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该法律草案结合当前劳动用工领域存在的不良现象,进一步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在形成劳动关系和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法律草案赋予劳动者更多的权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一、草案明确规定了用人单  相似文献   

2.
新闻视窗     
视点用工一年不签合同视同“定终身”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6月24日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四审,草案新增规定,如果用工单位在用工一年内都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视为双方已定下“终身”,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24日进行第四次审议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修改相关条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此外,劳动合同法草案还增加条款,明确了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劳动合同法草案还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草案在平等保护合同双方的同时强调向劳动者倾斜,以“法律责任”一章为例,共16条规定,13条半都是约束用人单位的,还有1条针对行政机关,仅剩1条半约束的是劳动者。该草案如获通过,劳动合同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为劳动者撑开“保护伞”。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立法是劳动立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根本任务是在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劳动关系,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2006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各地群众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和来信提出许多意见。前不久,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对劳动合同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笔者意图通过对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理解和对一些意见的梳理,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3月12日,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正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由此引发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种意见已达十几万份。有农民工在写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信件中说:“听说要制定劳动合同法,作为一个农民工感到非常高兴。希望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能给广大劳动者带来福音,成为劳动者的天使和保护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劳动合同立法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这部法律的制订和实施不仅会为亿万劳动者提供维权“利剑”,同时也将对企业用人产生深远影响。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从理论上讲是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的基本法,它的立法宗旨就是向劳动者倾斜,劳动合同法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和宗旨,它依然需要向劳动者倾斜。在当前资强劳弱和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用法律保障平等自愿协商签订劳动合同,或许会改变劳动关系实际不平等的状况,从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关注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进程,审视劳动合同签订的现状,聚焦最敏感的欠薪扣薪问题,其实质是关注劳动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3月21日,作为我国繁重 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正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由此引发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种意见已达十几万份,有农民工在写给全国人大党委会的信件中说:“听说要制定劳动合同法,作为一个农民工感到非常高兴。希望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能给广大劳动者带来福音,成为劳动者的天使和保护伞”.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劳动合同法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这部法律的制订和实施不仅会为亿万劳动者提供维权“利剑”,同时也将对企业用人产生深远影响,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从理论上讲是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的基本法,它的立法宗旨就是向劳动倾斜,劳动合同法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和宗旨,它依然需要向劳动者倾斜,在当前资强劳弱和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用法律保障平等自愿协商签订劳动合同,或许会改变劳动关系实际不平等的状况,从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关系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进程,审视劳动合同签订的现状,聚焦最第三的欠薪扣薪问题,其实质还是关注劳动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是一部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草案。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后,委员长会议决定,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草案)》以《劳动法》为立法依据并不妥当,制度设计上可借鉴《合同法》的有益经验;适用范围应拓宽为用人主体和劳动者,并注意概念使用要统一;规范双重劳动关系,完善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增加劳动合同可变更情形,充实可撤销情形;建议对劳动派遣设专章予以详细规定,严谨对试用期的规定,增加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选择;法律责任部分应增加对不签订、不补办书面劳动合同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草案在起草过程中经过反复修改,有一个很好的基础。我认为,这部草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整个草案当中都体现了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观念。比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有不同理解的时候,以有利于劳动者的理解为准。2.对于建立劳动合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劳动合同法草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规范。比如,不签订合同、试用期等问题,这样用法律形式来解决劳动合同当中存在的问题是很必要的。3.草案从总则到法律责任各个章节都把劳动合同制度与集体合同制度结合得很好。我认为有两个方面是劳动合同本身不能解决的,应当通过集体合同…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是一部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草案。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后,委员长会议决定,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又一重大举措,各有关方面务必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0.
小保: 我是某公司营销员小张,2009年2月参加工作至今,公司多次要与我签订劳动合同都被我拒签了。最近,公司据此要与我终止劳动关系。请问在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公司有权终止劳动关系吗?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维护各自权利的法律依据。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逃避义务。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满后不办理终止或续签手续.从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肖飞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11(5):2+129-F0002,F0003
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提高劳动待遇通知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劳动者在合同期满后的一个月内继续工作期间,不应认定为用人单位与之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而应认定为之前劳动合同的延续期间。用人单位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部分事项,中级法院经审查理由成立的,应当作出撤销终局裁决部分事项的民事裁定。  相似文献   

13.
小保: 至2009年6月30日,我已在一家公司连续工作了10年。此后。公司一直没有与我续签无固定劳动合同。鉴于《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已明确规定:“用人单住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是确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证据。然而,一些劳动者却偏偏手持劳动合同提起诉讼,最终却被法院判决不存在劳动关系。这是为什么?徒有虚名,不等于存在劳动关系【案例】2013年1月2日,一家公司因需运送产品前往临市,而与个体司机杨芳签订了一份书面劳动合同,约定杨芳每日送货一次,连续一个月,费用除每天固定600元外,再按实际增加里程2元/千米,并以押车人当日签字确认的千米数为据,每周结算。三天后,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20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并在一个月内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由于它涉及到方方面面以及亿万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就这部草案征求意见的举措备受人们关注。同时此举也有利于最高立法机关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部《草案》是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共分为七章65条。和此前规定劳动合同的《劳动法》相比,草案在劳动合同制度方面有一些突破与改…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06,(4):29-29
外出打工,难免会遇到一些烦心事:要打工先交押金;以害怕丢东西为由老板要扣押你的身份证;本来活没几天却要试用期;辛辛苦苦把活干最后却被拖欠工钱……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拟出台的“劳动合同法草案”对用人单位恶意克扣和拖欠劳动者工资等严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制定了处罚规定。 2005年12月24日,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这标志  相似文献   

17.
《劳动保障世界》2005,(5):26-28
一、劳动合同的签订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尚未与劳动者(包括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工作岗位上招用的全日制劳动者、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尽快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分为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所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提法最早出现在我国1995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又对其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规范。但实践中人们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和解除存在不少误区。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障世界》2008,(2):34-35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仍未与劳动者签劳动合同的。枧为用人单位已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针对不少用工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相似文献   

20.
资讯     
《就业与保障》2006,(3):36-37
我国加大力度督促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我国2006年启动“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旨在督促各类企业尤其是建筑行业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19日说,过去五年,我国3277个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监察机构,主动检查用人单位419.8万户,年检用人单位413.5万户,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06万件;责令用人单位为3434.5万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149.5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