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65年7月14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为了掩护邳州市张楼乡11名民兵,毅然扑向突然起爆的地雷,壮烈牺牲。 30年过去了,不仅仅被掩护下来的11名民兵深深地怀念着王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王杰的壮举早已化作一种精神,陶冶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今年54岁的李彦清当年是张楼民兵地雷班的班长,当年王杰担任地雷教员后,他经常向上杰请教。因此他与王杰相处的时间最多,对王杰同志的高尚品德感受最深。王杰光荣献身后,李彦清处处以王杰为榜样,带领民兵班的同志苦练军事本领,摸索研制成功了30多种地雷,多次作地雷爆破表演。  相似文献   

2.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在一座一人多高的桥下,有一名战士昂首挺胸,左手托起炸药包顶在桥底。导火索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铜铸一般的脸。他像巨人一样挺生,抬头看着远方,两眼放着坚毅的光芒。这便是在我脑海中永不磨灭的形象──董存瑞,他永远激励我奋发向上。1948年5月25日,在进攻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时,董存瑞为了使战友顺利进攻,在嘹亮的冲锋号吹响时,在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时,在炸药包无可放之地时,他毅然把炸药包高顶在桥底,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前进的…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龙海市的周宾、张灵、王杰、张毅四人是好朋友,年龄都不到20岁,初中毕业后步入社会,平时喜欢聚在一起喝酒闲聊,无事生非。2011年4月25日23时许,四人酒后,周宾提出到某酒家附近路段寻找上班的女工“摸奶”取乐。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龙海市的周宾、张灵、王杰、张毅四人是好朋友,年龄都不到20岁,初中毕业后步入社会,平时喜欢聚在一起喝酒闲聊,无事生非。201 1年4月25日23时许,四人酒后,周宾提出到某酒家附近路段寻找上班的女工摸奶取乐。三人同意,随后由王杰骑助力车载周宾,张灵骑助力车载张毅,来到该酒店附近的一条小路上。没过多久,对面走过来要去该酒店上班的女工任某,周宾就让王杰放慢车速,靠近任某,伸手抓捏任某的胸部。任某大惊,痛骂周宾。张毅听到后,跳下车殴打任某,周宾再次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第七十一集团军视察。在第七十一集团军某旅,习近平主席看望了王杰同志生前所在连官兵,参观了王杰生平事迹展览。习近平感慨地说:"我小时候就知道王杰的故事,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勉励大家,要学习践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加强战斗精神培育和战斗作风训练,传承好红色血脉,做新时代王杰式的好战士。这则新闻引起了我一段几十年前的回忆。  相似文献   

6.
潘从武  李幸 《公民导刊》2013,(10):44-45
<正>某山友救援队志愿者李卫东解救一遇险儿童时意外受伤,由于未与救援队确定劳动关系,两万元的医疗费只能由他个人承担。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同时,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次意外,暴露了相关法律空白。意外受伤谁担责35岁的李卫东是一名普通民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新疆某山友救援队,成为一名户外救援志愿者。今年3月,李卫东和几名队友得知,一名8岁的儿童不慎跌入乌市达坂城区西沟乡一深沟里。李卫东和队友急忙  相似文献   

7.
公元1982年7月11日,在古城西安,一名风华正茂的军校大学生,为抢救一名落入粪池的老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那英姿勃发的青春风貌,永远停留在24岁的年轮上。次年的5月1日,他的100多位同学,又在华山脚下,奋勇抢救遇险的中外游客。张华和他战友们的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颂歌。  相似文献   

8.
我是在一次电话交谈中听到这件 令人心碎的事情的。说话的那一端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而他告诉我的事情则远在中国的西部边陲。这是一个关于警察的故事,确切地说是一位公安英烈的身后事。我不想说出这位英烈令人伤感的名字了,他的牺牲已经太壮烈,是在解救人质、与携带炸药包的歹徒搏斗中,舍身扑向炸药包的。不消说,炸药包爆炸了。生命的躯体与炸药包爆炸的威力抗衡的结果不言而喻。他牺牲后,这个已经破碎的家又一幕悲剧出人预料地发生了:他的遗孀在与他的家族争夺烈士遗孤的过程中,自杀了。烈士的遗孤成了真正的孤儿。 可怜的…  相似文献   

9.
警营好汉     
在劫匪、绑匪和歹徒的炸药包及尖刀下,他曾经解救了7名群众;在冰冷或水流湍急的江河中,他先后9次将落水者救上岸来;在突发的交通事故现场、自杀现场及路遇群众危难时.他又救下了10多条生命。辖区的居民自豪地称他为“我们的佐罗”,熟悉他的群众由衷地夸赞他——  相似文献   

10.
《春秋》2016,(3)
正说清朝军机处是个人才高度集中的藏龙卧虎之地,绝对不是虚言,因为在接下来的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辛巳科殿试中,最终获得第三名的清朝著名学者和诗人赵翼,不仅是内阁中书和军机章京,而且在读卷官呈报的前十名试卷中,原本名列第一,只是因为其他因素,乾隆皇帝在钦点状元时,才将他与王杰的试卷对调了一下,结果王杰夺得状元,赵翼屈居探花。赵翼与状元擦肩而过,此事还颇具戏剧性。一清朝科举考试一般三年举行一次,从康熙、雍  相似文献   

11.
张嬿 《人民公安》2010,(22):16-19
<正>民警郑加选在一次抓捕毒贩任务中负伤而感染艾滋病,于2009年末病逝,年仅35岁。他生前,是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公安局一名精气神俱佳,作风英勇干练的110巡逻警察大队民警。作为郑加选的战友和领导,本文作者见证了这个年轻民警生前身后的英勇和哀伤。  相似文献   

12.
纪萍 《民主与法制》2013,(13):28-29
他曾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功臣:猫耳洞口,他为掩护战友,奋不顾身扑了过去。挡住了敌军的子弹,因伤致残(三等甲级),多次立功受奖。转业后他凭着一股子热情和拼劲,硬是把一个寂寂无闻的技工学校升格为国家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这样一个颇有传奇色彩、英雄情结的党员干部怎么会沦为阶下囚呢?  相似文献   

13.
澄武 《中国民政》2007,(8):58-58
他,年轻时曾是一名出色的军人,被战友们誉为"军中铁人",先后20多次立功受奖;他,曾在国防施工和抗洪抢险救灾中,为救护战友和抢救国家财产,先后6次奋不顾身在烈火和洪水中以致重残,被部队评为一等伤残军人;他,重残退休后仍心系国防,自强不息,重扬生活风帆,用重残之躯谱写了一曲别样战歌,曾先后9次走进人民  相似文献   

14.
张柏良 《研究与交流》2007,(4):37-37,39
4月14日《新民晚报》报道,央视《电视传奇——董存瑞》中将董存瑞托举炸药包炸碉堡的壮举说成是“后人臆测”。传颂了近60年的英雄董存瑞,被人三言两语轻率否定,这样的节目居然还能在央视播出。于是,董存瑞的妹妹董存梅、董存瑞生前的战友等8名原告,将拍摄该片的中央电视台、导演郭维以及刊载类似言论的《大众电影》告上法院。  相似文献   

15.
玉树速度 王景超是玉树州消防支队参谋长,仅4小时前,他和战友们还能听到孩子微弱的呼救声. 玉树当日7时49分地震突发时,王景超和战友们正在出操.4分钟后,全体60名官兵集结完毕,队长康自福命令大家:"先去学校!"  相似文献   

16.
1 那个炸药包,它是那么烫眼地横在储蓄所的柜台上。李财拨开呆站在那里的不知所措的人群,径直朝那个炸药包奔过去。阳光在他的脊背上留下闪烁不定的光芒。那光芒里还隐含着众人目光里投射的疑惧。李财当然看不到背后发生的一切,但他同时也看不清前面正等着他的究竟是生还是死。他无暇顾及跟自己有关的一切啊!这房屋,这房屋四周远远近近的人群的命运,都维系在他的身上,他是这个现场最高的指挥官了。他如果处理不好这个炸药包,那就决不是简单的失职问题。 他疾步上前在那个炸药包前立定的时候,就听见有人建议还是请排爆专家来处理吧…  相似文献   

17.
英魂绕梨乡     
9月16日,安徽省砀山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果园场中队指导员的陈真,在侦破一起部挂系列杀人案件的守卡盘查任务中,不幸被一辆违章驾驶的农用机动车撞成重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年仅39岁。 9月20日上午,砀城万人空巷,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10多岁的娃娃,胸戴小白花,矗立在芒砀北路和金利大道两旁,挥泪目送运送陈真遗体的灵车缓缓驶向砀山殡仪馆,370名公安民警打着“陈真战友,你一路走好”的巨幅挽幛,徒步走在灵车后面的数百米街道上。你走了,你可看到战友们如何 把你深深地怀念 陈真牺牲后一个多月的日子里,他所在中队的战友们心头一…  相似文献   

18.
雨后复斜阳。山路弯弯,一双军人的脚在匆匆移动。归心似箭。他好想念爹呀。娘刚生下他,就去世了,是爹把他拉扯大。满十八岁,他就说:"爹,我去当兵。""孩子,"爹说,"你大了,应该先挣点钱,娶房媳妇,再说,"爹一阵巨烈的咳嗽,"爹就你一根弦呵,万一弹断了……"爹嗓子有些呜咽,眼圈也一下子湿润了。"……"谁知,第二天,爹竟答应了。入伍那天,爹抱着二胡,送他到村口。秋风吹,爹的白发在飘,那背驼得很。他同战友们开始登车了。二胡声声,撞击着他的心扉。他真想将背包一扔,扑  相似文献   

19.
丁磊在部队服役时是工兵,数年前曾参加过云南边境的排雷,听他讲述边境排雷的经历和险境,尽管已是事过境迁,但我心头至今还为他当时的安危捏一把汗。排雷,是我们工兵的看家本领,也是主要的战斗职责。战争时期,为部队的前进、进攻扫清障碍,常与死亡擦肩而过;和平时期,为清除战争留下的隐患,则与死神一路同行。因此,相比较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延续30余年的人间真情故事。“文革”中,一名23岁的警卫班长奉命去监护一名特殊病人,监护中,他被病人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铮铮铁骨所感动,对病人给予了特殊照顾,当有人对病人下毒手时,他不顾一切奋力抢救,使其虎口余生,他退伍回乡后当了一名挑砖工,而他“监护”的病人复出后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老将军日夜思念警卫班长,终于如愿以偿,在深切怀念老将军的日子里,他生动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