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 近见到两条新闻,一条是“领 导干部不下基层就上报纸”。 说某市把干部下基层作为转变作风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每个书记、县长每月下基层多少天,都要在本市的报纸上公布;下得多的就是“作风扎实”,下得少的就是“作风漂浮”。另一条是“一看到车子开进厂门就紧张”。说目前一些企业非常害怕领导下基层,有一家食品公司,半天就来了三投省市的“下基层”者。结果本公司的工作计划被打乱,6个领导全得出面接待。所以这家公司的一位经理说:“我们最苦恼的就是接待各级政府官员,一看到车子进门就紧张!” 一个想下基层,一个怕下基层…  相似文献   

2.
陈勇(重庆市江北区大庆村测井公司):中央政治局带头抓好作风建设,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勤下基层,多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是各级管理者对机关部门常提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下基层莫“客随主便”。下基层“客随主便”,其危害不可谓不大。  相似文献   

3.
陈思炳 《党政论坛》2009,(19):53-54
最近,听到一位市委书记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说:“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既要能坐得住,学得进,善于思考;又要能下得去,走得勤,善于调研,这样才能干好工作,”我认为,这位市委书记的话道出了领导工作“坐”与“走”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蒋颖 《求知》2005,(3):24-25
对于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一个如何履行好执政使命的过程,又是一个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因此,应充分认识党的整体执政能力的提高与党员领导干部个人素质的内在联系,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把“为什么提高”和”怎样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我认为,要想让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提高不停留在理论层面,不陷入空洞说教,就必须以增强“五种能力”为主线,从克服“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人手,不断涵养“六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下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干部能“上”不能“下”,是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制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瓶颈”。干部“下”的问题,不是简单降职就能解决的,而现今的制度对待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往往只强调调整,不注重调下干部的下后安置和合理使用。实际上,调下干部情况有多种多样,有的是自身能力不适应问题,也有的是组织使用不当问题。要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关键是要找到“下”的出路,用其所长,使“下”的出路明朗…  相似文献   

6.
“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是组织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体察民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部门作风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下基层活动中,我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基层组织部长要始终坚持做到“四个注重”,才能确保下基层活动扎实推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雪中送炭”这则成语,是比喻在别人极端困难和危急时能给以帮助。笔者发现,每到岁末年初,各级机关便把给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作为眼前的大事去抓,纷纷为群众“雪中送炭”,确实为群众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一下:一年中有那么多天,为什么领导机关偏要选择在岁末年初之时,纷纷下基层送“炭”呢?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起点,也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开展执政活动的切入点和具体抓手。各级党员干部要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就必须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敢于直面问题、科学分析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建立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总体上讲,要从制度建设(体制和机制)和文化建设(思想观念)着手,具体地讲,要回答和解决“怎么退出”、“退出后怎么办”、“什么人退出”以及“退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荣庆印 《求知》2001,(5):17-18
江总书记代表中央提出“三讲”的要求以后,去年以来又在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以加强廉政建设、端正党风,使我们党很好地担负起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真正做到“三个代表”。但是“三讲”教育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而做到“三讲”则是个实践问题,我们教育的目的正是要党员干部“做到”。所以,我们现在提到“三讲”,它是一种要求、一种标准,而不是坐而论道。因此,我认为要真正做到“三讲”,一点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也离不开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两者相辅相成,存在于同一个统一体。把握这一辩证关系,是搞好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领导干部的活动空间急剧扩大,社会交往日渐频繁,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对领导干部的思想影响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领导干部在这个圈子里的言行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为人、思想品德和综合能力。因此.坚持考察领导干部“工作目”和“社交圈”相结合,有助于更深入、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一个干部的全面情况。 一、考察领导干部“社交圈”的主要内容 具体来讲,考察领导干部社交圈主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要看其社交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政治品质如何。有的领导干…  相似文献   

12.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对领导干部改造世界观提出了“三个正确对待”,即:正确对待自己和同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这是领导干部世界观改造要解决好的问题,也是世界观改造的现实途径。解决“三个正确对待”的问题,抓住了领导干部在...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下基层视察工作,要不要当场表态呢?我以为值得商磪。 领导干部下基层视察,许多情况下是被基层干部“牵着鼻子走”,看到的“盆景”,听到的是“喜报”,吹到的是“和风”,加上走马观花,短时间内难以洞察事情的本质和全貌。如果在不甚了了或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口无遮拦,随意表态,往往会给那些喜欢脸上贴金、摆功讨好,热衷于视领导评价为政绩的基层干部以可乘之机。同时,这也损害了上级组织包括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威信。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就党员和干部的人生观教育和做人问题曾多次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我们的干部党员,一定要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弄清楚”,“领导干部要堂堂正正做人”,“一定要解决好世界...  相似文献   

15.
作为县区委组织部长,处在组织工作的第一线,在下基层活动中,要切忌“三种现象”,处好“三种关系”,主动承担起组织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的桥梁责任,自觉履行好组工干部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纽带作用,确保下基层活动扎实推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远 《党政论坛》2003,(11):41-42
一、问题的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因此,回答为什么要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问题,不妨从“人”这个基点上进行分析。l、领导干部也是人。反过来说,领导干部不是神。既然是人,就具有人的一般特征。例如,他们都有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都有七情六  相似文献   

17.
袁浩 《党政论坛》2012,(11):63-63
李源潮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带头到群众中去,到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去.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不仅是一种善意提醒,更是一种殷切希望。为进一步推动干部下基层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实效,笔者走访了一些基层群众,了解到当前广大群众在这方面至少有“五盼”。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最讲究的是要有的放矢即针对性。倘若连群众“想什么、干什么、要什么”都不大清楚,而又在那里大讲加强和改进,不是天大的笑话么?  现实的问题是,这种“笑话”却经常顽强地表现出来。诸如,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并不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却兀自在那里空讲大道理,开展一些自以为是而又不着边际的活动,群众不买帐;又如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不了解群众的真实意愿和想法,只顾在那里强调干什么、不干什么,群众自然极为反感;还有负有服务职能部门的同志…  相似文献   

19.
“政绩”辨     
选拔干部注重政绩,本无可厚非。但在少数党员干部中却存在着动机不纯的问题。有的创“政绩”,不是为群众办实事,而是给上级领导看,捞取“升官发财”的资本。他们往往置前任领导确定的大政方针于不顾,扔下一批“半拉子”工程,标新立意另搞一批显示自己“能力”的、具有个人色彩的“新项目”;有的为了出“政绩”,不顾客观实际和群众意愿,做表面文章,搭花架子,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有的甚至搞虚假、浮夸,在数字上做手脚,往成绩里掺水份,把想法说成做法,把点上的经验演变成面上的“成绩”……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20.
河池地区公路局领导干部“双学”“三带头”河池地区公路局领导干部在“双学”活动中,坚持做到三个带头:一是带头上理论辅导课;二是带头到联系点指导工作;三是带头照镜子查样子,解决突出问题。(韦瑞国)河池地区公路局领导干部“双学”“三带头”@韦瑞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