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文章从提高自我效能、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促进人际和谐以及培养乐观希望的人格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及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开展研究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进而提出了研究生积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特殊的弱势群体,积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其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从培养积极的心理认知、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四个方面,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体制机制、导师职责等几方面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对此,结合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性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发展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渗透性原则等角度提出了地方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邓惠连 《山西青年》2023,(1):172-174
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探究刻不容缓。目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管理不够完善、认识出现偏误、育人渠道受阻等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进行深入探究,提出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发挥家庭的积极影响和加强社会的支持等策略,以期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贫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积极心理学的介入和指导.积极心理学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在主观层面上,要增加贫困研究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在个体层面上,要注重贫困研究生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在群体层面上,要鼓励贫困研究生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6.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晓雁  于泳 《求实》2005,(Z1):286-287
研究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其成才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和培养模式的增加,研究生同样面临着学习、生活、恋爱婚姻、择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也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研究生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凶杀和其他犯罪经常见诸报端,令我们深切感受到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已不是个别现象,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家庭的健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新时期研究生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其成才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和培养模式的增加,研究生同样面临着学习、生活、恋爱婚姻、择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也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研究生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凶杀和其他犯罪经常见诸报端,令我们深切感受到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已不是个别现象,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家庭的健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新…  相似文献   

8.
胡卉君  熊燕  杨宇 《山西青年》2023,(3):184-186
近年来,随着休学、自杀等不良事件的频繁发生,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由于研究生具有科研、人际关系、就业、家庭经济状况、情感等压力,会促使研究生在学习生涯中形成不良心理品质,如何培育其积极心理品质至关重要,可以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通过提升研究生自身耐挫能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完善相应社会支撑系统等方式培育研究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从而促进高校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有作为、肯奉献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不断提升研究生辅导员的胜任力势在必行。探索研究生辅导员胜任力的提升,应基于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特点、教育对象的特点,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方面,辨析研究生辅导员胜任力的核心要素,并找出实现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研究生就业日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是摆在研究生就业方面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试图从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研究,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倩倩 《山西青年》2023,(3):177-180
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基于心理问题模式和价值中立原则开展教学,通过融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课程思政相关内容,从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五个方面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借助混合式教学策略,将线上线下相融合,拓展教学时空,促进教育个性化深度变革,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主观幸福感和心理韧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2.
李行 《世纪桥》2023,(1):38-40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培养高层次人才,影响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时期研究生呈现出内部差异性大、校园融入度低、网络活跃度高的特点。同时,工作队伍建设不强、施受双方重视不足、心理健康亟待关注的现实难题日渐明朗。因此,要通过提升导师与辅导员育人合力效能、构建“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关注”工作体系、深化“互联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党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导"。新时期研究生群体的新特点导致在研究生党建工作体系与其培养体系、党支部组织架构与教育管理模式,以及党员教育培训制度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研究生党建工作效果。因此,结合研究生群体特征及成长规律,着力从理念协同、机制创新、队伍建设、载体拓展四方面入手,切实提升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事关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等重大问题。文章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对6858份调研数据分析,全面反映了当前研究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概括了研究生思想方面凸显的新特点,分析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并从激发内生动力、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发挥导师作用、突出实践导向、强化思政课主渠道建设提出对策建议,为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效支撑,服务于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培养、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双一流"建设及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必须在积极心理学的框架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关注积极心理体验、选取积极教学题材等策略,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优化。  相似文献   

16.
高校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下的两个重要抓手,推动研究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双融双促”,是新时代赋予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使命。从重要价值来看,二者“双融双促”能够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党建工作质量、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与提升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水平;从内在机理来看,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价值同向、工作内容同构与受育主体协同;在现实困境方面,主要是研究生培养环境的“新变化”与教育的“旧理念”之间矛盾突出、一体化育人的“硬要求”与过程管理的“软约束”之间存在鸿沟以及研究生群体的“大差异”与教育模式的“老套路”之间难以适配;在路径选择上,可以坚持管理保障一体化、育人主体协同化与运行模式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4,(1)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应该从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创建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三个方面来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必须在积极心理学的框架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关注积极心理体验、选取积极教学题材等策略,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优化。  相似文献   

19.
贺小妹 《山西青年》2024,(6):196-19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这些挑战涉及学业、职业规划、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健康成为影响大学生生活品质、学术成就以及未来发展的因素。与此同时,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新兴分支,为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切入点,阐述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看法,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和行为习惯,帮助其实现真正的心理健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20.
试论大一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一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问题有着鲜明的特点。本文在分析了大一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从增强“免疫力”、培养“亲和力”、提升“抗挫力”、磨炼“自控力”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防治大一新生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