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承》2015,(9)
苏联解体、苏共亡党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惨痛经历。其根本原因并非是"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是苏共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诱因就是苏共脱离了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背道而驰。我们要引以为戒,时刻紧记苏联亡国、亡党的根本原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并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颇多的深刻教训,其中最大的教训就是:在应当进行改革的时刻,没有及时而正确地进行改革.突出表现之一是长期拒绝改革。  相似文献   

3.
苏共亡党已经有十多年了。我们知道,十几年前的苏共之亡,其实是苏联半个多世纪不断潜伏的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剧变后,人民群众只是没有像当年那样站在苏共的一边,和苏共并肩战斗而已。换言之,西方势力的渗透,人民群众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虽然是使苏共灭亡的重要因素,但只是被动的,是个“外因”,而不是搞垮苏共的直接力量和直接原因。那么,什么是苏共亡党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十年来关于苏联剧变原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剧变 ,作为 2 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所谓苏联剧变 ,主要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作为统一联盟国家的苏联的彻底分裂 ;二是指苏联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失败 ;三是指苏共丧权亡党。从 1992年起 ,经过十年的研究与思考 ,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多数学者认为 ,苏联剧变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但在具体分析苏联剧变的原因时 ,由于观察角度、研究方法和侧重点不同 ,得出的观点也各异。一、经济因素。有的学者认为 ,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经济搞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5.
覃文成 《传承》2003,(6):18-21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如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一样,是二十世纪世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个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并创建了社会主义“老大哥”的党,一个领导着世界两大超级大国之一的党为什么亡党?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发展怎样?这是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十多年来,笔者有幸四次踏上俄罗斯辽阔的国土,进行了正式和非正式的访问考察,直观了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变化,体察了俄罗斯国民的心态,所见所闻,深切感到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大国风光不再,国势明显衰落。虽然近两年经济开始回升,但复兴之路漫漫。亡党原因众说纷纭苏共为什么亡党?…  相似文献   

6.
苏联是先有苏联共产党的丧权,后有国家的解体。苏共有庞大的资源和财富,但在人民群众中丧失了应有的支持和权威,最后丧失政权,关键在于苏共不重视自身建设,忘记了初心,没有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没有真正确立起依法治国的制度,滥用权力,严重腐败。苏共丧权垮台说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事关党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7.
周前程 《桂海论丛》2008,24(2):25-27
马克思认为,政治是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无产阶级只有掌握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的经济基础,才能取得和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实现自己所肩负的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意蕴,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核心原则。  相似文献   

8.
苏共亡党已经有十多年了。我们知道 ,十几年前的苏共之亡 ,其实是苏联半个多世纪不断潜伏的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剧变后 ,人民群众只是没有像当年那样站在苏共的一边 ,和苏共并肩战斗而已。换言之 ,西方势力的渗透 ,人民群众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虽然是使苏共灭亡的重要因素 ,但只是被动的 ,是个“外因” ,而不是搞垮苏共的直接力量和直接原因。那么 ,什么是苏共亡党的直接原因 ?众所周知 ,保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一个政党自上而下 ,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十分可怕的。十月革命后 ,列宁针对党内出现的官僚主义倾向 ,创建了党…  相似文献   

9.
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人道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人性的社会。他们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认为经济发展只是社会发展的手段,社会发展的目标最终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对于我们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5,(9)
通过剖析苏共亡党的原因,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得出苏共亡党的根源在于苏共内部的结论。进一步证明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决定外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并给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以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中提出“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的认识”。研究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就不能不研究苏联。为此,本文就前苏共的之党教训和我国党风建设问题作一探讨:苏共亡党的原因,中外理论界早已谈得很多,但概括起来有七条:  相似文献   

12.
苏共亡党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共败亡、苏联解体的原因 ,归根结底在于苏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丧失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执政党的蜕化变质 ,激发了民心的流失 ,使苏联共产党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所抛弃 ,这是导致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教训,是在应当进行改革的时刻,没有及时而正确地进行改革,其具体表现是或拒绝改革,或拖延改革,或作修修补补式改革,或在问题和矛盾已经积重难返之际盲目改革。汲取苏联改革的教训,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必须而且只能通过改革加以解决。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李永忠 《同舟共进》2014,(11):25-27
“其亡也忽焉”的两个根本原因 十八大前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的新著——《苏共亡党之谜》,我用整本书剖析了“苏联模式”的两个最根本因素:一是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体的权力结构;二是层层任命制而非选举制的选人用人体制。这既是苏联、东欧“其兴也勃焉”的两个根本性原因,也是苏联、东欧在长期执政中越来越脱离群众、脱离党员、脱离干部,越来越腐败,最终“其亡也忽焉”的两个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苏联演变及其教训的思考之一马坚苏联演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世纪性的悲剧。它留下的深刻教训,值得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作为自己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鉴戒。否则就可能像一位诗人仿《阿房宫赋》所说的:“苏共之亡,...  相似文献   

16.
刘亚明  胡敏燕 《求索》2008,(5):69-71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新时期的新推展,是处理宗教问题上与时俱进的理论指针与实践原则。“相适应”的以人为本性质既体现了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根本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又是社会主义时代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宗教观上的反映。“相适应”的目标是和谐,故和谐的“相适应”理论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亦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不会忘记,今年是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周年。总结苏联亡党亡国亡社的教训,对于我们党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尤为重要。1988年10月本文作者赴苏留学,和苏联人一起经历了那场剧变。1993年6月回国后,一直致力于世  相似文献   

18.
刘学民 《人民论坛》2010,(6):232-23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追求的根本价值。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的反映。把以人为本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着人类道德的进步。以人为本蕴涵着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人道主义精神是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内涵。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追求的根本价值。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的反映。把以人为本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着人类道德的进步。以人为本蕴涵着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人道主义精神是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内涵。  相似文献   

20.
近二十多年来,苏联对它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提出出现过多次变化。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赫鲁晓夫1961年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宣布:1980年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他说:“这一代人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勃列日涅夫1967年提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取代前任的“共产主义建成论”。安德罗波夫执政后提出了“起点论”,认为苏联目前只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