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满族剪纸     
曾闻 《今日民族》2013,(10):51-51
抚顺满族剪纸有200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它以满族文化和民俗节日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保存了大量满族民间活态的民俗和丰富的文化,包括满族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乡风民俗、人生礼俗、花鸟草虫等。满族剪纸是以剪、说、唱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满族剪纸、民歌和故事结合在一起,通过边唱或边讲的形式剪出作品。剪、说、唱一体,心、脑、手并用,这种独特的具有综合陛的剪纸方法,其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剪纸的技艺之中,也是一种仪式,一种信仰,一种文化,是了解、认识和研究满族历史和兴衰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
张雷军 《创造》2002,(12):44-45
一个民族的生活文化体现着这个民族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判断,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模式,它决定了该文化内部呈现出相对统一和首尾一致的状态。物事寓意是满族生活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特性,完全进入了满族大众社会文化的轨道。作为满族先民的肃慎“矢石”文化就奠定了后来满族“骑射文化”的主旋律和民族精神,标志着满族与其他民族之所以不同的鲜明特点。满族生活文化的种种事物和现象表明,这些事物和现象首先是一种具有丰富、延伸和可变的社会现象。当它在社会文化的轨道上运行时,不再是简单的、带有某种…  相似文献   

3.
王冬梅  赵志强 《前沿》2009,(10):187-189
诗歌意象是我国古典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意象类词语是诗 歌的重要组成部件。古代诗歌里有非常丰富的意象类词语,这些意象类词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从感觉功能方面来看,意象类词语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意象类词语具有多样性、象征性、系统性、模糊性等特征。在修辞功能上,意象类词语表现出简练、委婉、新奇等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4.
晚清民国的成都是现代川菜菜系的发源地与演变中心。成都的满族和回族人口也影响到了现代川菜菜系在成都的定型、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满族、回族等少民族饮食文化推动了近代成都饮食业的发展,从原料选取、烹饪技法、菜品制作、筵席内容等方面给现代川菜菜系以影响。生活在成都的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为成都市民的饮食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带来了新的饮食品种,大大丰富了成都川菜中的面食、糕点、小吃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清代满族婚期是满族史、清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清代满族家谱、地方志以及时人相关著述中有关普通满族旗人的婚期史料的研究分析,能科学地揭示出清代道光朝至光绪朝这一时期内,奉天、吉林、黑龙江地区普通满族旗人中大量存在晚婚现象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论杜国清爱情诗中意象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旅美诗人杜国清的爱情诗在积极借鉴西方现代派技巧的同时,也努力向中国古典诗歌寻求养料,尤其在意象的运用上,更是独树一帜,取得了不凡成就,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单个意象的选择、意象群的组合和意象征的运用,从而使他的作品诗意浓郁、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是中西美学思想相结合的典范,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范例。  相似文献   

7.
意象是莎士比亚在其戏剧中运用的重要且典型的艺术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在其悲剧<奥瑟罗>中的运用尤其丰富,本文对此手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论,指出"毒药"、"光亮"、"黑夜"以及音乐方面的意象等在该剧中均具有丰富内涵,应把握住它们,更深刻地理解该剧的主题和思想.  相似文献   

8.
付永正 《传承》2008,(24):102-103
清代满族婚期是满族史、清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清代满族家谱、地方志以及时人相关著述中有关普通满族旗人的婚期史料的研究分析,能科学地揭示出清代道光朝至光绪朝这一时期内,奉天、吉林、黑龙江地区普通满族旗人中大量存在晚婚现象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侯艳 《求索》2010,(2):171-173
白日意象在唐诗中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体现了唐人对其浑厚蓬勃之特质的审美追求和唐诗“物象由我裁”的审美思维特征,证明了诗言志与主情的不可分割性,从而具有景中情、情中景和情景互生的多重审美价值。白日意象是唐诗中一个常见意象,它在唐诗中出现达650次之多,仅在李白诗中就多达50次,这充分说明唐人对白日意象的偏爱。而白日作为审美对象,在唐诗中,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0.
刘琛 《前沿》2015,(1):101-103,107
在走访调查内蒙古满族民族乡的新农村建设中看到,许多具有满族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拆除,代之而起的是千篇一律、枯燥单调和毫无特色的方盒式砖瓦房。今天应大力提倡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应对满族的传统民居予以保护或维修。满族传统民居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它的民族性、实用性和舒适性显而易见,今人为追求时尚而弃之是十分可惜的。  相似文献   

11.
抒情诗是实现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内在地包含着叙事。与小说叙事不同,抒情诗主要不是依据以故事线性叙事相对应的方式展开,而是以空间叙事的方式形成。抒情诗的空间叙事表现为空间意象叙事,它成为抒情诗叙事的基本形态。透过诗人与欣赏者丰富的想象力,抒情诗展现出种种空间意象,它们相互并置与关联,形成为空间意象叙事,从整体上显示其意义。同为意象画面,抒情诗中的意象画面与绘画中的画面有所不同,表现出更多动态的色彩,引起欣赏者更为丰富而多样的想象,展现出更为多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隐喻与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全国 《求索》2007,(10):186-188
意象是中西方文艺理论中都很重要的一个范畴,对比来看,中国的意象理论主要偏向于意的层面,西方的意象理论侧重于象的层面。隐喻与意象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有显著的不同,就意象本身来说,它具有一定的自在性,它的存在与隐喻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在诗歌中,意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单独构成表现的样式。尽管意象并不必然地与隐喻有关。但是通过隐喻来表现意象,能使意象具有更加丰富的关学意蕴。从意义上讲,意象本身是不需要转化,而隐喻必然存在着意义的转化,这一点形成了与意象最为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古典诗歌在英美诗坛上展示了其独特魅力,丰富而饱满的“意象”使庞德等众多诗人为之倾倒,然而“意象”的接受过程中却发生了异化现象。本文主要从“意象”的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英美意象主义诗人在接受和借鉴中国古典诗歌时所遇到的多重羁绊,这正是意象派借鉴中国古诗意象形似而神不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满族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满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东北经济建设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为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燃料、引擎和减震作用。因此,我们应处理好满族文化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通过挖掘满族文化中的积极元素,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5.
唐利芹 《人民论坛》2011,(11):210-211
满族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满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东北经济建设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为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燃料"、"引擎"和"减震"作用。因此,我们应处理好满族文化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通过挖掘满族文化中的积极元素,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6.
京派小说的文本中出现许多重复性的意象,相同的意象有的出现在不同作家的笔下,有的反复出现在同一作家的文本中。京派作品中蕴含丰富的诗性因子,意象设置与古典诗文具有历史传承性,作家善于开掘意象所积淀的文化象征意蕴。因此从作家惯用的独特的单位意象出发.能够更好地寻求对作家独特的精神世界与艺术世界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坛的常青树,创造了非凡的文学成就。他具有诗人气质,在小说里善于运用意象符码客观地反映普通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状况和人生诉求,其中隐喻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反映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观念,而性意象则不仅是一种表现观念颠覆和人生追求的象征,甚至成为一种新宗教的符号。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大》2011,(23):34-34
如何保护和开发满族文化成为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葵花药业集团党委书记关彦斌说,黑龙江省现有34个少数民族,其中满族人口最多,约为130万人,占全国满族总人口的12.1%,占全省总人口的3.52%,因此保护和开发满族文化既有利于民族团结,也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开发,也是建设边疆文化大省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辽宁是一个文化大省,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辽宁地区民族众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所拥有的满族、锡伯族等特色民族文化都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此外,辽宁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前列。面对众多的文化资源,我们更有理由、有条件实现辽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  相似文献   

20.
美丽富饶的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是兴安盟唯一的以满族为主体、蒙古族为多数的民族乡。去年,被国务院评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受到表彰。夯实基础,各业经济大发展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肥沃的土地,广袤的草原,为全乡经济腾飞和各族人民勤劳致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特殊的地缘优势,同心协力,取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