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院执行工作在经历了信息化改革后,已经开始向智慧执行迈进,这是时代的呼唤,是执行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建设智慧执行的过程中,杭州互联网法院将“5G+区块链”应用到执行指挥、财产处置等执行工作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探索智慧执行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由于前沿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等原因,“5G+区块链”的执行探索也存在一定问题。但从长远来看,“5G+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必将在建设智慧执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时代,共享型经济电子商务新模式的蓬勃发展以及农村和跨境电商新政策的大力实施,必将在新的行业、新的地区带来大量的电商版权纠纷;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必然增加盗版的机会.面对这些挑战,我国应该加快探索ODR机制,多元化解决电商版权纠纷:加强“网上法庭”对电商版权侵权的“审查”责任;借鉴国外的“网上法院”经验,完善我国的电商网上法庭;采取“众包式ODR”,防止电商版权侵权活动的蔓延;建立涉外ODR机制,解决跨境电商版权纠纷.  相似文献   

3.
疫情当前,为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审判工作不停摆,各地法院的互联网庭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夜之间都成了‘互联网法院’”。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设经过多年的积累,因突如其来的疫情,生发出厚积薄发的活力。互联网庭审又被称为远程审判、网上审判、在线庭审等。早在2006年,部分地区法院就已经探索利用QQ聊天软件的视频聊天功能开启了远程审判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2012年5月3日,广西自治区法院系统举办的“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现场会在柳州市召开.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罗殿龙充分肯定了柳州市鱼峰区法院信息化管理的做法,对今后法院推广“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的工作做了部署,旨在提升司法能力水平,从而不断推动法院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庆 《中国审判》2014,(7):85-85
近日,周强院长在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中心组学习会议上提出,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努力建设公正、高效、廉洁、为民的现代化法院。一时间,“互联网思维”威为法院发展热门词汇。在笔者来看,“互联网思维”至少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王琦 《法学杂志》2016,(11):98-105
网上立案作为一个“互联网+司法”产品,具有促进法院及时高效行使立案权和保障当事人及时高效行使起诉权的双重价值.但实践表明,网上立案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不少法院推行的名为“网上立案”,其实大多是网上预约立案,没有获得当事人的积极响应.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事人对网上立案的认识存在偏差,网上立案软件系统未能满足现实需要,法院主导推进忽视了当事人的权利主体地位,网上立案未能体现其应有的诉讼效益.因此,应纠正对网上立案的认识偏差,着力建立统一完备的网上立案系统及其相关辅助系统,充分利用社会物质资源,整合人力资源网络,从而发挥网上立案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7.
<正>跻身于智慧停车场系统的领导品牌——厦门大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智慧停车系统研发生产十几年,在传统停车系统无法解决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停车需求下,"互联网+智慧停车"便应声而起,大手控制紧随时代潮流,以政府引导为前提,在"互联网+智慧停车"大主题中,成功研发V3信息化智慧停车收费管理系统,该系统成功引入智慧停车概念,以线上数据共享、智能识别和系统模块化为三大引爆点,引起众多企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任高潮 《中国审判》2012,(11):25-26
对法官而言,任何时候,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都是一项重要的实现司法公正应具备的能力。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初成,一方面为法官做好信息化时代的群众工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科技支撑和推进力量;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传播强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迫切地要求法官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功能特质,更新发挥网络效用的观念,转变司法  相似文献   

9.
5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法院系统"网上办案、网上办公"现场会在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罗殿龙、柳州市市委书记陈刚,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部门以上领导、全区其他各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及柳州市部分基层法院干警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现场学习了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进的信息化做法和经验.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罗殿龙总结了全区法院"网上办案、网上办公"工作,分析面临的新形势,对今后一个时期网上办案、网上办公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罗殿龙院长还强调,全区法院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打好这场信息时代的攻坚战,奋力开创全区法院信息化工作新局面,勇当全国法院系统信息化发展排头兵.  相似文献   

10.
郭刚  梁伟 《中国审判》2010,(2):42-43
冬日的济南,群泉妖娆,云雾润蒸,美轮美奂。在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法院,坚持不懈的信息化建设,也正催生着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所有的审委会会议,都在网上开;所有的判决书,都在网上“晒”;所有的审判环节,都通过网络进行监控;所有的评优评先名额,都根据网络自动生成的数据确定;当事人仅凭一个密码,就能跟踪案件审理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审判》2014,(9):F0004-F0004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第二次全国法院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对推进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司法公开公正,努力实现审判体系、审判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推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前人民法院一硕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当下信息化蓬勃发展的时代,人民法院应当通过更新理念、加大投入、加强培训来迎接挑战,努力跟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2.
刘春 《中国司法》2000,(6):29-30
1999年10目,我作为原告方律师,代理全国首例网上拍卖纠纷。法院立案前,在写诉状案由一项时,我思忖再三,决定用“网上拍卖纠纷”做案由。没想到,日后法院立案和判决时,都沿用这一案由。就这样,“网上拍卖”因其特殊的拍卖形式而成为一个新的法律名词。全国首例网上拍卖案件的审理,引起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法制化的充分重视,也引起人们对网上拍卖的重视。我想,会有法学专家对“网上拍卖”下一个严格的定义。我粗浅地认为,所谓“网上拍卖”就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拍卖。它与传统的现场拍卖最大的不同就是参与拍卖的当事人对互联…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托信息化科技手段,实现审判执行信息化管理,全面推进"阳光司法"。2012年全区法院"网上办案、网上办公"现场会在柳州中院召开,柳州中院信息化建设先进经验向全区推广他们的做法是:一是实行网上办案、网上办公。建立全市法院数字信息控制中心,实现两级法院联网,实行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和庭审笔录同步展示;设立网络信息公开办公室。二是实行执行指挥信息化。建立执行指  相似文献   

14.
旨在全面提升全社会创新力和生产力的“互联网+”国家战略,正在中国如火如荼,并推进到中国司法领域. 11月24日,浙江省高院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助阿里互联网平台的云计算能力和用户数据,建立“审务云”平台,力求实现当事人协查信息共享、文书送达、电子商务纠纷网上化解、金融犯罪预测预防等“互联网+”功能.  相似文献   

15.
8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在甘肃兰州召开全国法院第二次信息化工作会议,周强院长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面对网路时代信息化的大潮,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该如何推进、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等,此次会议都有充分的讨论。为此,本刊特刊发此次会议的基本精神,对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并编发了在此次会议上作经验交流的北京、甘肃等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体会,以期为各地法院信息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层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科技发展必然趋势。将信息化建设引入基层法院工作,使之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既是法院工作的要求,也是加强法院物质装备建设、业务建设的需要,是科技兴院的必由之路。在维护国家司法统一的需要在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应当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将信息技术与法院工作紧密结合,把现代化的技术运用到法院工作的各个环节,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改进法院的工作方式,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法院的审判质效与司法能力,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7.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以科技手段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把智慧法院建设作为全面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新引擎,依托大数据和现代人工智能,建立起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仝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新模式,有力促进了全市两级法院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日前,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李永秋对笔者如是说。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化的依赖越来越高、受益也日益明显。随着电子商务、电子贸易和电子政府等新型应用系统的建立,“网上证”、“网上银行”已走进千家万户。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丰富和活跃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推进了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法院的设置和管理呈现出专门化趋势,从传统的“团块分布”到新型的“遍地开花”。完善审判监督语境下的我国专门法院(庭),既包括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金融法院,也包括互联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破产法庭等,以确保法律监督不留死角。当下我国对于专门法院(庭)检察监督存在后续乏力情况的同时,日益呈现无序化、脱耦化、空心化等现象。依托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未来可逐步健全对专门法院(庭)法律监督的机构设置;在明确案件管辖的基础上进一步畅通工作机制;持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顺应信息化、智能化潮流,科技强检智慧赋能,进一步提升检察监督能级。  相似文献   

20.
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我国智慧法院建设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智慧成果,但在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逻辑方面与既有实践成果之间尚未实现科学衔接,智慧法院建设还存在着实践应用不充分、系统融贯性不畅和在线诉讼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法院建设中实践运用的基本方案是,在"人工智能+司法"的格局之下,借助数字孪生、拓展现实、隐私计算、情感计算等新兴人工智能技术拓展智慧法院建设的实践运用;在运用前景上,以人工智能技术系统指导智慧法院4.0建设,特别是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智慧法院在线诉讼规则,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制度的协同融合推动智慧法院内涵发展,以此推动司法理论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诉讼需求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通用技术与专有开发深度融合,为智能时代中国智慧法院建设提供技术机理和法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