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V新消息     
毒品,已经成为世纪瘟疫。联合国90年代的一份报告说明:世界人口的10%卷入了毒品的生产和消费,并正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目前,至少有1.4亿人服用大麻,1300万人服用可卡因,860万人服用海洛因,服用人工合成毒品的人数增长更快。世界毒品交易额达到了5000亿美元以上的天文数字。吸毒传播多种恶性疾病并催生各种犯罪。全球22%的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吸毒。 毒品这种“世纪瘟疫”正在向我国蔓延。据统计,至1998年底,我国执法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59.6万人。我国在历史上曾经遭受过外国列强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毒品灾难,这使我国濒临“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危险境地。新中国建立后的50年间,我国曾获得过“无毒国”的美誉。而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毒品在我国卷土重来,死灰复燃。我国正面临毒品“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2.
安徽毒情概况、规律特点及发展趋势安徽毒品问题,开始主要是私种罂粟,80年代,还只是极个别地区出现制贩吸食鸦片,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贩吸海洛因及苯丙胺类的新型毒品问题,到了90年代末,毒品犯罪呈现快速发展势态,目前全省涉毒县(市区)占总数的90.7%。涉毒乡镇、街道占39%。近年来涉毒活动的规律特点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吸毒人群扩大,一些地区已形成了毒品的消费市场,吸毒主体主要是低文化的无业青年,吸毒方式由烫吸发展到静脉注射,吸毒的盲目性、危害性增大 1997年安徽在册吸毒人数仅为1497人,而到了2001年则猛增到5847人。调查5822名吸毒人员发现,40岁以下占96.2%,其中18岁以下97人,最小的14岁;  相似文献   

3.
近50年来,毒品蔓延的范围已扩展到全世界五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麻醉品管制署提供的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全球的吸毒人数约为910万,而目前已是2亿多人。我国毒品泛滥情况依然严重,毒品犯罪案件仍居高不下,毒品犯罪趋于国际化、网络化、隐蔽化,吸毒人员呈几何级数式增长,毒品消费市场的不断滋生扩大。本文详尽综述了近几年我国毒品泛滥的一些新情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因过境贩毒而诱发我国毒品的死灰复燃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虽然从一开始起就遭到沉重的打击,但我国的毒品蔓延不仅至今未得到有效的遏制,而且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全国吸毒的人员仍在不断增加。据统计,截止1997年底我国大陆上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已达54万,依系数6来估算总吸毒人数则超过300万。  相似文献   

5.
毒品的免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法医学杂志》1997,13(4):245-246
自本世纪80年代起,海洛因、大麻等毒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滥用,且世界毒品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以致形成了从种植、加工、贩运到销售的国际毒品走私体系.据报道,世界毒品非法交易额现已突破5000亿美元,相当于国际贸易总额的13o/o,仅次于国际军火交易.在消费毒品数量最多的美国,吸毒者每年在毒品上的花费高达1600亿美元.近几年,我国吸毒成病者和吸毒死亡案件也日益增多.据统计,全全国在册的吸毒人数已多达52万以上,分布于全国!600个以上的县市,而这些吸毒人员中,经戒毒治疗而后复吸者达85o/o,对社会治安十分不利.被滥…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将深入持久地开展禁毒斗争。作为禁毒斗争的主力军——公安禁毒队伍的素质高低则直接关系到这场斗争的成败。加强公安禁毒专业教育,提高公安禁毒队伍素质,是时代赋予公安禁毒专业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加强公安禁毒专业教育是严峻的禁毒形势的需要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毒品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据1998年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有2100万人遭受可卡因和海洛因之害,有3000万人因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而受害。在我国,近年来毒品案件不断增多,吸毒人数持续上升,毒品问题处于发展蔓延阶段,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涉及到全国各地。中国已由毒品过境受害国转变为毒  相似文献   

7.
数字     
《中国审判》2011,(7):5-5
近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2010年以来,新型毒品犯罪、未成年人吸毒贩毒、吸毒引起的故意杀人案件上升趋势明显。2010年至今年5月,全国近10万人“因毒获刑”,其中重刑率接近三成。据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2010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毒品犯罪案件59234件,同比增长14.88%;  相似文献   

8.
王策 《当代审判》2003,(6):14-15
据联合国禁毒署统计,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达5000亿美元以上,是仅次于军火而高于石油的世界第二大交易。目前,全世界吸食各种毒品的人数多达2亿人,遍布五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十世纪80年代,全球有10万人因吸毒致死,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每年因毒品滥用和毒品犯罪相关致死的人数高达百万计,已成为许多国家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第三大死因。  相似文献   

9.
当前浙江贩毒犯罪的主要表现吸毒人员面广量大,贩毒案件呈高发上升态势目前,全省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有3万多人,实际人数更多。需求拉动供给,贩毒案件发案数不断上升。1999年全省共破获各类贩毒案件2192起,比1998年上升23.8%。2000年仍呈两位数上升,由于打击力度加大,统计反映的上升幅度更大。外省籍人员在浙江省贩毒情况突出,直接加剧毒情发展浙江为经济大省,百姓较富裕,人流物流大,被不少外省籍毒贩所看中。境外毒品,特別是“金三角”的毒品,经云南,再  相似文献   

10.
毒品及毒品鉴定(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毒品犯罪十分猖獗 ,严重威胁着全球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 ,一旦出现毒品问题 ,就必然诱发各种犯罪 ,使社会治安恶化 ,丑恶现象增加 ,造成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秩序的巨大破坏。自 80年代以来 ,受国际环境的影响 ,“金三角”、“金新月”等毒品产地的国际贩毒集团从我国过境贩毒 ,使毒品犯罪开始在我国重新泛滥。吸毒现象不断蔓延 ,吸毒人数逐年增多 ,禁毒斗争形势日趋严峻。为此 ,我国政府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 ,先后加入了有关禁毒的国际公约 ,完善了国内的禁毒立法 ,加大了…  相似文献   

11.
导言 吸毒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吸毒引发犯罪、艾滋病传播等问题尤为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公共卫生健康和社会治安的严重社会问题。全球现有各种毒品吸食者约1.8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1%。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从1990年的7万人增至2002年的100万人,11年中增加了近13倍。吸毒问题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吸毒人员中80%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据估算,2003年底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约84万,在确认的4万多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63.7%因静脉注射吸毒而感染。  相似文献   

12.
一种被称为“白色瘟疫”的东西,正在全世界蔓延。它象征着灾难、死亡和毁灭……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吸毒人数已超过5000万,我国也已达近百万。因吸毒而死亡的,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万余人……”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绝非危言耸听。自80年代末起,我国投...  相似文献   

13.
自80年代中期国际贩毒分子开辟贩毒“中国通道”以来,广东省不可避免地成为这条通道的出境段,毒品犯罪问题就一直成为广东省社会治安重点问题之一,困忧着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各级公安机关。1996年,全省缴获的海洛因约占全国的1/4,全省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约10万人(约占全国1/5)。目前,广东省作为毒品“出口地”的地位已确定,且居全国毒品问题严重省市的第二位,仅次于云南省。  相似文献   

14.
进入八十年代后,国际贩毒集团利用我国对外开放和边境漫长没有天然屏障的地理条件,将我国作为转运毒品的通道,大宗贩毒不断派生出小包零售,有些城市逐步形成地下批发零售毒品的供销网络,使这一沉积多年的贩毒、吸毒、种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又死灰复燃,并在少数局部地区泛滥成灾。一些吸毒分子为维持吸毒搞钱,什么坏事都干,坑蒙拐骗、抢劫偷盗、卖淫堕落,成了犯罪的“后备军”。出现了五十年代禁毒运动之后从未有过的严峻形势。因此,认真分析毒品犯罪的新情况,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丘志馨 《政法学刊》2005,22(3):75-77
由于国际毒潮的渗透、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严重地区的辐射、互动和省内毒品消费市场的形成、拉动,目前广东是“金三角”海洛因向国内分销的中转集散地,是国内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制造、贩卖、销售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全面扩散、多元发展态势,制贩毒品犯罪趋于集团化、武装化,藏毒手法和运毒方式日益智能化。对此,应从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拓展禁毒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夯实禁毒工作基础,完善长效缉毒机制;严格落实吸毒人员全员收戒的措施等方面全力遏制毒品来源和吸毒人员的滋生,为构建和谐广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一贯坚持坚决的禁毒政策,在贯彻禁种、禁贩、禁吸“三禁”并举的方针时,特别强调要抓好堵源截流的工作。笔者认为,堵源截流有二层含义:一是堵住毒品生产、运输、销售之源,二是堵住吸毒人口增加之源。冷静地总结我国禁毒工作的实践,似乎可以发现,我们在堵住毒品制贩之源方面成绩斐然,但在堵住吸毒人口增加之源方面行动相对乏力,对毒品消费市场的扩大缺乏坚决而又严密的对策。本文仅对后一问题略陈浅见,并提出立法建议。一、毒品犯罪与毒品消费市场的关系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十九个“国际禁毒日”。联合国的年度报告显示,全球有2亿多人深陷“白色魔爪”不能自拔。在我国,截至2005年底,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经超过116万,其中青少年占总数的83.6%。冰毒、摇头丸等新生毒品的吸食人群年龄主要在15-19岁之间。毒祸威胁全球。本期杂志结合最新的国内外禁毒案例,邀请禁毒研究各路专家,从国际禁毒合作、吸毒低龄化、打击毒品犯罪等等各个层面全景展示国内外禁毒成果,揭开禁毒战争的层层内幕,凸现黑白较量中的温情真爱,把脉禁毒工作中的成败得失,为人类远离毒祸建言,为生命重夺尊严呐喊。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吸毒的人数已超过5000万,我国也已达近百万人。因吸毒而死亡的,世界上每年有10万人之多;吸毒还是导致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的艾滋病感染者中,65%以上是因吸食和注射毒品而致;吸毒还导致犯罪,丧失人性……一句话,吸毒既有肉体的死亡,更多的是灵魂的死亡。 吸毒这一在我国早已绝迹的丑恶现象死灰复燃,并且如瘟疫般在不同群体迅速蔓延,其中女性吸毒人数的日益增多已成为当前吸毒问题的新趋势。据对北京市某看守所羁押的吸毒女性进行的调查,结果触目惊心。女性年龄都处于20-30岁之间,她们风华正茂本应拥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个个形色枯槁,哈欠连连,表情僵滞的“瘾君子”。是什么把她们引向深渊?  相似文献   

19.
广东精神类毒品犯罪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毒品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制贩“冰”毒和非法买卖、走私易制毒化学品等新型毒品犯罪迅速发展蔓延。特别是受港澳台境外黑社会毒品犯罪方式的影响与渗透, 在广东、福建等地,毒品犯罪分子不仅制贩海洛因、可卡因等常规毒品,而且开始制造、贩卖“冰”毒。以广东省为例, 从1991年至2004年4月,广东省公安机关共侦破各类制贩精神类毒品案件218宗(其中制贩“冰”毒案件94宗、制贩“摇头丸”案件124宗),共缴获“冰”毒约47吨、“摇头丸”388余万粒、氯胺酮1605千克、安眠酮近3300千克(氯胺酮和安眠酮截止2003年6月),摧毁制毒工厂、窝点89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毒品在我国许多地方死灰复燃,吸毒人数越来越多,大有泛滥成灾之势。 一,当前广东省吸食、注射毒品的严峻现实 广东毗邻港澳,濒临南海,遭受毒害首当其冲。八十年代初,广东省查获的吸毒人员很少,绝大多数来自港澳地区。近年来,随着贩毒活动的猖撅,广东省吸毒人数急剧增多,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1990年全省查获吸毒人员1194人,1991年查获5196人,比上年升3.3倍,1992年查获8154人,比上年升57%,1993年查获15559人,比上年升91%,1994年查获27325人,比上年升75%,今年4月下旬至5月底,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查获吸毒人员6万多人。上述数字,还只是公安机关掌握的,实际吸毒人数远远超过这些数字。全省范围内吸毒蔓延之快,来势之猛,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