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张杰 《世纪桥》2009,(18):66-68
公民参与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民主化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证政策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的理性选择,而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具有其现实可行性。本文在分析了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转变决策主体的思想观念,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参与渠道和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
张杰 《世纪桥》2009,(17):66-68
公民参与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民主化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证政策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的理性选择,而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具有其现实可行性。本文在分析了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转变决策主体的思想观念,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参与渠道和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内在要求。在现阶段,由于受传统政治文化、公民参与能力、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还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强化公民参与意识、拓宽公民参与渠道、提高公民参与水平、加快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等途径,可以扩大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提升我国公共政策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杨芸  张E 《世纪桥》2007,(10):17-18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方面,也是公共政策研究的崭新话题。但是在现阶段,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还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制约和挑战。因此必须强化公民参与意识,拓宽公民参与渠道,以提升我国的公共政策质量。  相似文献   

5.
政策参与是公民影响公共政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保证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重要途径,是公共政策的基石,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保障和扩大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过市场经济对社会领域的再组织,我国公众政治参与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和社会转型时期诸多社会矛盾的制约,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建立新型参与型政治文化,强化参与过程的互动性;构建公民社会,拓展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推动力量。具备良好参与意识的公民是形成公民社会的关键性因素,其可以使公共政策更加民主和高效,有效防止权力的异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为此,本文通过探索搭建社区公民参与的平台,发挥高校公民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回应水平等途径来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以期达到推动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的有效参与将会影响、推动或改变政府的决策,对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公正廉洁政府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有效性受到了来自公民、政府、参与途径、制度保障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各项措施和制度,更好地保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有效性,使公民在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能更好、最大地发挥作用,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化的传统、现状与发展对公民的政治参与实践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和有效消解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继承传统政治文化的有益部分,培育与发展现代参与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利 《理论研究》2004,(12):26-29
公民参与是保证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重要途径,可谓公共政策的基石。分析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背景、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制定出有效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既是公共政策作用的对象,但同时又可以参与到公共政策的过程之中,拥有公共政策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这里我们所理解的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是指普通公民以及由公民所组成的各类社会团体以政策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依法通过一定的方式和程序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公民社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治理理论的内在意蕴.然而,公民参与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境,表现在公民主观上的政治冷漠与"理性的无知",公民参与过程中的角色悖论、效率悖论、质量悖论、参与悖论.诸多困境的存在阻碍了公民参与进程和民主治理的推进.健全公民参与动力激励机制,借助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依据公共政策性质和合法性要求,选择适度且均衡的参与途径与策略,辅以具体的完善公民参与的措施,是消解公民参与实践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公民政策参与是现代民主社会公共政策过程的必要程序,其前提是公民对自己身份和责任的认知以及公共精神的培养。公民教育有助于加强公民的时代适应性、社会责任感、基本技能训练、公民关系的和谐度以及参与式公民文化的营造,因此包含着公民参与的意蕴,进而成为建构公民政策参与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转型期中国尚不成熟的公民教育不足以推动公民政策参与能力的建构,如固有文化的模式、教育形式欠多元化、教育内容过于虚化以及公民缺乏主流的信仰;需要通过权利意识的培养、公民演说能力提升、公共精神植入等层面推进和完善未来的公民教育,使公民在拥有政策参与机会的同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民意性。  相似文献   

14.
公民政治参与不仅是一个民主政治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稳定发展以及公民个人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便是途径之一,它是实现政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公民的有序参与成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参与型政治文化成为我国当前主导的政治文化。学校教育通常采用知识模式和实践模式两种方式将主导政治文化传递给教育对象,以培养适应政治文明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借用国外对于公民教育的两种基本模式,我们也可以由此分析当前在参与型政治文化建构中我国进行公民政治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首先必须坚持五条基本原则,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努力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坚持公民政治参与渐进式、制度化,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稳定大局;坚持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政治参与协调进行,相互促进;坚持统筹兼顾、多管齐下、多点突破、互动共进.其次应当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即从鼎新政治文化和加强公民教育入手,全面提高公民参与能力;从加快制度化建设入手,健全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和规范体系;从推动参与型行政入手,实现公民政治参与和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王建容  王建军 《探索》2012,(1):75-79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大价值功能已为人们所认识,这些价值功能的实现程度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公民参与形式无疑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当前的公民参与形式主要有公民调查、公民会议、听证会、专家咨询、恳谈会、关键公众接触、由公民发起的接触、旁听、网络参与。从必要性、主动性、代表性、公平性、有序性和时效性维度来分析公民参与形式,有助于公共政策制定中正确地选择公民参与形式,增强公民参与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晨 《学习论坛》2007,23(8):55-57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作为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完善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必须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政策制定的透明度;拓宽公民参与的渠道;提高公民的参与技能。  相似文献   

19.
略论现阶段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慈珍 《求实》2008,(2):68-70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公民政治参与的常态化;培育公民文化,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拓展参与途径,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20.
精英决策是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典型模式。新形势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已具备理论基础和社会背景。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公民参与机制,以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