方把推行股份制当作政治任务来抓,人人参与,个个表态,大有政治运动的架势;有的地方把股份制改革简单化,要求职工每人拿多少钱入股,拿钱就上岗,不拿钱就滚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至于改了以后企业如何发展?如何冲出困境?无人过问.  相似文献   

16.
斯怀 《方圆》2020,(8):77-77
用户花了钱还要面对层出不穷的套路,不仅让人无法感受到尊重,还有权益受损的风险近日,芒果TV和PP视频分别向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交整改回复函,内容包括承诺不再使用"免广告"等绝对性描述宣传用语、已取消默认自动续费功能等。这两家视频网站为什么这么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一些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行政性垄断行业突然间“爱”上了一个新名词——“国际惯例”,并纷纷用“国际惯例”改进自己的工作,形成了一股采用“国际惯例”提价、涨价的热潮。与此同时,在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工资水平、医疗保障、电信收费、房价等种种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情况时,相关部门给民众的解释却是“要照顾中国国情”……对此,大家就不明白了:到底什么时候该讲“国际惯例”,什么时候该讲“中国国情”?这到底该由谁说了算?什么时候“国际惯例”与“中国国情”才不再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牟利的借口?让老百姓愤怒的“国…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的水基本都在海洋中.那么,除了海洋之外,地球上水最多的地方在哪里呢?是河流吗?不是,河流的水只占到地球表面水总量的百万分之二,假如用长江水灌满大洋,要花100多万年;是湖泊吗?不是,湖泊的水只占到地球表面水总量的万分之十三.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就让中科院院士汪品先的这个视频为你揭秘吧!  相似文献   

19.
眼下各地财政收入都呈尴尬状态,不是欠国家的钱,就是要花“过头钱”。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也算绞尽脑汁了,该收的税源挖了又挖,该罚的款项绝不手软,该集的资金从不迟缓,可是该干的事情还是没钱。这时我一下子想到了清代有句民谣“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有多少钱呢?他当官的20年,其贪占的财产比整个国家10年的总收入还要多。嘉庆之所以在乾隆死后16天就急于除掉和珅,寻找新财源怕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吧。看来嘉庆真是聪明,如果仅凭生息繁衍、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来增加国库储备,那么嘉庆当政25年他也创不来收缴和珅的8000万两银子。  相似文献   

20.
张炜 《公民与法治》2014,(22):46-46
一位海外朋友说,有一次当地某个政客在拉选票时,不停地谈今后要怎样为当地搞来更多的钱。当地的一位老太太听着听着就插话说,我们不再需要这么多钱了,我们的钱已经足够花了,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要我们的孩子还能够继续到海边捡贝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