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895年6月日据以后,日本殖民者就开始以武力和行政力量推行所谓“国(日)语运动”,企图以日本文化取代中国文化。1937年前后,日本殖民者又全力推行“皇民化运动”,企图把台湾人全部改造成忠实的日本天皇的臣民。日寇血腥的侵略和残暴的殖民统治,给台湾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给台湾社会造成了严重危机。  相似文献   

2.
台湾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荣传统.认同祖国、争取回归,是抗战时期台湾人民抵制日本殖民者"皇民化运动"的一条主线.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割断中华大家庭文化渊源与民族情结的奴化教育、语言强制、更改习俗、文艺垄断和"皇民奉公"运动,台湾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抵制和斗争,并将这种斗争汇入中华民族抗战的洪流,体现了台湾人民不畏强暴,誓死捍卫和发展中华文化,以及强烈的炎黄子孙本根意识.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14)
正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由此,中华民族也进入了全面抗战。随着中华民族展开全面抗战,台湾人民看到了光复的希望,台湾人民的抗日民族革命运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台湾人民的抗日民族革命运动已经摆脱了长期以来孤军作战状态,对内它已经通过1930年的雾社事件而联系了台湾少  相似文献   

4.
<正>1895年6月至1945年8月,是台湾历史上的日据时期,既是日本殖民者残酷压迫和剥削台湾人民的历史过程,也是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过程。根据日本殖民者编写的《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台湾宪兵队史》等文献资料记载,这一时期,台湾人民发起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包括武装抗日运动、政治运动、无政府主义运动、民族革命运动、农民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其中,武装抗日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前,其他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后。台湾的无政府主义运动伴随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台湾因其所处地理位置更是首当其冲。甲午战争失败后,台湾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在这之前,荷兰人占据台湾也有38年之久。所以,台湾的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外国侵略、欺凌的血泪史,也是一部充满台湾人民不屈不挠反抗斗争的可歌可泣的悲壮史。台湾虽然是孤悬大陆外的一个海岛,但台湾的命运历来与大陆休戚相关,大陆与台湾人民从来都是并  相似文献   

6.
1970年底,由于台湾的报纸披露美国要把钓鱼岛(台湾称为钓鱼台)归还日本,引起旅居美国、加拿大的台湾留学生的强烈不满,激发了他们爱国保土的热情,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这场运动迅速扩大到港澳学生和华侨中,迅速扩大到欧洲、日本的台港澳留学生中,甚至扩及到台湾,在台湾造成很大的影响。 经过这场运动,广大台湾留学生提高了觉悟,认识到只有国家统一,增强总体国力,我们才不会被帝国主义欺负。于是“保钓运动”把重点转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在1971年底发起了“中国统一运动”。“中国统一运动”是“保钓运动”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台湾独立”、“台湾自决”不仅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台湾政局及前途的重大问题。在台湾历史上,曾出现过以“台湾独立”、“台湾自决”主张为纲领的日据时期抗日自救运动,也产生了战后海外台独运动。关于日据时期抗日自救运动的评价,历史已作了结论。然而,鉴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及海外台独运动的有意混淆,某些人却对它与战后海外台独运动的关系产生模糊认识。本文试就二者本质上的区别和联系作一比较,澄清某些误解或歪曲。 (一) 日据时期台湾抗日自救运动是台湾人民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祖国无力援救的特殊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7,(5)
正从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了全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据史料记载,在赶走日寇、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中,陕西省宝鸡市有一大批仁人志士,出生入死,与敌人浴血奋战,在抗日战争的史册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教场练兵,补充军力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下 ,日据时期台湾社会出现了闽南语的生存危机 ,台湾一批有识之士起而呼吁振兴本土语言 ;针对文艺脱离民众的状况 ,新文学运动内部也开始探索文艺大众化的途径 ,一些人主张用闽南语进行文学创作。由于闽南话在台又称台语 ,故此一运动通称台湾话文运动。从本质上看 ,该运动是台湾人民抵制日本殖民同化政策、拯救台湾地区中华文化及闽南语这一中国地方语言文化的民族文化自救运动。  相似文献   

10.
王莲 《求索》2007,(5):220-223
本文追溯日据时期台湾艺术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并以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证明了台湾艺术与大陆艺术同根同源的关系。尽管日本殖民者对台湾侵略和同化有50年之久,但却始终不能改变其中华文化之本质,反映了台湾人民捍卫民族艺术与殖民统治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表现了台湾人民爱国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日本军国主义在残酷武力镇压台湾人民的反抗后,即着力推行“皇民化运动”(日本化运动),施行一系列同化政策,欲从思想上、精神上征服台湾人民。台湾“大百科全书”将“皇民化运动”定义为:“让殖民地台湾走向‘皇国臣民化’的总体改造运动。”  相似文献   

12.
郭平坦 《台声》2011,(9):21-23
1911年10月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推翻了满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不仅将革命斗争进一步推向前进,而且对当时还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的台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辛亥革命的前奏、爆发直至尾声的全过程,都不断地激励着台湾同胞开展民族主义运动,激起岛内人民推翻日本殖民统治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被割让的消息传到岛内,人民悲愤异常,纷纷拿起武器,与日军进行斗争。虽然最终台湾被日本人占领,但台湾人民反对日本殖民奴役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伴随日本在台湾统治的加强,台湾同胞斗争的方式也逐渐从武装反抗转向和平运动。因为早在1907年梁启超就曾对林献堂说过:  相似文献   

14.
陈洁 《北京观察》2015,(9):78-80
鲁迅指导的这些青年版画家投身版画创作,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民族危难的历史时刻,在抗战中,其创作的大量版画,揭露了日本侵略暴行、刻画了中国战士的英勇抵抗、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有力地推动了抗日版画运动. 鲁迅被称为"新兴版画之父",倡导发起了新兴版画运动.鲁迅从艺术境界、创作细节,到怎样用版画表现革命,版画家怎样组成团体和编辑出版期刊等各方面,对青年版画家进行了指导.这些青年版画家投身版画创作,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民族危难的历史时刻,在抗战中,其创作的大量版画,揭露了日本侵略暴行、刻画了中国战士的英勇抵抗、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有力地推动了抗日版画运动.  相似文献   

15.
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尖锐激化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同时也给台湾人民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一方面,台湾人民身处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并且由于《马关条约》的规定而在法律上是"日本臣民";另一方面,大陆是台湾人民的祖先故地,台湾人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台湾人在这场战争中是站在哪一边,便成为岛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那么,"七七事变"后台湾人的真实心态究竟如何呢?有的论者提出:  相似文献   

16.
从“皇民化运动”的失败看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配合这场战争,日本政府对台湾的政策做了全面的调整,开始实行战时的高压统治。在思想文化上,极力推行“皇民化运动”,决心在台湾塑造日本统治下的“皇民”,为日本帝国效忠卖命。整个抗战时期,尽管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湾处心积虑,采用各种措施不断强化“皇民化运动”,但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国人的台湾同胞的坚决抵制。  相似文献   

17.
刘智伦 《台声》2001,(10):12-14
今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由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场伟大革命运动,这场运动彻底推翻中国2000年封建帝制,以“光复中华”为内容的民主民族革命思想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在这场伟大革命运动中,有许多历史史料证明,台湾是我国受辛亥革命影响非常深刻的地区之一。今天,回眸台湾人民在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响应和参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开展波澜壮阔、前仆后继的“台湾光复归中华”民族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对于我们了解台湾人民“爱中华、爱祖国”的光荣历史传统,进一步推动和平统一大业进程…  相似文献   

18.
甲午战争的爆发绝不是一个孤立、偶然的事件,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充分的历史事实表明,这场战争是日本近代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必然产物,是日本帝国主义一次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侵略行动。  相似文献   

19.
60多年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烈的正义战争。在这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沉重打击法西斯侵略势力,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类的尊严,谱写了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不分党派,不分老幼,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近代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  相似文献   

20.
田地 《台声》2005,(11):44-45
60年前的今天,在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肆虐猖狂了长达8年的日本法西斯主义侵略者,在广大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反抗以及国际上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打击下,终于低下了他们那过去曾趾高气扬的头颅。60年前的今日,惨遭日本帝国主义强盗蹂躏并与之反抗了半个世纪的台湾人民,终于将法西斯强盗从台湾的领土上赶了出去,在经过了50年后,离散多年的海外赤子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75年前的今天,台湾少数民族泰雅人无法忍受日本殖民者的残暴凌虐,在占尽劣势的情况下依旧毅然而然地点燃了抗争的风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这50年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