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既是一种治国理想,也是一种包含制度、程序和技术的治理实践。民主是一个内含多变量的政治函数,民主函数值的最大化取决于变量的多少或大小。一种高质量的民主是需要成本、需要文化、需要参与、需要信息、需要技术、需要法治、需要程序、需要学习、需要妥协、需要共享的。  相似文献   

2.
民主既是一种治国理想,也是一种包含制度、程序和技术的治理实践。民主是一个内含多变量的政治函数,民主函数值的最大化取决于变量的多少或大小。一种高质量的民主是需要成本、需要文化、需要参与、需要信息、需要技术、需要法治、需要程序、需要学习、需要妥协、需要共享的。  相似文献   

3.
陈志兴  陈建华 《前沿》2004,3(1):101-103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做人的工作 ,而人又是有思想、有感情、有需要的社会人。马克思曾指出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① 因此 ,研究人的需要 ,并从人的需要出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这里要强调的是 ,人的需要不仅仅指个人的需要 ,还包括社会的需要 ,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当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发生矛盾时 ,个人需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 ,并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做出牺牲。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就是使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结合 ,使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相统一。…  相似文献   

4.
人的需要沿着“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情感需要”、“发展需要”的层次结构逐级上升 ,这是需要上升的一般过程和规律。然而由于意识的能动调控和作用 ,人的需要的发展又有“层次跳跃上升”、“层次横向膨胀”、“层次下降与后跳”三种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5.
"需要"应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范畴,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严重忽视需要的社会历史内容,与马克思恩格斯的需要理论有根本区别.需要是发展的,在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了精神生活需要和政治生活需要.各个领域的需要又分化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6.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理论指出:人有5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5种需要的重要性是按照层次由低到高排列的,只有优先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要,才有可能追寻更高层次的满足.安全的需要在这个序列中排在第二位,除了生理需要(阳光、食物、水……)之外,安全就是其他需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需要层次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需要层次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从心理学角度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方面,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社会主义阶段,当劳动还是一种谋生手段的情况下,这五种需要缺一不可。一般而言,通过加薪、提高奖金、增加福利等措施,只能  相似文献   

8.
人的需要分为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物质性需要是指对衣、食、住、行有关的生活物品的需要,以及对生产资料、文化用品、科研用品等的需要;精神性需要是指对交往、友谊、成就、尊重、荣誉、权利的需要,以及道德、求知、审美等的需要。从需要理论讲,我们工作的目的,不妨可以这样说:一、为自己的生存幸福需要干工作。我们干工作,付出了劳动,是有工资收入的。这工资也许不算高,但已经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有了工资,我们就可以买食物买衣服买房子……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幸福。假如不干工作,哪有工资收入?没有工资收入,不要说幸福,就连…  相似文献   

9.
人的需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弄清人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揭示出实践活动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但是,以前我们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以致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出了一些偏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关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指人(包括个人、群体、阶级、社会)为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与周围的环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种必然联系,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渴求和依赖。人的需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包括物质需要,又包括精神需要,既包括自然需要,又包括社会需要,既包括个体需要,又包括群体需要。  相似文献   

10.
"需要"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的某种联系,它的本质即需要的内在规定性,是现实的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之一。需要的产生不仅受到自然性因素的影响,而且会受到诸如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主体属性的制约。人的主体属性包括认识、情感、意志和能力等多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需要产生的主观条件。通过对需要的内涵和需要产生的主体动因的探赜,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需要理论,为主体需要的满足和实现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吕仓福 《人民论坛》2010,(10):208-209
社会主义不仅是不断满足人的需要的新的社会形态,而且是消除需要"异化"、引导和提升人的需要的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需要观的建立,科学辨析人的需要是基础,消除"需要异化",正确引导人的需要是关键,提升和创造人的需要是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思路,是指人们对创造新思想、新方案、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思维指向和设想路径。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适应社会需要是根本的创新思路。因为社会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者最重要的最新动因,社会需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提供创新环境和创新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要在适应社会需要中实现创新,就是要从适应学生需要向适应社会全员需要、从适应教育需要向适应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需要、从适应教育需要向适应教育与交往相结合需要的转变中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一、实施需求分析———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择入点所谓需求分析是指对企业职工的需要和企业的供求之关系的分析。行为科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基本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感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的最基本的需  相似文献   

14.
加快立法步伐 发展循环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和广大公众的共同努力,需要从物质层面、体制层面、价值层面实行全方位的变革,需要通过法律、政策和技术的大力推动,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理体制的运作与充分引入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5.
心理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云 《理论月刊》2001,(6):45-46
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就要从人的心理需要出发来做工作。尊重人的心理需要,包括正确对待个人需要、正确引导群体需要和科学灌输社会需要。只有把这三种需要的位置摆正了,并能够使三者之间有机联系、相互促进,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中央对新时代和新矛盾的战略性判断,以及对新时代、新矛盾下的社会需要的战略性判断,蕴藏了对人民需要从客观性需要向主观性需要的主观性变迁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规律的认识。人民需要的主观性变迁体现为客观性需要的主观化和主观性需要的兴起。人民需要的主观性变迁意味着执政党在新时代要更加贴近人民的主观性需要强化自身的能力建设,不仅要进一步优化民生供给、完善民主政治,而且要注重民心建构,通过宏观层面的社会情绪管理来推进人民主观性需要的有序化满足。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视域下的教育需要是人和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是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张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免费的普及教育,用社会教育代替家庭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等途径来满足工人阶级及其后代的教育需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教育需要满足思想对当今中国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关注精神需要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是思想形成的源动力,关注精神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衡量实效性的基本尺度。精神需要作为大学生需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研究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并加以科学引导、调控和提升,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效果。研究大学生精神需要的内容和特点,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只有重视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培养和锻炼优秀的需要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为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9.
按照马斯洛的著名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呈金字塔结构.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敬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第一、二项是生物性需要,第三、四项是社会性需要,第五项是精神性需要。我们也可以更笼统地把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项。  相似文献   

20.
梁胜初 《前沿》2005,1(12):217-223
精神文化需要指人所特有的、享受和运用精神文化成果、丰富精神世界,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精神文化需要是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因经济发展、思想解放、民主推进和对外开放等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国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征。充分满足和积极引导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使之朝着健康、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是当前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