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刑规范化问题研究——以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刑规范化改革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司法改革项目,也是人民法院"三五改革纲要"的重要内容。量刑规范化问题的研究,对于规范司法行为,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法院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都具有重大意义。量刑规范化就是要进一步规范法官审理刑事案件的刑罚裁量权,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增强量刑的公开性与透明度,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更好地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量刑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是否公开、公平、公正行使刑事量刑权进行审查和监督,以保证犯罪分子所获刑罚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以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准确运用,以促进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活动合法进行的监督活动。规范量刑活动、改革量刑体制已成为当前刑事活动的发展方向,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主体,建立完善的量刑监督制度是现今大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将为规范量刑起到巨大的实质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积极稳妥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范量刑活动,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是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的重要内容。颁布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正是最高院落实这一改革的重大举措。其对于改变现行刑罚制度的粗放,提升法官量刑的科学和精细及确保量刑的公平公正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部署,从2009年6月1日起,以这两个规范性文件为样本在全国法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本期特别策划,编辑部特别邀请了最高法院的相关起草人对这两个文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解读,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定罪和量刑是人民法院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两大基本任务。量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评价和选择过程,量刑的目标是实现公正和平衡,而量刑机制则是实现量刑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和逐步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或权利意识有了较大提高,对司法公正中的量刑公正问题也越来越关注。人们在追求量刑公正时,不仅要求量刑结果公正,而且要求量刑活动本身是公开、公正的。基于此,继人民法院“二五改革纲要”中提出要制订“犯罪的指导意见,健全和完善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之后,人民法院“三五改革纲要”中更进一步提出要“规范自由裁量权,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研究制定《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量刑规范化是人民法院"三五改革纲要"确定的重要司法改革项目。为了能高效、高质地推动量刑规范化工作的进展,北仑法院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就如何在我国现有的司法体制和诉讼机制框架内进一步推动量刑活动规范化的试点工作进行了关注与跟踪,在充分积累经验及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7.
量刑规范化改革是近几年来刑事审判工作的重点。我国刑法理论界对量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审判实践中进行了较为有益的改革和探索。目前已在全国法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支撑此项改革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两个文件。律师作为刑事案件不可缺少的角色,要积极应对改革的新挑战,要全面领会最高法院两个试行文件精神和内容,总结整理刑法中涉及量刑情节的主要内容,细化所办案件的量刑内容,在量刑辩护过程中要针对量刑情节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出具量刑建议书,积极参加听证程序、诉辩协商程序,履行释法责任,为量刑实体规范和量刑程序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量刑规范化改革是新中国刑事法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从今年6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下发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量刑指导意见》)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开始了对中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规范量刑活动,实现量刑公开与公正,继《人民法院"二五"改革纲要》中提出"健全和完善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之后,《人民法院"三五"改  相似文献   

10.
《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和《量刑程序意见》于2010年10月1日起在全国法院试行。在量刑规范化改革全面试行之际,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开始。为使此后的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效推进,有必要对可能影响改革进程的几个误区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1.
量刑规范化改革是重要的司法改革项目,是刑事审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从2009年6月1日起,在全国法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对《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量刑指导意见》)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两个文件进行试点。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量刑指导意见》有关内容,本文结合在起草《量刑指导意见》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读者一起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量刑公正是刑事司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掀起了量刑改革运动,1987年联邦量刑指南的施行是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推行的量刑规范化改革从中国实际出发,也借鉴了外国的先进经验,对于解决长久以来存在的量刑不公问题具有深远意义。不过,这项改革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尚属新事物,需进一步总结经验再加以完善,美国量刑指南20多年来的实施状况将为此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3.
刑罚的裁量 ,在中国是指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法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人裁量 ,适用刑罚的一种司法活动。定罪与量刑可以说是人民法院整个刑事审判工作的两大基础内容。实现定罪的准确性和量刑的合理性 ,是现代法制社会对整个刑事审判工作的两项基本要求。量刑公正的诉讼保障机制殊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量刑规范化改革工作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关于量刑规范化改革在理论界与实务界都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索。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2010年10月1日开始在全国试行量刑规范化改革,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试对该项制度的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并探寻该项制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损伤程度鉴定与伤害案件量刑建议的对照提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刑建议是指人民检察院对提起公诉的被告人依法就其适用的刑罚种类、幅度及执行方式等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建议。检察机关推行量刑建议制度,是贯彻落实中央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工作部署,结合检察机关工作性质、特点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它对于保障司法公正,制约  相似文献   

16.
论量刑建议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龙 《中国检察官》2006,(12):36-38
量刑建议是人民检察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在提起公诉时按照被告人所犯罪名,危险社会程度、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的量刑意见。量刑建议制度应从依据的明确、制度的规范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武晶 《法制与社会》2010,(12):155-155
量刑规范化改革是重要的司法改革项目,对刑事审判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量刑规范化并不等价于量刑数字化,应该注重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协调,并理解“同案同判”的本质,同时加强量刑程序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周丽 《法制与社会》2012,(32):289-290
2010年10月1日,《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两高三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正式实施,从实体法上对审判机关适用实体法进行指导,实现量刑规范的实体正义。2012年3月修改的新刑诉法把量刑控辩程序纳入审判程序,明确规定了"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辩论",使量刑规范实现了实体与程序的双重正义。量刑证据与定罪证据同样要求经过法庭调查和辩论才可使用的规定,从立法层面上对公诉量刑建议工作提出了要求,强调了公诉工作定罪与量刑方面的双重职责,这就要求公诉机关审查办理案件过程中摒弃以往工作中重定罪轻量刑的观念,既要重视定罪证据,又要重视量刑证据;同时也强调了辩护方对量刑证据的调取、答辩职责。显然,充分有效的量刑证据支持对开展量刑控辩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在量刑控辩程序的立法意义之下,指出在目前的控辩程序环节中,控辩双方在收集、运用量刑证据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策,以期对量刑证据工作改革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量刑建议是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量刑建议应该以确定性为常态。无论 是从量刑建议制度的功能定位,还是各方诉讼主体的心理预期考量,确定性量刑建议都要占 优。确定性量刑建议可以防止量刑建议流于形式,不仅无损于司法权威,而且有助于确立司 法权威和彰显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一般由定罪阶段与量刑阶段构成。这两个阶段的关系是:定罪阶段是量刑阶段的前提与基础,量刑阶段是定罪阶段的必然结果与归宿。从司法的角度看,定罪不准,量刑定错,但定罪准确,量刑也不必然正确。由于量刑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活动的一个独立阶段,因此,其存在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诉讼法学界关于是否在庭审中增设独立的量刑程序争论颇大,各地司法实践也各有不同模式的试点。该问题的提出肇始于检察机关最初探索的量刑建议制度,后又根据中央司法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量刑也被要求纳入庭审程序。所以,对此问题研究不仅具有理论研究价值,而且也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