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新时期诗歌对诗歌传统的反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芳 《理论学刊》2001,(5):123-124
新时期诗歌是在继承五四新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同时它又是对我国古典诗歌和五四新诗的一种超越。本文试从诗歌语言的翻新与组合、修辞方法的运用、诗体形式的建构等方面 ,探讨新时期诗歌对诗歌传统的反叛。  相似文献   

2.
诗的品格     
诗的品格《九州诗文》杂志社社长毕福堂读完崔光祖同志的《党员干部修养歌》,作为一名多年的诗坛中人,我有很深的感触。崔光祖同志不是一位专门的诗歌创作者,但他的《党员干部修养歌》却给我们从事关注诗歌创作的人以很大的教益。《党员干部修养歌》能够众口相传,得到...  相似文献   

3.
《党建文汇》2013,(10):39-39
某种程度上.俄罗斯是诗的国度,人们对普希金等著名诗人的诗,倒背如流.亲朋聚会的高潮总是朗诵诗歌。在各种晚会上,诗歌朗诵都是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逢诗人诞辰或者忌日.各地也会举行诗歌朗诵会。诗歌的精神已经融进俄罗斯人的血液中,在卫国战争、苏联解体等重大历史时刻发挥着鼓舞民众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卫涛 《理论学刊》2004,4(12):111-113
学界一般认为 ,黄遵宪的诗学实践是五四新诗的过渡或者起源。本文对此提出质疑 ,通过在近现代语言文化断裂背景上对二者的比较 ,认为黄遵宪的诗学革命和实践与新诗的发生是两种不同路向上的诗歌变革 ,不宜定位为直接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5.
旧体诗词能否有所突破、“新体诗歌”能否得以确立,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新的时代内涵同旧的艺术形式之间如何实现协调一致.毛泽东诗词虽是旧体,但它把美景、深情、大事、哲理融为一体,其内容使诗情、诗思、诗意、诗味都达到了新时代才有的高度,让人看到的是现代中国的活的姿影,体悟的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不朽的精魂.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旧体诗词要想有所突破, “新体诗歌”若能建立,还需要有艺术形式上的改进,铸造出一种源于旧体又异于旧体的新体式来.毛泽东寄希望于自由诗、格律诗、民歌能“取长补短,发展成为中国式的真正的新诗”.这种“新体诗歌”,实质上是推动诗歌保持与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血脉联系,外国诗歌只作参照,写诗少用古典,多造新词,也就是要汲取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特性和风尚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日本投降后,大批专业文学工作者随大军来到东北,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紧密地与东北民众相结合,以笔做刀枪,用饱蘸激情的笔墨,热情沤歌人民解放战争.在宣传教育群众、团结进步青年、鼓舞军民斗志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战斗作用.同时,培养和带动了大批文学青年,丰富和活跃了解放区的文化生活.在这个时期众多的文学样式中,新诗以其灵活、易懂的特点和独具的艺术感染力,发挥了特有的战斗作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诗歌,主要有政治诗、叙事诗和抒情诗三大类.其中政治诗的创作尤为突出.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些诗的成就并不高,有些又过于直白,但其思想内容却是异常深刻的.  相似文献   

7.
俞艳庭  李梅 《理论学刊》2012,(1):108-114
中国传统诗学高度政治化.考察先周诗功能的演变过程,可以清晰看出上古诗学政治化的大趋势.与中国古代“原始巫觋文化—巫教祭祀文化—西周礼乐文化”的演进方向一致,先秦诗歌的功能经历了一个“巫术功能—巫教功能—礼乐功能”的演进过程.诗功能的演变呈现出一种包客连续模式,即新的诗歌功能产生时,旧有的诗歌功能并未消失,依然以各种形式显现出来.这也与中国古代社会包客连续型的文化发展模式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陈毅元帅,在中国革命的疆场上,金戈铁马,号令千军,纵横捭阖,威名赫赫;在诗坛上,他倚马纵笔,挥洒自如,畅志抒怀,不拘一格,开别样境界."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当之无愧.全国解放后,陈毅在担任国家领导人期间,虽然工作繁忙,却从未放下诗笔,为新中国诗苑奉献了无数佳作.同时,他还关心诗歌的出版和发展,对当时最重要的诗歌刊物<诗刊>投注了很大心力.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的奠基者。本文试图从郭沫若浪漫主义创作的以感情为诗本体、以自由诗为诗体的诗歌,分析中国早期诗人及郭沫若浪漫主义诗歌对诗歌形式、本体的言说方式下的历史功绩和艺术过失。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无产阶级新纪元的但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诗歌艺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在我国二十世纪的诗歌史上,发生了两件震动诗坛的大事。第一件是“五四”,时期倡导白话新诗,为诗坛推出了新的品种。新诗的出现是一场革命,它冲破旧体诗词格律的束缚,使诗歌能够自由地广泛地反映现代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但新诗的倡导者对旧体诗采取否定、排斥的态度,却严重地阻碍了传统诗词的继承和发展。第二件是毛泽东用旧体诗词反映现代生活的成功实践,重振了传统诗词的雄风,一改新、旧体诗对立的局面,而使它们成为诗国花园里盛开的并蒂莲。一百多年之前,恩格斯在评价意大利…  相似文献   

11.
成仿吾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著名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他早年留学日本.“五四”运动后,与郭沫若等人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活动,建立了著名的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参加创办了多种文学刊物,撰写与翻译了许多论文、小说、诗歌,并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对推动我国革命的新文化运动起了重要作用,是当时有影响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从五四与中国现代化、五四精神的再阐释、五四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五四启蒙问题、五四区域研究、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五四运动与儒学七个方面介绍了2000年以来国内研究五四运动的主要成果.特别是对一些新成果、新观点做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春天是一首歌,一首引人奋发的歌.春天是一首诗,一首耐人寻味的诗.发生在春天的故事,自然有着歌的旋律、诗的蕴涵.朋友,又一个春天到了,当滚滚春潮向您扑来的时候,您是否想用自己的双手去编织一个个崭新的故事——象歌一样动人、象诗一样美丽?1992年春天,一位老人来到风光旖旎的南海之滨,编织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于是,五湖四海奏响雄壮的凯歌,万里神  相似文献   

14.
孙基林 《理论学刊》2004,(12):114-117
新潮诗在上个世纪 70年代末崛起于中国诗坛 ,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论争 ,并对新时期诗歌乃至整个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它在崛起前曾经历了较长的隐秘成长过程 ,一些必要的历史节点也是无法超越的 ,其中包括 :沙龙文化与诗歌、新诗歌第一人“食指”和“白洋淀诗歌群落”等等  相似文献   

15.
唐代是中华民族诗歌发展史上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峰,在诗歌万千意象中,酒与诗的结合形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诗酒文化。诗酒文化表露了唐时各阶层诗人的精神状况、情感世界,也以另外一种方式揭露了社会的不同现象。  相似文献   

16.
唐皞 《唯实》2005,(4):61-62
在"五四"文学革命中,胡适是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他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在当时中国文坛和思想界, 可谓领风气之先,由此而引起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次真正伟大的变革, 并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纪元。胡适的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诗歌的见解方面。作为一个诗人, 胡适是"五四"文学革命中第一个  相似文献   

17.
《汉书·艺文志》云"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汉乐府诗歌是基于百姓的生存现状而生发的喜怒哀乐,汉武帝立乐府、采歌谣,也有体察民情、了解风化之意。汉乐府诗歌继承了中国文学厚生爱民的人文传统,是为生民之歌、百姓之歌。  相似文献   

18.
袁小伦 《广东党史》2003,(5):56-56,54
诗歌,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是德智美的殿堂。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诗的民族。从屈原到柳亚子,诗人巨匠灿若群星;从《诗经》到《东方红》,名篇佳作浩如烟海。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传统像黄河长江从青藏高原到东面出海口一样奔腾万里.浩浩荡荡,源远流长。毛泽东这位被誉为“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的政治家诗人在他的气吞河山的名作《沁园春·雪》中曾豪迈自信地  相似文献   

19.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他以极具天才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创作了近千首色彩瑰丽、内容宏富、风格奇特的优秀诗篇。这些诗篇因其特有的魅力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李白在世时,他的诗歌就受到与他同样伟大的诗人杜甫的推崇,称其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稍后的白居易、韩愈这样的诗文大家也对李白的诗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韩愈更是作出了“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赞誉,。在此后的一千多年中,李白的诗歌一直就盛传不衰,其传播之广,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恐怕无出其右者。迄至今天,李白的诗歌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人们广泛喜爱。与此同时,伴随着诗歌的传播,李白传奇般的身世经历、丰富的思想情感、豪放的胸襟、傲岸刚直的个性和崇尚自由的精神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连与李白相关的遗迹传说、轶闻趣事、兴趣爱好,甚至李白登临造访过的名山大川也都让人们心驰神往。正是因为李白其人其诗超凡脱俗的品格和诗歌中蕴藏着极高  相似文献   

20.
长征诗歌略论李安葆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长征,不仅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而且创作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是一座堆金叠玉的诗歌宝矿,值得我们认真发掘整理,研究学习。我国向有“诗之国”的美誉。自古以来,人们在生活劳动、社会实践中常用诗歌来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