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选择在那一刻回家。 我9岁以前是有父亲的,他似乎还很爱我。但是,他不爱母亲,他们频繁地发生战  相似文献   

2.
母爱无言     
黄进 《人大论坛》2007,(10):46-46
又是一年中秋节,母亲从乡下打电话来,问我、妻子儿子是否回家过节。我因工作原因对母亲说不能回家了。  相似文献   

3.
秀姐     
秀姐郝振洲还在我刚刚懂事的孩提时代,就听隔壁的田二奶奶说过,我有一个秀姐,长我五岁,去了很远的地方。有一次,我上小学时放学回家,走到村十字街口,村民们围着一个算命先生算卦。我妈也给我算了一卦。那位盲人先生问了我的生辰八字后,开口说道:“你上边有一个姐...  相似文献   

4.
回家     
又有两个月没有回家看望父母了。自从去年父亲得了高血压、脑萎缩疾病之后,身体一直不好,经常发烧感冒,全由母亲一人在家照料。整天忙于工作,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我只能三天两头打个电话问候几句,每次都说忙完这一阵肯定回家看看,可是一次次的“临时性”任务又把回家的时间一再推迟。次数多了,父母已不再相信我对回家日期的“承诺”了,只是在电话里说:“自己在外,要以工作为重,要把工作干好,不能让别人说咱的闲话,要注意身体,家里没有啥事,你不用操心,爸爸经常吃药,身体也很好。”   “五一”国际劳动节快要到了,很早…  相似文献   

5.
我叫尤菲娅,是两个小孩的母亲。母亲的切身体验是美妙的,尽管许多人认为我不可能与我的孩子们建立深厚的母子之情并妥善地照料他们。 我初次怀孕是在24岁。起先我感到恶心欲呕,以为得了疟疾。其后,我母亲注意到我挑食,我的外观出现了变化,我没能掩盖日渐隆起的腹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为了适当地解决远离家乡同家属分居两地的工人、职员回家探亲的问题,制定本暂行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回家探亲,只是指工人、职员回家探望父亲、母亲和配偶。在国营、公私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中连续工作满一年的正式工人、职员,同父亲、母亲、配偶都不住在一起而又不能够利用公共休假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为了适当地解决远离家乡同家属分居两地的工人、职员回家探亲的问题,制定本暂行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回家探亲,只是指工人、职员回家探望父亲、母亲和配偶。在国营、公私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中连续工作满一年的正式工人、职员,同父亲、母亲、配偶都不住在一起而又不能够利用公共休假日回家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的待遇。  相似文献   

8.
自从我学习了《青少年修养》以后,我的进步很大,书中的内容深深地教育了我,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以前,我是一个怕脏怕累的孩子。放学回家,有时间也不和妈妈一起料理家务,而是放下书包就出去玩了。家中养了几百只鸡,都是妈妈一个人料理,有一次,妈妈让我去给鸡添水、添食,我一看又脏又臭的鸡粪,就噘着嘴说:“我还有作业呢。”等妈妈一走,又去玩了。我学习了《热爱劳动》这一课后,知道了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历史,劳动是人类幸福的源泉,劳动者是人类幸福的创造者。因此,劳动是光荣的事情。热爱劳动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老师给我们讲了朱总司令和战士  相似文献   

9.
<正>"妈妈回家种火龙果,我再也不是留守儿童了!"8月15日,平果县榜圩镇常星村村民方丽华的孩子高兴地说。"在家种果,又能管家,收入比打工还要多!"在火龙果园里,正在护理火龙果的村民方丽华说。方丽华的丈夫在平果县城搞建筑,前些年她也一同外出务工。可家里有正在上学的孩子和80多岁的婆婆需要照顾,权衡之下,她选择了回家。由于缺乏劳动力,方丽华在家务之余只能种些玉米补贴家用,家里经济来源只能靠丈夫一人,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在平果县,像  相似文献   

10.
每到岁末,街市的喧闹场景总会让我想起和母亲一起迎着寒风置办年货的情景,冒着鹅毛般的大雪张贴宜春帖子的情景。离开家已经四五年了,可每到春节的时候,我总会及时赶回家去,为得只是让母亲在她眼中最隆重,而她也最为辛苦的日子里有女儿作伴。母亲的一生颇为坎坷,小时候因为家境的问题被送与他人抚养,长大后又因为家境的问题早早地放弃了学业结婚生子,然而又  相似文献   

11.
蜜姐     
蜜姐王刘生未见到蜜姐已有好多好多年了。我不知那最后一次为不为相见。我记得我当时是坐在我家篱笆外看书,那时候正值挺热的天,我家篱笆外有一棵大树,我母亲望子成龙,总是不要我干别的,而叫我白天在树下看书,说那儿有荫,你还可以坐在那儿给我看看稻子,别让麻雀吃...  相似文献   

12.
父亲年事已高,特别是母亲去世以后,他的身体日渐虚弱。由于我在外地工作,平时很少回家,常常为不能在他身边照料而深感不安。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在远离父母的一个城市工作,具体是在一家国有公司做业务员,属于固定职工。不久前,因母亲生病,我向单位提出休假回家探亲,却被单位拒绝。  相似文献   

14.
逃票记     
去年7月,我流浪到云南一个偏远的小镇。有天跟母亲通话时母亲叫我立即回家。想着孤身在家的老母在等我,我顿时不管不顾地往  相似文献   

15.
夜里 10点多钟,电话铃突然响起。我拿起一听,是母亲的声音。至今, 72岁的老母亲仍住在离县城 120公里外的大山中,家里没有装电话,母亲打电话要翻过屋门前的那座山,离家有两公里远。母亲告诉我,她头天打了一整天电话,我这里就是没人接。回家后一查,是她记错了一个号码,于是第二天又跑了一趟。   母亲在电话里说,近两个月来,她的腿总是抽筋,情况跟当年外祖母一样,疼得难受。一开始,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她不想将病情告诉我,以为挺一阵就会好些。谁知却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她才打了电话。   我听了,心中一阵愧疚。此前,我…  相似文献   

16.
周何停 《公民导刊》2011,(11):40-40
读者小菁问:我高中毕业后到广东打工三年。今年五月母亲发电报给我,说父亲生病叫我速回家。我回家见家里正大摆宴席,庆祝我家招赘同村青年昊大勇为婿。我大感意外,气恼不已。原来父母觉得我家无儿子,昊大勇勤劳诚实,他又愿意男到女家,就不征求我的意见。竟自定下婚期,并于前一日由我堂姐代我与吴大勇去办理了结婚登记。  相似文献   

17.
还记得故乡小溪边,柳荫下,有一块母亲的洗衣石,这是一块厚厚的麻石,质朴、洁净,安详地睡在溪边的沙子上,表面十分的光滑,那是母亲用岁月洗去的……小溪在我家老屋前流过,只记得麻石是父亲从山上背回来的。母亲常年就在这块麻石上,洗着父亲被汗浸透的汗衫,为我揉搓着儿歌,棒槌下不知打落了多少个岁月的心愿。后来我进城上了高中,离开了故乡,也离开了这块美丽的洗衣石……每一次回家,母亲便为我把衣服洗好、晾干,让我第二天带回学校。一次,我回家时已经很晚,母亲借着微弱的月光来到溪边,一不留神,踩翻了一块石头,“扑嗤”一声摔伤了腿,痛了半…  相似文献   

18.
这样的钱我不要李天平上个月回家休假,父亲的胃病又犯了,痛的连饭都吃不下去。作为儿子,我很难受,家里的主要支柱就是父亲,妹妹又在上学。我和母亲硬将父亲拉到乡医院,医生让先交200元的住院费。我将家里的一点钱和自己的全部都拿出来,只凑了50多元。我求医生...  相似文献   

19.
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小时候,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会把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妻子,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怎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  相似文献   

20.
怀抱     
我匆忙放下手里的警务,离开公安局赶回家时,母亲已精神错乱,处于无法自控的迷幻状态。她拉了3天,又断断续续吐了3天,刚被止住,就又变成了这种令人揪心和忧虑的样子。我很想用精神矍烁、安详健康这样的字眼来描述自己的母亲,可面对84岁高龄,特别是因为腿骨骨折而被伤残折磨了七八年的她老人家,我只得放弃过于美好的愿望,而只能无情地选择诸如衰老、孱弱、枯瘦如柴之类的词汇来“写真”她了。老实说,在我们做儿女的心里,都已在为她尽着最后的孝道了。我拉住母亲的手连声呼唤,希望她能知道远方归来的儿子,从而得到些许的慰藉。然而她浑然不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