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克隆和研究旋毛虫新生幼虫功能性抗原基因,采用酸性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提取新生幼虫总RNA,Oligo(dT)纤维素柱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及第二链cDNA,用CHROMA SPIN-400柱离心层析纯化后,与载体λZAP Express连接.体外包装后得到中国猪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分离株新生幼虫cDNA文库.文库容量为2.0×106,重组率为98.6%,插入片段长度在0.4×103-2.0×103bp.  相似文献   

2.
对小鼠尾静脉注射肾上腺素以造成实验性心源性肺水肿动物模型,观察川芎、丹参及其合剂对肺水肿的防治作用.结果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川芎、丹参及其合剂3个预防组小鼠24 h存活率极显著提高(P<0.01),存活时间极显著延长(P<0.01),肺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也明显轻微,而川芎、丹参及其合剂的治疗作用则比较弱.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跌打损伤颗粒中人参皂甙Rg1含量的方法 ,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条件 :色谱柱为Ultrasphere ODSC18柱 (4.6mm× 2 5 0mm ,5 μm ) ;流动相为V(乙腈 )∶V(水 ) =3∶7;检测波长 2 10nm ;流速 1mL/min ;柱温为室温。测定结果显示 ,人参皂甙Rg1的含量平均为 0 .5 67% ,平均回收率为 99.11% ,RSD为 0 .92 3%。表明该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快速、重现性好 ,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 ,发现比格犬肾上腺髓质中含有 3种嗜铬细胞 ,即肾上腺素细胞、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和小颗粒嗜铬细胞。它们均含较丰富的细胞器和大量的分泌颗粒 ,颗粒表面有膜包裹 ,内含核芯。其主要区别 :肾上腺素细胞呈多边形或圆形 ,去甲肾上腺素细胞为多边形或柱状 ,小颗粒嗜铬细胞为细长锥状 ;肾上腺素细胞的分泌颗粒 ,其核芯多位于中央 ,核芯与界膜之间有一狭窄的空晕 ;去甲肾上腺素细胞的分泌颗粒 ,其核芯偏于颗粒一侧并贴于界膜上 ,而使颗粒的另一侧留下一个较大的腔隙 ;小颗粒嗜铬细胞的分泌颗粒较小 ,内部结构与肾上腺素细胞的相似。  相似文献   

5.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是儿茶酚胺化合物。多巴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递质,又是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前体物质。在脑内有多巴胺能神经元,能合成和释放多巴胺,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末梢释放的多巴胺,进入门脉血管,随血流到达垂体前叶,抑制促乳素的分泌;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存在的多巴胺,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脑中多巴胺含量过多,作用于受体,可能引起人的精神分裂症。对多巴胺受体有阻断作用的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药物,均能治疗精神病。  相似文献   

6.
利用PCR扩增出中国昆明鼠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 ,将其与 pUCm T载体在体外连接 ,转化E .coliDH5α宿主菌 ,利用α 互补筛选出白斑后 ,经PCR鉴定、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后 ,进一步将克隆的基因在NCBI核酸数据库中进行序列比较 ,确定鼠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已被克隆  相似文献   

7.
兽药黄连解毒散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HPLC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clipse XDB-C18键合硅胶柱(4.6 mm×150mm,5μm)为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2mL/L磷酸水溶液(25∶7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黄芩苷278 nm,盐酸小檗碱347 nm;进样量10μL。结果,黄芩苷、小檗碱的进样量分别在0.464~1.16μg(r=0.999 8,n=7)、0.194 4~0.486μg(r=0.9999,n=7)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1%和98.69%,RSD分别为1.42%(n=9)和0.85%(n=9)。结果表明,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和精密度均良好,可为兽药黄连解毒散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采用Inertsil C8-3(5μm,250 mm×4.0 mm i.d.)反相色谱柱,以pH 4.0的EDTA-McIlvaine缓冲溶液为提取溶液,以HLB固相萃取柱为净化柱,以甲醇 乙腈 0.01 mol/L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进样量100μL,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产品中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去甲基金霉素、甲烯土霉素和二甲胺四环素等7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5~5.0μg/kg,测定低限为50μg/kg,线性范围为50~1 000μg/kg,加标回收率为75.2%~100.6%,相对标准偏差为2.19%~10.56%。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等优点,适用于水产品中上述7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白鸡屎藤挥发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药物残留检测方法,采用化学试剂法对白鸡屎藤挥发油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通过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白鸡屎藤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定量检测。化学试剂定性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白鸡屎藤挥发油含有酸类、酚类、醛或酮类、醇类、酯或内酯类(包括△α,β-γ内酯环)以及被还原性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结果表明,白鸡屎藤挥发油含有丁香酚、异丁香酚、左旋α-松油醇、右旋α-松油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樟脑、龙脑等药理活性成分,以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龙脑的含量最高,丁香酚、异丁香酚、左旋α-松油醇、右旋α-松油醇、樟脑的含量相对较高。通过白鸡屎藤挥发油柱前衍生化处理,建立的白鸡屎藤挥发油主要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在30min内可完成对白鸡屎藤挥发油主要活性物的分析,适用于白鸡屎藤挥发油的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药物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制备四黄止痢复方中药并建立其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浸渍时间、料液比[质量(g)体积(mL)比]、甲醇体积分数为自变量,黄芩苷、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及干膏率综合评分为因变量,采用HPLC法测定其质量浓度,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四黄止痢复方中药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渍时间146 min、料液比1︰333、甲醇体积分数80%。建立的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 nm,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10 L,柱温25℃。结果表明,用响应面法优化的四黄止痢复方中药提取工艺,方法简单,精密度高;所建立的HPLC法可用于四黄止痢复方中药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