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雅     
正中国人饮茶,与中华传统文化同具悠久历史。相传在5000年前的神农氏时代,"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江南地区广为流传。《尔雅》以及《诗经》《礼记》诸多古籍对茶多有记载,但古代指"茶"的字有樌、茗、苦荼、过罗、物罗、酪奴等名称。据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茶"字是在唐朝中期以下才出现的。原为"荼"字,后  相似文献   

2.
茶·水     
韩春鸣 《海内与海外》2012,(12):71-71,70
笔者每日用茶,早晨一杯茶,暮时茶一杯。一天下来,仅续水而已,不换茶叶。讲究的人,对茶水论浓论淡,本人则浓淡皆宜。晨浓,暮淡。对于茶叶,要让其发生作用,离不开水。茶终归是饮料,茶叶需要水来浸润。那么,茶水之水,该用什么水呢?笔者不是饮水专家,只是想当然:饮用水应有天然和自然之分。所谓天然之水,就是天降之水,上天赐予。李白曰:"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对来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饮用茶的国家,已有几千年种茶的历史。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是唐代茶圣陆羽写成的,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茶对人身体的好处很多,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茶是不可缺少的健康饮料。为了证实茶的健身作用,特别是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延年益寿方面的效用,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之后,确认茶叶中含有5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和药效成份,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防止感冒、防止血管老化的作用,茶中的维他命【,能保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保持青春活…  相似文献   

4.
在应用茶叶方面,缅甸人胜人一筹。他们不仅将新鲜茶叶制成干茶冲泡成茶水饮用,还擅长将新鲜茶叶腌制成湿茶和其他食品拌在一起直接嚼吃。缅甸人称这种茶为拌茶。缅甸人在嚼吃拌茶时习惯佐以茶水,也就是说,在同一时刻既喝茶水又吃茶叶,真可谓"物尽其用"。拌茶是缅甸人用来待客的传统食品。缅甸人以好客著称。当客人登门时,主人便会端来各种点心热情招待,其中拌茶是必不可  相似文献   

5.
西伊里安(荷兰人称为新几内亚)海岸外有个海岛称温底岛(Wundi),该岛是机尔文湾中的一个小丛林岛;岛上的居民中过去曾有过一位老人家,他习惯于将杉叶藻的树汁作为饮料.某一天这位老头儿发现他的饮料被偷饮了半杯,于是他就躲在附近的树丛里窥看是谁在偷饮他的饮料,就这样他抓到了珂玛沙里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之一 ,因它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氟化物、叶绿素、醣类等 ,适量饮茶对人体健康、防治某些病非常有益。因此 ,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众所周知 ,除了中国人外 ,英国人就可能算是世界上最爱饮茶的民族了。中国茶传入欧洲 ,是在17世纪中期。1637年 ,英国有个叫威忒的船长专程率船队东行 ,首次从中国直接运回一批茶叶。1644年 ,英国有一商人在厦门设立商务机构 ,专门从事贩茶。1662年 ,嗜好饮茶的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 ,便成了英国第一个饮茶皇后 ,从此 ,饮茶之风盛行…  相似文献   

7.
咖啡、茶与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休闲、工作或社会交往中,几乎“不可一日无此君”。茶及相关的茶文化早已为国人所熟知,因为茶的栽培与饮用均源于中国,而对于“舶来品”咖啡则略显陌生,那么,醇香浓烈、充满诱惑的咖啡,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与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茶香如蝶     
《新青年》2013,(2):19
茶是家的味道,茶色是父亲的手。琥珀色的一杯苦茗,杯底有零星的茶叶,啜饮下去于是厚而醇的一种味道萦绕在齿颊之间,全然忘言。而父亲只是从容地提起茶盏,将澄澈的琼液一巡一巡地冲落在陶杯之中,不作声色地饮尽他的一杯。所有的动作都透着时光冲刷后的洗练,神色也很是淡定,就仿佛心思全不在茶中。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在饭后的这一段泡茶时光,父子俩才有机会促膝谈生活的一些大事琐事,谈少年成长中的一些心情。所谓关心,所谓父爱尽出于此。  相似文献   

9.
刘扬武 《海内与海外》2004,(9):22-23,26
金矿挖尽,金子有殆尽之时,而茶树的片片绿叶,只会越长越多,采了又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金子”。茶树被世界各国公认为“金树”,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树,有160多个国家饮茶,饮茶人数达20多亿。茶叶不仅与咖啡、可可一起成为世界三大饮料,而且被称为“世界第一饮”。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也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并植茶、饮茶的民族,但世界上也有人说:茶树原产地在印度。科研工作者从茶树的染色体和儿茶素的进化进行研究,染色体最原始的是中国四川金佛山大叶茶,依次为云南双江大叶茶、台湾大叶茶、印度阿萨姆大叶茶;茶树中含简…  相似文献   

10.
在台湾,作青草茶算是个传统的老行业了。有资料介绍,青草茶是中国民间流传的自制饮料,又称百草茶、凉茶或苦茶。由于气候湿热,在南方青草茶是夏季保健的必备。地属南方的台湾也不例外。特别近几年,受回归自然、崇尚健康食品风尚的影响,一度被认为已接近“夕阳”的青草铺,不仅没  相似文献   

11.
古老的马店驿站,秀丽的边陲小镇,一批批风尘仆仆的人群马帮曾在这里延续着关于"茶"的故事,而通过那条位于普洱县城的茶马古道,清香袅袅的普洱茶也就此名扬四海。从茶团上取些浸泡,它那浓红明亮的茶汤,仿佛也在诉说着悠久而神秘的普洱茶历史。古山飘过古茶香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古城普洱,以出产品质优良的茶叶而闻名遐迩。然而茶叶本无特殊,但特别之处在于人类通过智慧,将茶叶与火融合,使其本身的香气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2.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侨联副主席、党组书记陈彬藩先生是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茶文化专家,当我采访他时,见到他家挂有两幅墨宝。一幅是方毅同志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时书写赠送给陈先生的。“美酒干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另一幅是国民党元老陈立夫93岁时在台湾看到陈先生所著《茶经新篇》、《古今茶话》、《茶叶王子》三本书后,欣然挥毫题诗“赏心悦目诗书画,煮泉品茗色味香”赠送给陈先生的。我也是个茶文化爱好者,触景生惰。围绕茶字这个主题与陈彬藩先生展开了热烈的交谈——  相似文献   

13.
玫瑰祭     
雨桦 《新青年》2002,(3):30-31
最难忘的是初恋。他是第一个给我送玫瑰的男孩。如果不是他送玫瑰给我。我根本就不知道玫瑰是爱情的使者。他是一个警察,我们的办公室正好是租用公安局的,他的办公室就在我的对面,没事的时候,他就经常到我的办公室里来,看张报纸,喝杯茶,谈论他们最近破了什么案子,抓住了多少三陪小姐,实在没什么可说时就大眼瞪小眼了。从一开始认识他,我们之间就没有陌生,但也没有因此亲近。一切都是很平淡的交往。偶尔,我们也有过单独去看一场电影。  相似文献   

14.
沙平 《海内与海外》2001,(12):55-56
云南省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植物遗留种和特有种均为全国之首,故有“植物王国”之称。在这个植物王国里,生长着不少极为珍贵和罕见的奇树异木———茶是我国人民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饮料,现代的茶叶都是从古代的野生茶树经过人工培育而成的,而云南正是我国茶树最早的故乡,至今在云南的不少产茶区,仍存活着许多古老的野生大叶茶树,它们都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茶树王”。在众多的茶树王中,最高大最长寿的茶树王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境内巴达区大黑山的森林中,四棵巨大的茶树依傍着生长在一起,其中最古老的一棵树身高34米,树围3.…  相似文献   

15.
提起“茶”,人们常常要与“柴米油盐”等琐事联系起来,其实“茶”在中国真可谓渊源流长,据说早在商朝就曾用茶做祭祀的供品。唐朝的陆羽著有《茶经》。至今在我国的南方仍把茶当  相似文献   

16.
一场并不存在的暴风雪1791年12月5日,星期一凌晨,音乐天才莫扎特离开了他热爱的人世,当时他年仅35岁。对于这位杰出的作曲家之死,间或也有个别传闻,但当时的人们几乎一致公认,莫扎特死於疾病。凡属莫扎特“是被谋杀的”传闻,均被认作无稽之谈,就连权威的《牛津音乐指南》也认为这个故事没有根据。据记载,举行葬礼那天有一场暴风雪,参加葬礼的亲友因此而无法陪着灵柩去坟场。于是,莫扎特的棺材就在无一亲友在场的情况下入了土。至今,可能还没有一个人知道莫扎特的坟墓到底在哪里。人们几乎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件事情的真实性,然而,一个偶然的机…  相似文献   

17.
君山银针     
湖南是茶乡。茶中极品是君山银针。一位深谙茶道的湖南朋友领我到岳阳楼上品尝此茶,摇头晃脑地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赶在这春雨之前采摘的茶叶嫩芽、毛尖,或者一芽一叶,都属于贵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中是否存在着某些来历不明的水下智能动物?时常出没的不明潜水物(USO)已经为此作了注脚,提供了揭秘的线索。神秘潜艇古来有之19世纪时,英国货轮“海神”号就曾在几内亚湾附近海域同不明潜水物相遇。该怪物漂浮在船头前方约100米处,好像是一个巨型发光金属物。当“海神”号驶近时,漂浮着的怪物竟然没有溅起一点浪花,就无声无息地潜入水底不见了,人们惊得目瞪口呆。要知道,那时世人制造的潜水艇尚未问世。据史料记载,有许多海军舰艇、各国海岸警卫队的报告,以及海员、渔夫等目击者都证实,USO常常悬挂在水面上,然后突然跃进水里并消失在…  相似文献   

19.
汤百忠是浙江省新昌县三联村人,在村民眼中,汤百忠是个不安分的人,别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生性要强的他却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总想别出心裁弄些新名堂。改革开放之初,汤百忠敏锐意识到养植花木利润大,然而,事与愿违,由于花木市场日趋饱和,他精心培育出的苗木卖不出去,剩在手里变成烂柴。面对挫折,汤百忠没有灰心,1992年,他与浙江农业大学合作,成功研制出茶叶液面肥,喷洒在茶叶上,能使茶叶早产,投入市场,销路看好,深受茶农欢迎。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早霜,使喷洒过液面肥刚刚冒出嫩芽的茶叶毁于一旦,结果,第二年没人再敢买他的液面肥了。…  相似文献   

20.
斯里兰卡原本以咖啡驰名世界。不幸1875年前后咖啡发生了毁灭性叶病,不到几年咖啡树全被摧毁。那时,茶之试种已初具规模,政府号召改植茶树,茶叶从此迅速发展。1867年开始茶叶商品性生产,现在茶叶出口收入占斯里兰卡出口总收入的50%以上,每年以出口税、公司税、所得税形式直接贡献给政府的收入大约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8%。因而目前茶叶生产已成为斯里兰卡三大支柱中最重要的一根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