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知法犯法案例逐年上升,大学生法律意识亟待加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构建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提出了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针对性法律心理辅导、学生权利本位意识培养、创设营造良好的个人道德环境和社会法治环境等多维视角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伟  李学锋 《世纪桥》2012,(9):57-58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缺失问题日渐凸显。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频发。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预防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的重要保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净化网络环境,加强高校网络文明建设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使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是社会成员精神和物质生活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国家国民现代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对培养守法、道德和参与社会的理想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将道德形象教育、诚信友爱教育、公民责任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诚信意识、国家主体意识和法律意识,教学中重点突出人本、灵活、实践、开放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应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法制观念,是指通过马克思法学理论的学习,深入理解和掌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宪法和法律无上权威的意识,并内化为一种法治价值诉求和心理行为习惯,在实践中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的能动过程。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法制观念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一、加强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必要性首先,法制观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的教育,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政治…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具备与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法律意识。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良法的制定、法律至上和司法公正的社会氛围,高校要遵循依法治校的规范并把握法治教育的终极目的,如此才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和发展路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肩负着推动国家法治建设进程的重任。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主要有: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开设与法律有关的专业课程;通过严格依法治校、参与社会法治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法治精神;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水平等。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缺乏民主法治的历史传统阻碍了法律意识的形成;当今社会的腐败现象尤其是司法腐败严重削弱了法律的权威;现行法制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大学生不能受到足够的法律知识教育;大学生日常功利化的学习也是引起自身法律知识不足、法律意识欠缺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净化社会环境、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教育部代表国家和政府从宏观角度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措施;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优化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觉醒,内心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为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框架的指导下,从构建优质的法治环境、提高高校法治教育成效、充分发挥家庭的渗透作用、提升大学生个人法律信仰和法律认知能力等四个方面着手努力。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缺乏民主法治的历史传统阻碍了法律意识的形成;当今社会的腐败现象尤其是司法腐败严重削弱了法律的权威;现行法制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大学生不能受到足够的法律知识教育;大学生日常功利化的学习也是引起自身法律知识不足、法律意识欠缺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净化社会环境、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教育部代表国家和政府从宏观角度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措施;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优化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觉醒,内心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在校大学生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为目标。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目标还远未实现,仍存在一些不足。究其原因,既有来自客观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自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07,(7)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高等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为谁培养的问题。在目前网络普及的新环境下,又该如何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值得探讨,本文着重阐述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法律意识是我国现代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如果大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就难以有效甄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容易产生一些失范行为。因而,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而言,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廉政文化进校园,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法纪法规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等方面。廉洁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更加突出;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更加稳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和特点极其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模式,大学生也以自身独特的个性迅速融入到网络环境中。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契机,但同时网络也呈现出诸多的负面影响。从网络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和内容的多样化,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和民族团结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新的路径等方面阐述网络为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机遇。同时,针对网络带来的诸如灰色思想文化的大量存在、淡化大学生的道德责任与法律意识等问题,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和解决措施,以期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的正面优势,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人们将迎来全新的法治社会和法治环境。如何理性认识依法治国以及依法治国将会对我国高校的依法治校产生哪些影响是值得深究的。在高校依法治校的基础上,谋求法治的刚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的深度融合,不断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新境界,是高校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充分运用"德治"与"法治"两种途径,结合大学生实际双管齐下,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法律意识。"德治"应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相结合,与时代要求结合,与吸收西方思想合理内核结合;"法治"应与保障大学生实体与程序权利结合,与树立大学生守法意识和法律信仰结合,与"依法治校"结合。  相似文献   

18.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充分运用“德治”与“法治”两种途径,结合大学生实际双管齐下,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法律意识。“德治”应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相结合,与时代要求结合,与吸收西方思想合理内核结合;“法治”应与保障大学生实体与程序权利结合,与树立大学生守法意识和法律信仰结合,与“依法治校”结合。  相似文献   

19.
论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冰 《世纪桥》2009,(19):112-1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环境建设,为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围绕创新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要求、途径、原则与方法等问题。这就启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新形势下要坚持国情教育与世情教育相结合,讲清楚中国特色和时代形势;坚持党性教育与人民性教育相结合,讲清楚党性与人民性之间的联系;坚持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法治观念;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