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12月26日清晨,一位年近花甲、面容清瘦的人来到湖北谷城县黄贩乡民政办公室,手捧存折和1000元现金,要求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民政办的同志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老人,当民政办的同志问起老人为什么会主动上门投保时,不想老人却声泪俱下,他经风霜的脸抽搐了起来,接着,他讲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这位老人名叫黄宗发,现年58岁,是一位老退伍军人,共产党员,黄贩村五组村民。他虽有两个已成家的儿子,却谁都不愿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孤苦伶汀的老人欲哭无泪,倔犟的脾气使他强撑起身子单独过活,然而年岁却不饶人。去年黄宗发老人不…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31日,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告别厅里哀乐低回,上百人怀着敬重的心情前来对一位85岁老人作最后的告别。追悼会一开完,老人81岁的妻子就带领6个子女,按照老人生前的遗愿,将老人的遗体全部捐献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这位已经离世的老人就是上海百联集团离休干部杨玉凤。虽然杨老去世已经快一年了,他无私助人的感人事迹还在社区里传颂,他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还在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子女。人们依然在无尽地怀念着这位老人。  相似文献   

3.
“我们不是亲戚,是一家人” 春节过后,天气渐暖,天津市河东区万新村小区的居民们,又一次看到这样的场号:满头白发的尹升老人,搀扶着另一位老人出来晒太阳。被搀扶着出来晒太阳的老人名叫宫树震,今年91岁,是75岁的尹升老人收养的第17个“爹”。尹升赡养这位老人已经8个年头了。  相似文献   

4.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冲锋陷阵陶小桃在成都南郊的一幢公寓里,住着一位年届耄耋的老人,他看似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却有着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四川省文史馆特约馆员舒国藩是个与多位伟人、名人打过交道,经历过“大革命”熏染,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位90高龄的老人虽已须...  相似文献   

5.
在四川省南江县下两区高桥街,住着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他叫周绍华,曾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位如今看上去很平常的老人,与中共地下党人交往甚笃,做了大量秘密工作,为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费县梁邱镇西庄村有一位名叫李加秀的老人,她虽已年逾古稀,但由于至今没有结婚,村里人都亲切地称她为李大姐。这位李大姐,为了践约半个多世纪前那句爱的诺言,独守闺房50多年,上演了一幕感天动地的旷世奇情。  相似文献   

7.
中国最老的博士,成都学位最高的参事 她就是112岁的传奇老人——张振华 11月4日凌晨,原四川省商业学校校长。成都市政府终身参事张振华老人在成都病逝,享年112岁。这位经历了三个世纪风雨变幻的传奇女性走了,但她那样美丽的身影,却从此定格在与她相识的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8.
乍听到“精力充沛、步履稳健、思维清晰敏捷”这几个词,恐怕很难让你把它们和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联系起来吧。但是陈学存,这位刚刚过完90大寿的营养学和预防医学界元老,却分明集上述特征于一身。陈老的健康秘诀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某省电视台女主持人晨枫从一位自寻短见的穷途末路老人绝望举动中,发现了一个重大新闻线索。她拿着这位老人的胃癌晚期诊断书,和省报记者秦放一起,着手调查环境污染导致百姓患上绝症的事件。在深入这位老人家乡查明真相的过程中,两位新闻记者排除万难,抵制了背后黑手的收买、威胁,深入调查当地高污染企业大和化工集团,  相似文献   

10.
他不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富翁,却喜欢扶贫济困,热心公益;他不是一位真正的老师,却经常捐资助学、关心教育;他只是胶南市藏南镇下洼村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20多年来,崔焕明老人用自己的爱心编织了一个个动人的人生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位台胞亲属的感人情怀。  相似文献   

11.
此刻,老人正坐在一家粥店里喝粥,面前放着一碟锅贴,一份肉馅饼。他认真地喝着,旁边的凳子上搭着他出门时穿着的黑色的短昵子外套,圆顶的蓝昵子礼帽,由于前阵子脚崴了,他拄的棕色拐杖就立在旁边。也许谁也想不到,这位老人竟是一位院士。他的那双脚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大小山川。半个多世纪来,他用自己的热情谱写了~个地质工作者不平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柴干 《天津人大》2013,(1):32-33
听说一位退休10年的老人当上了人大代表,笔者惊讶之余带着疑问走近了这位老人。一见面,她快言快语地打开的话匣。  相似文献   

13.
季羡林先生已届期颐之年。这位世纪老人近20年对人类文化和人类命运反复思考,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引起学界的普遍重视。季羡林是一位语言学家。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有些人看来,这种思考是外行的,或者是另类的。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季羡林的许多观点已经或者正在为人们的实践和历史发展所证实,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人们不得不佩服他的独具慧眼和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4.
礼节     
有位医生朋友对我说了一个故事。他为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做了一个胆囊切除术,手术非常成功。几小时后,他去探望老人术后情况,老人已从麻醉中清醒过来。看到他进来,从病床上挣扎着想坐起来。老人的女儿连忙按住老人:“爸,你现在不能动。”老人喃喃地说:“给我做手术的医生来了,我得鞠个躬啊,感谢他呀!”病友们都觉好笑,劝他躺着不要动。只见老人伸出两只瘦骨嶙峋的手,合在一起,努力抱了个拳,说:“谢谢医生了。”我的这位医生朋友当场就愣在那里,他真的被感动了。他从医整整二十年,不知为多少病人动过手术,但那个老人的这个抱拳,差点让他掉泪。不想讨论医患关系,也许来讨论这位老人身上所传承下来的传统礼节要有意思得多。  相似文献   

15.
尹皓坤 《黄埔》2014,(5):33-33
正我心深处,有位世人敬仰的老人。她有着难以数计的儿女分散在世界各地。老人没有任何物质遗留给她的孩子们,而她的晚辈们却异口同声豪迈地说:"老人把她一生培植的崇高精神传给了我们,这是最珍贵的遗产啊!"这位老人在我心中屹立着,她时刻鞭策着我,鼓励着我,也监督着我……我心中的这位老人就是我的母校——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16.
一位患有智力残疾的六旬老人,因为说不清自己来自何方、家有何人,甚至连“我是谁”都语焉不详,孤身在外漂泊流浪了13年,却依然找不到回家的路。就在他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困窘不堪的时候,一位恪尽职守的公安民警走进了他的世界。这位民警不畏艰辛,历经波折,用闪耀着使命与担当的警徽,照亮了老人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17.
石洁 《人大论坛》2010,(5):38-38
3月24日下午,记者从贵州省人大机关党建扶贫工作经验座谈会上了解到,有一位叫姜明的96岁老人用个人积攒的10万元钱捐给了省人大机关的党建扶贫定向帮扶点——兴仁县民建乡民建中学,用于该校学生食堂的新建,老人还因此被聘为“春晖使者”。是什么让这位已年逾九旬的老人还如此关注教育?为此记者采访了这位老人。  相似文献   

18.
无仇谋杀     
一8月19日的夜晚是个闷热的天气,位于长江南岸的鸭畈村艾家垸一如既往的平静。9点多钟的时候,村里的青年艾义雄和他的好友艾剑飞一起到邻居艾建中家的楼顶平台上纳凉。艾建中一直在外打工,在垸里修了一座两层半高的楼房,家里只有两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进入夏季以来,两位老人一直敞着门睡觉,村里的人若想上他们家楼顶平台纳凉用不着跟老人打招呼就可以直接上楼。入夏以来,只要艾剑飞在村里,艾义雄都会与这位好友一起来这里睡觉。艾剑飞虽然只有24岁,但是经历却很坎坷,少不更事的时候曾有过在外面胡混瞎逛的荒唐经历,1999…  相似文献   

19.
一个本来人生就已多舛的普通的共产党员,将一位年迈多病的孤寡老人接到家里奉为“老母”。1992年,她又到敬老院赡养照护34位五保老人。18年来,她用双肩担起一个“孝”字。5000多个日日夜夜,她视老人如“亲爹娘”,以儿女般的真情关心呵护着老人,始终如一。 长相平平常常,衣着平平常常,初见这位女青年,就能从她身上看出农家妇女那般厚道劲儿,朴实劲儿。走在街上,人们是很难把她与周围的人区分开来。而一提她的名字——范素云,在张集、在虞城乃至在商丘知道她的人都会说一句:“她是个好人!” 18年来,范索云这位离…  相似文献   

20.
志在高远     
王芳同志离开我们转眼已经一年,总觉得该写点什么,来纪念这位可敬的功勋老人。按年龄算,王芳同志早我两代,是一位传奇式的革命前辈。在我国革命和建设岁月里,他长期工作在隐蔽战线、公安战线,是我国公安政法战线杰出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