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中国群体社会生活不丰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人缺乏相应的公德意识与纪律习惯。公民公德自律意识的形成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等多方合力:政府重在制定约束公民公德行为的法律制度体系;社会组织重在引导公民践行良好社会公德;媒体重在宣传普及公德常识,坚持正面宣传与负面监督同时发力。  相似文献   

2.
要论摘编     
《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8期刊登了北京大学魏英敏教授的文章“关于社会公德的再认识”,文中认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或特定公民群体,在社会公共生活或共同生活及其交往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公德与私德一体二面,公德是由私德推演而来的。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应首先从私德入手,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对儿童、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健全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大学生既是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又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在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社会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的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公德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概括而言,…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为了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以及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从本期起,本刊陆续刊发有关社会公德方面的文章,以促进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人类共守、公民必备的社会公德。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任何个人或社会组织,无论处于何种时代,何种社会地位,都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和发展。待人以减,与人为善,是社会亲和力的必然要求。诚信是社会公守、公民必备的社会公德,主要是指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德是人类道德文明精神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是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公民》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正确理解社会公德的“四性”。第一,阶级属性的隐蔽性。作为道德一部分的社会公德是同样有阶级性的。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通用性最强的道德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往往不是以某一阶级特有的行为规范出现,而是表现为社会中的一切人都应当遵循的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如何提升当代中国公民的文化素养,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当代中国公民文化素养的缺失,与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的历史有关。在农业社会里,只有"公"与"私"概念的分界,没有建立在全民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德",这里包括契约精神、信用体系、法律约束、个体自律等观念。鸦片战争至今的一百多年,中国长期陷入西方列强欺辱、  相似文献   

8.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我国公民特别是广大农民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对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首先,从农村社会安定的角度看,教育引导农民遵守社会公德,有助于维护农村公共秩序。农村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社会公共生活稳定而有秩序地  相似文献   

9.
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社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成员的道德意识 文明行为对于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只有加强家庭美德建设,进而推动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进步,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公民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康悦  聂品  张良  黄迅 《北京观察》2004,(5):36-39
社会公德处于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低层次,它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精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公共生活的领域越来越扩大.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对于培养公民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晓辉 《理论月刊》2010,(9):180-182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石,对社会整体文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社会公德状况既有可喜的一面,也有令人堪忧的一面。全面把握社会公德的价值,深入洞察社会公德的现状,是我们充分认识社会公德建设重要性与紧迫性的关键,也是我们自觉、有效推进社会公德建设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建戍“文明之岛”,必须重视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靠的是普及与提高的教化。这就要广泛注入文化因子,提升人文精神和道德水准,培养公民的文化心态,营造文化环境,使公民懂得人与人怎样相处,人与社会、自然怎样协调,以至学会明辨是非,科学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八大奏响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战斗号角。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简称"四德")教育,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对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都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德指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简单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具有全民性、时代性、稳定性、民族性、地域性、简易性等特征。社会公德的使命是保护人们的公共生活,防止影响和威胁人们公共生活的现象发生。遵守社会公德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尽的义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抓好对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对培养“四有”新人、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十分必要。怎样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呢?我们认为,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主阵地。广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完善道德立法,完善道德立法最主要的是要完善社会家庭生活领域中的道德立法;完善职业道德立法;完善社会公德立法。完善道德立法,并不是混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更不是用法律代替道德,只是在社会转型期,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去调整道德无法调整的范围,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17.
家庭美德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作为构成社会的最原始的细胞 ,它的道德水平也直接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及道德水准 ,因此 ,注重家庭美德建设对夯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一、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中 ,把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作为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 ,充分体现了我党的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所调节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的社会分工中的行为规范 ,而家庭美德…  相似文献   

18.
公民的社会道德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民道德建设不仅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基础性、主体性工程。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他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准,将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我国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必须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在日常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做到诚实正直,谦虚有礼,团结协作,乐于助人,遵守秩序,爱护公物等。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德,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大学生,更应具有良好的公德素质。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应从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社会责任素质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入手。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实施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下简称《纲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公民如何遵守社会公德,政府又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公民素质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那么,实施《纲要》的现实意义有哪些?在现实社会中应该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