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宁 《党政论坛》2010,(2):44-45
大约很少会有人,在漫长的一生中,不曾历经过嘲讽和挖苦。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喜欢你,或者嫉妒你,再或天性自私,心胸褊狭,为人尖刻,所以假若你做错了什么,成就了什么,或者生出一些在外人看来遥不可及的梦想.他们刻薄的言语,便会像一盆脏水一样.朝你无情地扣下来。  相似文献   

2.
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及其培养秦大铧作为现代领导者,要有效地发挥其领导功能,关键在于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取决于职位因素,是指个人在组织中担负一定的职务,同时具有与职务相应的法定职权而产生的一种支配力量,...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出色地完成领导任务、发挥领导功能,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领导者素质。领导者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身体状况等。在这其中,心理素质和其它素质相比,属于基础素质,它经常地、间接地发挥作用,因而往往不如其它条件容易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和偏见。从心理学上来讲,人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人类潜能”的发挥。比如自信这种心理品质是每一个成就卓越的人必不可少的。一个领导者如果过于自卑,总是对自己的能力、威信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不会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所以,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尤其是能力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古今中外,杰出的领导者无不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在我国杰出的领导人当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性格各异,但都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与此相反,历史上尽管才华横溢,博学多识,但由于心理素质方面存有严重缺陷而身败名裂者,也不乏其人。心理素质较差,存有心理缺陷,往往成为许多领导者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领导者与下属的协调: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崔兆全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下属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关系到领导者的设想和决策能否实现的问题。好的领导者,尤如乐队指挥一样,既要发挥好每个队员的作用,又要...  相似文献   

5.
俞富 《党政论坛》2008,(16):33-33
知人的目的在于用人,人才的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用人的思维观念。用人是门艺术,要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领导者必须有胆有识,善于使用下列四种人才。  相似文献   

6.
论领导者创造性思维的原则与方法孙清梅,王科欣领导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发挥领导者智能优势,开发领导者脑力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作为领导者掌握这一思维的原则和方法,对于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开创领导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领导者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杨大明 《学理论》2012,(32):14-15
领导者核心能力是领导者本身所特有的,区别于他人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独特气质的一种领导才能。与其他一般领导能力相比,领导者核心能力处在根本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位置。积极探索领导者核心能力建设的内在规律,不断提升各级领导者核心能力,对于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栓保 《学理论》2009,(28):99-100
领导者不仅是各行各业的导航员,更是现代化建设的领军人物。领导者素质的高低、能力大小直接影响我们日常工作的效率,从长远看还会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领导艺术具有积极的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9.
领导者影响力,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通过影响、改变被领导者心理来影响其行为的一种能力。在现在和未来的领导活动中,由于社会文化的繁荣、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领导者的影响力日益重要。影响力的强度和存在空间的大小,已成为区分领导者优秀与否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10.
领导者权威效应,是指领导者的权威在领导活动中产生的作用和引发的客观效果。领导权威效应既有大小量的差别,又有正负质的不同。主要受如下因素的制约: 一、受权威构成要素的制约 领导权威是权力与威信的有机结合。权力是领导者驾驭、支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特殊能力与力量,是人民依法授予与领导职位相当的职权,是构成权威的前提,是领导者尽职尽责的手段。有了权力,领导者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才干,使威信有用武之地。职位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4)
领导者决策心理是使得领导者做出最终决定的过程中必须分析的一项动态性研究。决策的核心问题便是要对事情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做出一个确定性的论断。而决策心理本身也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这对领导者的决策判断产生了许多影响。领导者的首要职责便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正确的决定。因此,并对领导者的决策心理与影响因素做出主要分析。领导者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继而才能够发挥出良好的心理素养。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塑造自己的人格,在人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内在的人格力量始终是推动他遵循一定的价值目标前进的内驱力。对此,领导者也毫无例外。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思想,人格是由生理遗传与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个体本质较为稳定的存在状态。也就是说,作为个体的人以其先天遗传的身体素质和神经反应类型同他际遇的复杂而多变的社会关系构成矛盾的统一,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从人格的定义看,人格包括人的生理特点及心理、文化、社会、道德品质和审美等多方面的内容,一个人的这些内容较为稳定的本质的统一就是人格。其中人格的生理特征主要来自先天的遗传,而心理、文化社会、道德品格和审美等方面的内容,则是来自于后天的社会生活和学习与实践。人格具有统一性、稳定性、可变性和阶级性等方面酌特征。通过以上对人格的一般了解,再回头看看“领导者的人格力量”究竟是什么?所谓领导者的人格力量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以自己健康高尚的人格来形成对下属心理上一种无可抗拒的正义道德的影响力、感召力和统御力,是一种精神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汪晓丽 《党政论坛》2011,(19):58-59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具备的条件很多,魅力肯定是一条。所谓魅力,词典解释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有吸引力,到哪都是焦点。这是为何?简单地说,这些人“CQ”高。“CQ”就是魂击力商数(Charisma.Quotient),也可叫魅力的智商。在领导工作领域中,魅力就是领导者通过能力、品格、情感等,对下属和群众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影响与改变他们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14.
要善于协调     
协调是一种重要的管理职能,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备素质。对一名领导者而言,协调能力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是威信。威信高低直接关系到领导者的协调能力。威信高,感召力就强,矛盾各方就会对领导者的协调有一个正确态度,积极配合,以求得问题尽快解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08,(10):35-35
这里的“短”,主要是指领导者能力、素质上相对的弱项和缺陷。领导者能否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科学理短,对自身形象的树立、素质的提高、作用的发挥影响很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知人的目的在于用人,人才的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用人的思维观念。用人是门艺术,要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领导者必须有胆有识,善于使用下列四种人才。  相似文献   

17.
领导者政治心理对领导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领导活动的发展方向;影响着执政党的地位;影响着领导活动的绩效。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从政治人格、政治意志、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去培育领导者的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稍一疏忽,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现代企业领导者,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自身需要具备政治敏锐感和较强的领导能力外,还必须树立情报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的捕捉、分析、运用能力,以保证决策的正确。一、现代企业领导者的情报信息意...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9)
公民意识和网络社会的结合,使"罗宾汉情结"成为中国网民的主要心理意识倾向之一。作为一种网络群体的心理反应,其根源于社会现实,反过来又直接影响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针对罗宾汉情结存在的原因,社会管理者应辩证对待这一网络心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引导其发挥正面作用,同时防范和减少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领导形象作为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权威的真正内核。它是领导者的思想品格、知识水平、仪表风度、能力作风、心理气质等多方面的内在素质和行为约束力的外在表现。领导者要取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需要运用手中的权力,但同时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其自身具备的良好形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