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意识来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形成依赖于社会化,而且社会化贯穿于法律意识形成的每一过程,通过社会学习形成法律认知,通过社会角色引导法律情感和法律评价,通过社会文化增强法律意志,逐步培养法律信仰。法律意识的提高必将在法治的建立与完善、良好法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必不可少、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总体精神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是中国自进入文明时代开始的法律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综合体。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大致上由传统法的观点。法律意识、法律规范、法律实践、法律物质实施、立法、司法技术与艺术构成,其中法的观念与法律意识是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法律规范与实践是最主要的文化载体。我们要探讨传统法律文化的总体精神,必然要以法律规范和法律实践为媒介,深入探究其内在蕴含着的法的观念与法律意识。一、国家本位主义,阻却了社会主体对法的精神的认识。国家专制的“依治”与国家大义的“德治”在这一点上殊途同归。国家本位主义,产生于“…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强调与重视法治社会之建设,但其仍处于制度积累与转轨时期,同时其法治文化基础极度薄弱,表现之一即法律意识的匮乏。法律意识的型塑面临传统法律文化观念、思想、教育等因素的障碍。为此,通过道德意识重塑、市民社会生成、法治教育革新、法律继受融合等方式,进行法律意识改进与塑造,从而真正形成以人为目的之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4.
论学生社会角色法律意识的培养刘持训李培真学生社会角色法律意识,就是指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学生社会角色法律意识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内容是一致的。它体现着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关于法...  相似文献   

5.
公民法律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务件。公民法律意识为加强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提供良好的社会思想基础。本文通过论述法律意识的概念、公民法律意识的作用以及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说明公民法律意识时依法治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法律意识作为法律现实的民族精神文化,既真实的反映法制现代化状况,又必然反作用于社会法律实践,从而表现并引领着法制现代化建设。本文在论证法律意识在法制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了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社会经济生活的日渐丰富和复杂,这种不平衡甚至有加剧的趋势。与此同时,人们的法律意识却在不断增强,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公众法感情是指以理性的法律意识和本国传统道德文化为基础、以实现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为目的指向的情感诉求。它属于理性的法律意识,要求刑事司法应当首先尊重和遵循法律逻辑;它也是一种道德文化诉求,其作用机制根植于传统道德文化之中,刑事司法要注重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吸收。公众法感情与民意之间在主体范围、理性的内涵、利益性质等方面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9.
林海峰 《法制与社会》2011,(21):232-233
儒家理想人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儒家理想人格“尚中贵和”,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内心等方面的文化育人内容。对儒家理想人格的育人文化资源进行批判继承,积极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批判意识和竞争意识,对完善儒家理想人格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梅 《法制与社会》2011,(29):230-231
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社会是大势所趋,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社会的脊梁,必须具备过硬的法律素质,但目前的大学生是法治常识较为缺乏、法律观念淡薄、法律信仰尚未确立等。因此,本文在深八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干部的法律意识建设包括四个方面:确立干部法律意识的善法、恶法的价值标准;认同干部法律意识中的法律至上地位;树立干部法律意识中的法的统治;建立干部法律意识的权利文化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农民的法律意识在法制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仍然相对淡薄,现实中的法律尚未内化为其自觉的法律意识,尚不能发挥出法律意识应有的作用。现代法治要求农民法律意识由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变。本文引用两个乡土社会的社会文本,分别从司法制度与行政制度的角度加以分析,力求引出一条转换农民法律意识的制度进路,为农民法律意识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古代鬼神信仰与法律意识皆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 虽然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但并不能得出“中国古代民众法律意识鬼神化”这一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鬼神信仰的特点 (局限) 与政治运行方面的特色结合在一起, 使得法律运作始终朝着伦理化、理性化和理想化的方向发展, 作为这种趋势的结果, 是古代民众法律意识的道德化, 而非神秘主义的鬼神化  相似文献   

14.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法律意识是一个“处于自身相互关系之中以及与环境相互关系中的要素的集合”——即法律意识的系统。简言之,法律意识系统即指由一系列不同层面的法律意识作为要素构成的、其间交互作用的并同其存在的外部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集合。因此,影响法律意识总体水平的有两个因素:其一,法律意识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和制约;其二,法律意识系统的环境对法律意识系统的作用和制约。关于法律意识本体的研究,学术界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而对于法律意识系统存在环境的认识却尚显不足。为了寻求法律意识系统的发展规律和提高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系统总体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对法律意识系统的环境及其种类、特征、作用等作些探讨。一、法律意识系统的环境的概念环境(Environment)一般指某事物 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它包括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该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各种因素。法律意识系统的环境,是指在法律意识系统的边界处与法律意识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并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因素的总和;它基本上包括了自然因素,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以及其它人为因素等。它对法律意识系统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影响着法律意识系统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在法治建设中面临法律文化冲突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性法律文化和制度性法律文化的二元分化。在法治建设下对法律文化进行构建必须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强化法律文化的内化作用,同时加强制度化建设和观念性建设,构建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6.
藏族谚语是藏族民间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体现藏族人民悠久文化和璀璨文明的一面镜子.本文通过对藏族谚语当中法律谚语部分的提炼和其文化内涵的探讨来试论藏族社会中的法律意识和人民对法律文化的解读情况继而论述了藏族法律谚语在现实社会纠纷调解中的几点价值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农民法律意识的内部架构是,法律意识淡漠与对传统伦理和乡土规范的青睐相伴。其成因是:简单经济关系使其亲近法律缺少利益的驱动;农村家庭的生产职能滋养了具有生产组织文化特点的儒家伦理;人治传统下法律的作用使其缺少对法律的利益感受。觉醒农民法律意识有益于:构建市场经济运动之基础和市民社会之人格——心理基础;塑造崇尚权利的现代法治和民主政治运行之逻辑习惯。  相似文献   

18.
杜红梅 《法制与社会》2011,(35):240-241
高职生是现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生法律意识之培养是当代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核心内蓉。高职生法律意识之培养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法律技术的教习。高职学校展开这种教习实践活动之必要性在于,就宏观层面而言,高职生法律意识的提高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基本要求,就微观层面而言、高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亦为健全高职生个人人格、保证高职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为有效推进高职生法律意识培养,高职学校应当灵活采用课堂教学方法和社会实践化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钱鑫 《法制与社会》2010,(9):237-237,246
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律意识已逐渐成为一个常用词汇,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往中。基层官兵的法律意识培育直接关系到我军法制化进程的发展,关系到法律战“软力量”的实现。本文从四个方面,即培育基层官兵良好的法律意识,是把依法治军方略落实到部队末端的重要体现;是打赢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法律战的需要:是维护部队稳定,有效开展部队预防犯罪工作的重要保障,对基层官兵法律意识的培育进行了阐述,力图让读者对培育基层官兵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进一步地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深厚,对后世各方面影响深远,尤其是对现代法律意识的影响十分巨大。但是,这其中传统法律文化中很大部分对现代法律意识从"法律至上"理念到公民权利意识方面都是消极影响,是造成现代法律意识缺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