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千岁龙华     
在上海西南部的龙华地区,是一处集古镇、名刹、宝塔、烈士陵园等文化历史旧并重的文化遗产地。龙华寺说得上是上海历史最悠久、建筑最古老的名刹之一,是全国佛教重点寺院,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2.
他16岁起研究佛教,拜上海龙华寺方丈明旸法师、沉香阁主持观性法师为师,26岁时开始研究藏传佛教,28岁时皈依觉囊派赛格寺夏仁波切。坐在我面前的朱佩俊,外表俊朗斯文,气质儒雅,这可能得益于长期的修为。他在上海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每年总要抽出时间,与朋友进入人烟罕见的藏区进行扶贫帮困,借助寺院办学,使周边数十公里内的牧区孩子,集中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完成基础学业。同时,他很早就收藏、研究唐卡,2013年策展《无形》觉囊宫廷唐卡展。前不久在北京也举办了一个更大规模的唐卡展。  相似文献   

3.
上海,是一座有着六千年历史的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1986年12月8日,上海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1七名城。金山,是上海的西南门户,这片质朴而肥沃的土地,自古就氤氲着书画的幽香。金山农民画正是这片江南文化沃土中滋养的—枝乡土文化奇葩。  相似文献   

4.
陈同 《中国律师》2010,(2):86-88
在参加了上海律师公会旧址(位于上海卢湾区)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挂牌仪式后,笔者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内心一种深深的历史凝重感油然而生。遥想1912年12月8日,我们的前辈设立了上海律师公会.近百年过去了,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存在了30多年(从1912至1949年,抗战期间中断了5年左右)的律师组织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民国上海律师作为近代司法改革的重要产物之一。又有什么样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去继承?  相似文献   

5.
16岁的印度少女辛吉妮·塞古塔在参加一次电视台歌舞比赛时,被评委批评为"表演差劲"。羞愤难当的辛吉妮当场昏倒,被人送往医院抢救。此后,辛吉妮不仅丧失语言能力,甚至连家人和家中所有物品的名称都回忆不起来。16岁的辛吉妮·塞古塔目前是一名高中女生。她平素酷爱歌舞,还出演过多部电影。上个月,她参加了加尔各答市孟加拉语电视台举办的一场歌舞真人秀大赛,经过长达3天的较量,辛吉妮一路过关斩将,从数百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6.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重要分类。本文选取苏绣为模型,分析其所遭遇的知识产权困境和解困思路,并将这一对策运用于整个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某种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文化遗产法的立场:民族主义抑或国际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遗产法领域,存在着两种对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方式。一种立足于民族主义,强调对文化遗产原主国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另一种则站在国际主义立场,强调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本文认为,两者的基本目标都是保护文化遗产,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民族主义的立场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国家保护不力或蓄意破坏文化遗产时才应站在国际主义立场加以干预和保护。同时,应警惕和反对极端国际主义。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沿革 (一)概念界定 科学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起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特定的社区世代相传的、作为该社区的文化和社会特性的组成部分的智力活动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下位概念.文化遗产是人们所承袭的前人创造的文化或文化的产物.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文化遗产的完整范畴.  相似文献   

9.
如今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快速变迁,严重影响了贵州文化生态环境,使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及生存受到阻碍,很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威胁,这让我们意识到,必须马上开始行动对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尽管现在贵州采取了行政保护和法律保护等多种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但是这些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都不甚完善,必须构建完整的法律保护机制,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6月11日,将迎来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将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确定为依法保护,重在传承。广西将在6月11日的文化遗产日当天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以下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2011年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永和 《知识产权》2009,19(3):69-74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模式,在理论上需要私法与公法综合保护;在立法操作上宜将民间文学艺术与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一起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促进条例"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同时制定"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条例",把民间文学艺术确定为一种特别权利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2.
尹晓 《法制与社会》2012,(28):265-266
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安徽、贵州及台湾等省份,本文主要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但由于多种因素,几乎面临灭绝的危机.因此,对于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及基本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与保护,采用民间参与、政府主导的模式,在法律的基础上形成一套保护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一种超越知识产权的新型民事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权权利性质的探讨。在概括介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权利说、传统资源权说、知识产权说、土著产权扩张说等学说的基础上,重点论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与现有民事权利中最为近似的知识产权的差异,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应界定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权利的主张。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了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也于2004年正式加入该公约,还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知识产权角度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最后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韩娟 《法制与社会》2012,(35):200-201,2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群体应当通过制定法律进行著作权保护;对于数字化作者,根据其创作的数字化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按照著作权或者邻接权进行保护。此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应当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对其进行集体管理,并代为行使相关著作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下面设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由这一财团法人按其设立宗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大量的文化遗产被后人所继承,但是许多文化遗产因为保护不周而受到国外的威胁。例如,我国是世界上第一部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故乡,但最早出版20集《格萨尔》史诗的国家却是巴基斯坦;蒙古国已成功申报马头琴为世界遗  相似文献   

17.
汤纯 《法制与社会》2016,(5):269-271
民族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或是再生。对于民族地方的文化资源进行研究和保护,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业。本文结合对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实证调研,并以自治州相关的保护条例为参考,以明确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为首要,分析研究对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法律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提出相应的经验和对策,以期对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能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在公权保护之外予以私权保护,私权保护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与弘扬。在具体权利的构建上,应重视精神权利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人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人格利益需要得到尊重,享有以适当的方式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的权利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不适当使用和贬损性使用的权利;经济权利不宜过分强调,经济权利的授予与权利行使以惠益分享为原则,还应基于利益平衡原则予以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徐蓓雯 《法制与社会》2013,(33):267-268
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个难题。破解之道之一就是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纳入到法律规制轨道之中。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中只有公法这一单独的法律规制模式,势孤力薄,我们需要制定相关私法制度并构建起公法、私法相交织的综合法律规制模式,以便更合理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价值,更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检察风云》2010,(12):54-55
159载,世博会沉淀下人类生生不息的伟大梦想。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2010上海世博引起全球共鸣。为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世博、更深入地走入世博,《检察风云》杂志社与上海华侨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于世博期间举办"欢乐谷”杯摄影大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