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道后 《北京观察》2014,(8):74-77
对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和韩国等近邻国家来说,福泽谕吉是一个很需要了解的人物。了解他,有助于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对外侵略历史,也能够了解现今日本社会不断发生复旧、倒退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日语教育是奴化教育的尖兵徐敏民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了我国台湾并开始对中国人进行殖民统治的以"国语教育"(日语教育)为形式的奴化教育。随着日本对外侵略的不断扩张,作为侵略政策重要一环的日语教育在中国沦陷的领土强制地推行了50年。虽说日语教育的对象都是中...  相似文献   

3.
1937—1945年台湾皇民化运动述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1937—1945年间,日本帝国主义为配合对外侵略,尤其是对华侵略的需要,在台湾掀起了一场皇民化运动的狂潮。他们疯狂摧残中华文化,向台湾人民强制灌输大日本皇民思想,企图将台湾人民扭曲成“畸形的日本人”,以供其奴役、驱使。这场运动理所当然地遭到台湾同胞的强烈抵制,但也同时在台湾社会肌体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剖析这场运动,对于了解战时台湾社会历史发展,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二战头号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等的亡灵竟被当作“为国殉难者”“祭祀” 靖国神社是日本对外战争历史的象征,首相正式参拜无异于肯定侵略战争 德国前总理可以为战争受害者下跪。而作为亚洲战争策源地的日本却认为战败是“武士道”精神的“耻辱” 日本否认侵略和蛮横无礼的态度是西方国家扶植纵容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是一海之隔的邻邦,两国人民具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关系。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又变成为一个不断进行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国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华,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曾遭到严重的破坏。日本文部省审定中小学教科书,竟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血腥侵略篡改为“进入”,明目张胆地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制造舆论。但是,中国人民用血肉和生命筑成的历史,岂容日本内阁的某些长官和大臣们  相似文献   

6.
袁永强 《传承》2008,(10):10-1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的危机关头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特点:各阶层、派别加入和全民参与;以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合作为主,形式上形成了摒弃内嫌,一致对外的合作局面;没有固定的统一战线纲领;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  相似文献   

7.
作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战后60年来,日本始终不对遭受其侵略的国家和民众认罪,其根本原因是日本战败后没有受到严厉的惩罚,日本的战争责任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算。另外,日本担心认罪会导致赔偿,且对侵略战争缺乏罪责意识,是日本拒不认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孙阳 《创造》2021,39(1):52-60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在这些国家中,日本是侵略中国的急先锋。自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制定了大陆政策。在这一既定政策的指导下,日本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如何抵抗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思考。在这些有识之士中,徐特立便是一位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的危机关头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特点:各阶层、派别加入和全民参与;以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合作为主,形式上形成了摒弃内嫌,一致对外的合作局面;没有固定的统一战线纲领;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  相似文献   

10.
《前进》2015,(12)
<正>核心要点:■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严重罪行,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与特点,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回顾人类血的教训,对全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不仅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而且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手段。同时,它又是在对外侵略掠夺的过程中形成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