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正党的宣传和宣传干部的培养在政治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支笔就能撰写各类型的稿件,因此,对一支笔的要求也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一名农工党的宣传干部,如何做到一枝独秀?在这里,我也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以飨读者。第一次接触《前进论坛》是我的一篇散文《我的农工情》被农工党泉州市委会推荐上去的,第一次感受到党的温暖。那时,我才刚刚入党。也正因为这篇文章,激发了我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阿苍 《中国减灾》2002,(2):48-52
致命一击 我简直是心力交瘁了.又是罢工!没想到,在我花完了最后一笔旅行费用,准备自罗马登车前往德国法兰克福,然后登机返国之时,又遇上了意大利铁路工会宣布:24小时全国铁路总罢工!  相似文献   

3.
电话!     
《台声》2015,(11)
<正>话筒才放下,不到一分钟,忽然又响,我整个人跳起来,指着电话机:"说!说我去开会了!"我想买一个血压计,是像心电图那种,有荧幕,可以看到血压升降变化的,然后就可以看到,一接某些人电话,血压立刻九十度仰角上升!电话,我真的怕接电话!从事副刊编辑以来,接过各式奇奇怪怪的电话,可惜没有一一记录下来。"告诉你哦!我是某某某,我写了一篇《XX》,这篇文章如果不刊  相似文献   

4.
<正>读了第16期"人物"栏目3篇报道战士王锐事迹的文章,我被王锐这样一个时代楷模感动了。当我搜索"车长是什么级别?"无果时,我意识到级别原来并不重要,车长王锐攻坚克难的事迹给予这个时代的感动和力量才是最重要的。读这样的报道,让我浑身充满了力量!近年来,很多通讯员都觉得有关人物的文章越来越不好写,笔  相似文献   

5.
名学者、原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王元化近日逝世了。谈及此事,一位政界朋友慨叹曰:“宣传部长都像王元化就好啦!”我问他何出此言,他未回答。这使我思考了好一阵子。到今天,一共想到了三点,才觉得此言不差矣!现在把这三点写出来,供对此有兴趣者深入思考口巴!  相似文献   

6.
悬空寺     
山西省的悬空寺闻名全国。我在童年时代就已听说过。但是,过去我一直以为一个寺庙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只不过是一种传说,或者是一种颇具神奇色彩的幻想而已。当我看到了它的一张照片之後,才真的信服了。如果有机会去看一看,那该多好啊!今年五月我终於亲身去游历了一番。悬空寺地处山西北部浑源县城郊五公里的地方。目睹这座建於北魏时期(三八六——五三四年)的奇妙建筑,我简直惊呆了! 悬空寺面对中国五岳之一的恒山。从远处看上去,它像是一幅作於断崖之上的壁画;近看,它又像是一面浮雕;待我走到悬  相似文献   

7.
自己的眼睛要动手术了,很大惊小怪的。到了医院,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大人小孩的眼科病人。小的很小很小,老的很老很老。坐着站着蹲着拥挤着,好像火车站候车室。我难过起来,从书包里掏出纸、笔,伸开左手当小桌板,写,站着写。我的左眼已经上了麻药,闭着,只打开右眼,好像打开一只聚光灯。我的笔便在我眼睛的追光中飞舞。快打句号的时候,听到护士一声喊:陈祖芬!天,轮到我了,刚才  相似文献   

8.
在哪里写作     
刘庆邦 《北京观察》2017,(12):64-69
<正>一支笔闯天下,我是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我说了那么多写作的地方,其实有一个最重要的地方我还没说到,那就是我的心,我一直在自己的心里写作。幸运的是,我比较早的理解了自己,意识到自己喜欢写作。每个人都只有一生,在短短的一生里,不可能做很多事情,倾其一生,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算不错,就算没有虚度光阴。文章千古事,写作正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只有舍得投入自己的生命,才有可能在写作这条道上走到底,并写得稍稍像点儿样子。  相似文献   

9.
人生两支笔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的话,那么写这本书的是两支笔。一支笔写成长,一支笔写衰老。成长不是为衰老,但成长必然走向衰老。成长的时候不要怕,长成的时候不要悔。一支笔写前进,一支笔写后退。大街、车站、机场,看那些来来往往的人群,谁能说清,哪一个是在后退?有的后退是为了前进,有的前进却导致了后退。一支笔写快乐,一支笔写烦恼。如果说人生是一辆载重的车,那么快乐和烦恼就是支撑它的两个车轮。有沉重才会有轻松;有痛苦才会有快乐。我们期待快乐,但不要害怕烦恼。战胜烦恼才能孕育新的快乐。一支笔写成功,一支笔写失败。没有人不…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一家民营企业集团的大门横牌上,写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12个大字。乍一看似乎有点作秀,仔细一琢磨,却感到写得颇为实在:有了共产党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才使这位民营企业家办起了一个大企业;"让一  相似文献   

11.
政治课上,上课还没到五分钟,我就发观一女生并不听课,而是埋头在写些什么。我一边讲课,一边慢慢走过去。看到她在纸上写了一大堆男生的名字,旁边还画了一幅漫画,我想提醒她一下,叫她好好听课,于是便伸手去“拿”她的纸条,没想到我的手刚碰到她的纸条,她就一下子从座位上跳起来,大喊“:你侵犯了我的隐私权!”她的先发制人,使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遭遇这样尴尬的情景,我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短暂的唏嘘后教室里变得出奇的安静,全班50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正当不知所措之时,一个念头冒了上来:何不趁热打铁,以此为话…  相似文献   

12.
我是第八、九、十届的省政协委员,算是“老三届”了。这次会议期间,《政协天地》约我写一篇手记,我不假思索,一口答应下来。可是一提笔,觉得要写好这篇短文还有点难,要写的内容还不少,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13.
朋友第一次来法国,带她去市中心转转,边走边聊时朋友问了一个问题:咦,你说我们刚才看到的那栋很漂亮的建筑物是市政厅,我怎么就没看到大牌子和警卫呢?那不认识的人怎么知道它是市政厅? 我一时没回过神来。朋友接着解释:像国内市政府的大门口不是有很大一块牌子,写着××市政府,而且旁边还会有警卫--这样大家就很容易辨认了。我终于明白了,却一时哑然,不知该如何解释才好。 的确,东西方的市政府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的市政府显得庄重严肃,一块大牌子再加上警卫就避免了闲杂人员入内。但在西方,不论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张洁白的宣纸,一支饱蘸墨汁的毛笔,活跃在中国书坛上的津门中年书法家张少文笔走龙蛇,在黑白之间纵横驰骋,开出了一片新天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艺术道路。偌大的一张宣纸,他用错落有致的魏碑字组成的神韵,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奔放和舒展。那一根根线条,一个个点划,令人回味无穷。30多年间,在恩师著名书法家孙伯翔的悉心教诲下,他懂得了老师的名言:"写天写地写平生的真谛"。说实话,写魏碑进去容易,出来很难!我知道好多书法家在研究魏碑,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缺少魏碑的"骨气",更有好多人写魏碑根本就摸不着脉。但张少文成功了,因为他  相似文献   

15.
虽然“书话”是很晚才有的名目,但上溯到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就觉得似乎很早了!若说较晚的话,抑或可以20世纪周作人的《药堂语录》、《书房一角》,乃至后人编进《知堂书话》的一些“书话”大家而论。若以我的见识,则可谓《求书日录》、《劫中得书记》、《劫中得书续记》等诸文,系以非常之笔,记非常之事矣!另则,郑振铎、唐驶、黄裳等虽然皆是书记比读书记写得好之范例。然而,在我以为的唐文之中和、黄文之恬淡、郑文之稍显激越之中,我倒更看重的是黄裳“书话”之“精刻”、之“恬淡”。  相似文献   

16.
十来年前,我曾写了一篇小文《寻找老百姓》,大意是我们中国已经成了名片大国,有名片的人太多太多了!而且,名片上的内容绝不仅仅限于姓名、通讯地址、电话等等,往往要添加上各式头衔(如官衔、职衔、誉衔、虚衔之类)。这样的名片太多了,铺天盖地,这就会使人产生一个错觉:好像我们中国有太多太多的“人上人”,简直快要没有十足的普通老百姓了!  相似文献   

17.
<正> 爱狗的丁炳昌和樊云芳夫妇2000年元宵节那天,拨通了光明日报海南记者站的电话。一听是我的声音,丁炳昌就故意拿腔拿调地冲我嚷嚷:“捣什么乱,我没时间给你罗嗦,沙沙病了!”沙沙是何方神圣,值得丁大站长这么大惊小怪?此君乃樊云芳爱犬。“凌晨3点沙沙就发烧,抽搐,我们俩一直陪着。现在她找医生去了。”丁说。这对新闻界的名人爱狗如此,简直  相似文献   

18.
报到     
岳勇 《中州统战》2001,(12):34-34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去报到的那天是11月20日,天气有些寒冷。在火车站下火车时,已是傍晚时分,天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走出站台,我在人群中搜寻杂志社派来接我的人。好久,我才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看见了一块写着“接湖北岳勇”的牌子。那块牌子是用快餐面纸箱撕下来做成的,还隐约可见“某某牛肉面”的字样。再一看牌子下的那人,竟是一个一头乱发、身着一件洗得没了颜色的中山装、戴着一副老花镜的老头。一见这情景,我的心里就凉了半截,但最后还是振作精神朝他走了过去。老头打量了我一会儿,便跟我握了握…  相似文献   

19.
<正>"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领域的前景,今后10年会特别好。不把它看成国家战略的重大机会,这是要产生重大失误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下过这样的结论。此言非虚。一支点到中国地图的哪个地方就能唱哪个地方民歌的电子笔,  相似文献   

20.
正自从到了执行庭办理执行信访和执行异议案件,每天我几乎做着同样的工作:接待信访人、撰写案件报告、制作核对各种报表……琐碎且收效甚微,心中颇有些提不起劲来。直到有一天接待了两位当事人,我的想法才发生了变化。那是六月的一天上午,我正琢磨着一个信访案件报告该如何写时,门被敲开了,进来的是一对中年夫妇。俩人刚迈进办公室就嚷嚷开了,反复说案件已经立案了为什么法院还不给执行,要讨个说法。我忙放下手中的笔将他们请进办公室坐下。这对夫妇连续说了七八分钟,越说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