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表现在三个层面:个人层面,强调个体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和精神生活的丰盈充沛;社会层面,倡导社会精神财富的共创共享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国家层面,力求焕发出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实践,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和显著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鲜明彰显。新时代扎实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起点和归宿,促进社会精神文化生产的提质增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发生,不单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动,尤其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条件和现实条件。考察近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因素,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规律和一般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国家文化思想服务于政治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反映了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改变,要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还是全面提升社会成员素质的基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引导理论宣传、文学艺术、出版、新闻、教育等部门的工作,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人民群众抵制外来的各种腐朽思想与错误思潮的影响,从而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文化娱乐形式应运而生,行业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等方兴未艾,文化市场日趋繁荣,文化活动日趋活跃,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文化馆工作能否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真正成为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指导中心、创作研究中心和培训辅导中心,成为坚强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纳入党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6.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这一实践主体。这就需要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语词中国化,有助于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奋斗精神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风貌,从文化基因看,党的奋斗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奋斗基因的传承;从理论体系看,党的奋斗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是激励时代新人奋力拼搏的时代选择,是涵养时代新人奋斗美德的必然选择,是做好青年工作的精神选择。将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榜样教育、挫折教育和青年实践活动,以此路径实现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涵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引导学生党员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党课模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拓展党建活动载体,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学生党建中的作用,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质培优。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文化领域的赓续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提炼,是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的现实需要。其内在包含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初心使命、依靠力量与评判标准。新时代要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中心保障人民基本的文化权益;以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为中心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中心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赢得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法宝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其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具有同一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或缺的两大法宝,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解除了文化窘境,奠定了现实基础,提供了指导思想。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精神动力,优化了文化土壤,提升了大众素质。  相似文献   

11.
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神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而且取得了丰硕的精神成果,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理论成果是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神成果是精神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果是物质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从反对"误置具体性之谬误"的方法论出发,有机马克思主义倡导"文化嵌入式马克思主义",将俄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典型。但是,他们将具体和实际往往归结为精神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批评俄国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割裂了与本国文化的关系,主张马克思主义多元化、精神化和浪漫化的发展,这样,"文化嵌入式马克思主义"就陷入了内在困境中,暴露了有机马克思主义谋求马克思主义后现代发展的图谋。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增长迅速,有关调查表明,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70%以上感到文化生活贫乏。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实践的历史、斗争的历史和创业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来自于实践、来自于伟大的生产实践活动、来自于对人和自然界的双重改造、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实践精神。中国梦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人民心中树起的一面精神旗帜,是中国人民实现幸福美好生活的思想先导和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艾思奇启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和探索。他的《大众哲学》一书富有中华民族的生活形式和风格特色,对于今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建构新路径等方面,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质上就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认真反思以往研究范式的局限性,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把大众化的理论成果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内化为人民群众稳定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革命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反映中国革命现实、凝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的文化。这种特定的丈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其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它不但是中国革命时代的先进文化,也是中国目前多元文化格局中重要一元,其思想精神和方法特点对当今先进文化建设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核心是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三阶段的统一及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统一。学术与政治的割裂造成的批判精神的错位导致大量虚假、无效的批判,造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社会思潮的疏离,阻滞了马克思主义在与社会思潮积极互动中求发展的进程。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坚持其开放性、超越性、实践性特征,才能焕发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主动引领社会思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是人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体现了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审视和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包容借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人民也有着文化不自信的一面。人民对文化的不自信,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辐射力、聚焦力和学理化。在宣传教育层面,有必要增进人民的文化自信,以激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微循环、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在理论研究层面,需要增强理论工作者的学术自信,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理化,从而以人民高度的文化自信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命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天然的内在契合性,能够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走向辩证融合。从内容维度切入,二者在社会理想、价值导向、内在特质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契合性,因此二者有结合的可能性。以现实维度观之,二者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服务于中国实践的需要。从实践维度出发,新时代要在“固本培元”“和而不同”“古为今用”“扎根人民”中主动探寻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对新时代继续推动理论创新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时代赋予文化馆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