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既体现了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同时也蕴含着为人、处事、成业的朴素道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领导干部立德,就是要砥砺品行,克己修身,在道德修养上做表率。古人云:"人可以一生不仕,  相似文献   

2.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既体现了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同时也蕴含着为人、处事、成业的朴素道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肖焱 《理论月刊》2010,(5):49-51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是思辨的学说,"觉解"和"意义"是其基本的出发点,以"理"为核心的共相说是其形而上学理论基础。这种人生境界说将人生境界划分为高低不同的层次,强调要获得人生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就要追求对宇宙人生的全面了解,追求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它突出理性、强调道德行为的自觉原则,突出公利、强调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等观点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它仍存在一些偏颇。  相似文献   

4.
郑国平 《前进论坛》2011,(11):36-37
每个热爱人生的人都会多次地思考,什么是人生的真谛这个问题,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满欢乐、充满幸福,进而追求一种有意义的人生。加入农工党组织使我的人生有了新的改变,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真谛,从而得到了慰籍。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青年生命意义的困惑与应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不仅是个实体的存在,更是一个意义的存在。面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不少青年人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产生了身心分离的碎片感、疲惫感、宿命感和孤独无助感。青年人要走出这种困境,就要超越自身的有限性,通过明确自己的人生目的,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注重自己的人生体验等创造性活动赋予生命以无限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性与信仰之间关系的视域,结合当前风头正盛的物质主义潮流,试图阐明人生之所以有意义,不仅是韦伯意义上的社会“合理化”的工具,每一人生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和心灵空间,宗教仍然是和谐人生构建的一个维度、一个趋向。在今天这样一个“消费社会”里,信仰已悄然成为挣脱“人被物役”状态的一个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人的人想逃出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大多被用来诠释婚姻。婚姻是无限复杂悬疑的事,不过,婚姻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难想象,人生很多时候更难逃出"围城"困境。最近,年轻人"逃回北上广"的现  相似文献   

8.
为人生画圆     
圆,应该是几何图形中最美最神奇的吧!你看,车轮是圆的,所以能行走无疆;太阳是圆的,所以能恩泽四方;植物的根与茎,也选择以圆形的方式向外发展,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的伤害,并谋求最大的生存空间。所以,人生至境,我以为,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圆。为人生画圆,应是每个人心中的圣境。但人生的圆,有几人能画得好?记得,中学时上数学课,老师告诉我们画圆的"秘诀":一要将钢针深深扎进纸里,牢牢  相似文献   

9.
当一个人生命存在的时候,他有权利享受生命的意义,而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自我生命的存在被社会忽略,视而不见。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讲述了一位黑人在白人主宰的社会中,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甚至作为人的存在都被社会所忽视,人们仿佛看不见他的存在。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失去自我、寻找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艰难心路历程的分析,揭露了后工业社会中,文明世界人为的精神歧视导致黑人失去了自我的精神悲剧。  相似文献   

10.
杨锐 《人民公安》2010,(15):26-27
白金说:"人生最快乐的事就是做好事,我不过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做个好人而已。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做好事。"  相似文献   

11.
"人生关怀"指向的是一种心灵的涵纳与吞吐,是对社会、对自然(宇宙)、对生命、对人性、对人的价值的一种终极追问。人活着,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存在,对自我价值的追问,对大爱的追求,这是一个健康向上的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普世情怀。当今的中学生,由于缺少这一方面内容的教育,存在着漠视生命、信仰缺失、不知感恩、心理脆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健全人  相似文献   

12.
人生有许多“主”和“次”,需要我们认真地处理和把握。处理得好,把握得好,就会使人生的价值不断增值;处理不好,把握不好,就会使人生的价值日趋贬值。面对人生诸多的“主”和“次”,一定要头脑清醒,正确区分。首先,在人生追求上要坚持做人为主,做官为次。坚持“做人为主”,就是  相似文献   

13.
陈进红 《传承》2009,(15):34-35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季羡林  相似文献   

14.
雷召海 《理论月刊》2005,2(12):164-166
本文深入地解析了人生权利和人生义务的内涵及其形成历程,提出人生权利是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是不断发展的和有阶级性的,是受一定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文化限制的,而不是自然的、天赋的、抽象的、固定不变的、超阶级性的、绝对的;人生义务,作为人生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使命,具有强制性、自律性、层次性。人生权利与人生义务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权利观和人生义务观,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贺汉魂  廖鸿冰 《求索》2008,(1):42-44
经济是人的经济,经济发展应以人生根本价值实现为根本任务。人生根本价值只有在和谐的人生状态中才能实现,人本的经济即和谐的经济。人本和谐经济学的提出与研究具有思想综合与发展的意义,对发展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有促进作用,对经济发展有实践指导意义。人本和谐经济学主要研究:人本和谐经济学的人性论基础、根本意义、主体、核心、发展的基本途径与基本保障。人本和谐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是:人生境界的提升与发展人本和谐经济学的必然性,人本和谐劳动观,马克思主义人本和谐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6.
当道德居于自我认同的核心时,"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有道德成为做人的基本原则,道德认同生成。在道德认同的作用下,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系统的目标、评价标准和价值活动都不会违背道德原则。道德认同引导下的人生自我价值实现过程是一个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共同满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人生与正气     
人生是需要正气的。以前,笔者经常患感冒,治疗时有所减轻,过不久又发作。一位老中医对我说:"正气在身,邪不可侵;内体虚弱,必然抵挡不住风寒、病菌的袭击。"他劝我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我照老中医的说法去做,果然感冒明显减少。一个人生病,往往有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主观是一个人的体质,而客观就是外界的风寒、病毒。对于一个内体健康、一身"正气"的人,病毒这个"邪气"  相似文献   

18.
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具有图示语言意义的符号,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古代建筑,无疑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恰到好处的诠释与表达。而作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组成单位,汉字"间"蕴含了中国古代人生理想的"所指"意义,以及此人生理想在建筑营建中的外在体现。  相似文献   

19.
人生不短     
人们常说“人生苦短”。人生真的苦短吗?!是的,在中国的传统的人文思想里,人生是短暂的,渺小的。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诗人墨客发出了对生命对人生的长吁短叹。在浩如烟海的这些文字里,稍有些文化修养的人都可以随口说出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文来。比如说,庄子说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比如曹操吟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再比如,李白写过“君不见  相似文献   

20.
人生感悟     
(一)人生有韵律诗词有韵律,人生也有韵律。诗词的韵律指的是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人生韵律涵盖的是生命价值及生存艺术。诗词有韵律才有品味,人生有韵律才有意义。让诗词富有韵律是少数文人的事情,让人生富有韵律是每个人的追求。无论诗词之韵律还是人生之韵律,其实质都是一种和谐。幸福的人生应当是和谐的人生,有韵律的人生。我们需要着力思考的是,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变得和谐,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富有韵律。因为人生旅途中能够让你的生活走调变味、以至失衡变态的事情有太多太多。(二)关于得与失这是一个连几岁小孩都会遇到的问题,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