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群众》2010,(4):17-19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这是我们党深刻总结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之举。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政治建设指的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的经济、政治等状况,制定党的纲领以及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以此去教育和团结全体党员和干部,使他们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1)。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目标,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  相似文献   

3.
张俊 《桂海论丛》2018,(6):82-86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是我们党面对党的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得出的科学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新成果,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行动指南。文章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时代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等五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进行分析。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对于坚持党的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建设勇于自我革命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齐卫平 《湖湘论坛》2013,(1):40-44,50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思想方法论的宏观层面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创新思维与党的先进性内在地统一于实践的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要求以创新思维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创新思维能力与党的建设科学化具有逻辑关联,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呈正相关的关系。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肩负的艰巨使命对发扬创新思维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我们党只有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自觉地将党的建设纳入科学化的轨道,才能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担当起引领发展进步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把政治建设纳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由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和独特优势。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强调政治建设,围绕政治领导、政治纲领、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能力等加强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突出特征和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又一大创新,体现了党中央管党治党的决心与魄力。从理论维度看,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从历史维度看,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是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总结概括;从价值维度看,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根本保障;从实践维度看,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是推进新时代"伟大工程"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对党的建设作出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提出了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和各项任务。我们学习领会十八大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首先就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首要任务,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保证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信仰自信和本领自觉的源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掌握看家本领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线,二者的结合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必然要求。改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体制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人要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政治与思想的张力中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掌握看家本领。  相似文献   

9.
刘波 《前进》2013,(6):40-41,4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并就党的建设的目标、总体布局和具体工作思路作出一系列新部署。这是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经验的新总结,反映了我们党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新认识,体现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要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一、全面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0.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精神。要改革创新党的理论、实践、权力机制和党的自身发展机制,与时俱进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把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确保各级党组织权力正确规范运作,实现党的自我净化完善和革新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就是规律化,就是自觉地认识和运用政党建设尤其是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党的建设科学化基本特点是:符合规律性、价值引导性、实践检验性、长期渐进性。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是党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提出挑战和考验的深刻回应,是对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理性认识的必然结果,是破解党建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现实需要。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前提,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学习型政党为先导。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十九大报告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提出,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并将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表明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时,对党的政治建设十分看重,也说明,加强政治建设对我们党自身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政治机关,一切工作都是政治行为,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体现在工作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贯穿到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了"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的重要论断。这个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体现了对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中国共产党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必然途径。加强党内政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对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的长远影响看,六届六中全会对党的建设主要有三大功绩:基本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强化了全党的核心意识和领袖观念;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推进了党的理论建设;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尤其是政治纪律建设,维护了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新时代,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自觉坚持"两个维护",坚守正确的学习方向,毫不动摇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坚持把讲政治作为政党组织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党建实践过程中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党建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体国情,提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了首要位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布局。  相似文献   

17.
马宏 《新东方》2007,(12):93-9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她科学地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整体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大以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统领作用,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与效果。进入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创新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党  相似文献   

19.
刘松汉 《群众》2008,(12):34-36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品格,党的建设改革创新是我们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义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提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建目标的新概括、新定位;其思想内涵需结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党的性质与宗旨、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时代要求来理解.“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学习为基础,体现党的开放性特征,是党保持理论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以服务为根本,体现党的政治本质,是党保持政治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以创新为动力,体现党的时代发展要求,是党保持实践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尽管党的建设对“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有不同要求,但三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学习—实践—创新,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可谓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发展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