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评微笑服务     
今天的政治课真有趣,老师让黄俊同学在黑板上画了四幅漫画:一位售货员站在柜台前,始终面带微笑。有位顾客拿了一包食品问她:“这是哪出的”她说不知道。顾客又问:“有没有保质期”售货员还说不知道。顾客再问:“从哪进的货”售货员仍说不知道。顾客无奈,愤愤地走了,售货员却笑着说:“你慢走!”微笑服务,本来是沟通商业的纽带和桥梁。美国的希尔顿旅馆以微笑服务著称于世。董事长康纳·希尔顿对下属常问的一句话是:“你今天对顾客微笑了没有”他确信微笑将有助于希尔顿旅游业大发展,因此要求职工切记  相似文献   

2.
最快乐的人     
7岁的女儿突然问我:“爸爸,谁是雷锋呀?”她昂起的头,像篱笆后的一株向日葵。我心头一震,没有人特意给她讲雷锋的故事,她居然知道雷锋。顿了一下,我郑重地回答:“有一首歌,爸爸唱给你‘……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见女儿入迷又不解的眼神,我笑着说:“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比如,给老人让座,为工地义务劳动,给受灾的群众捐款……”  相似文献   

3.
出售青春某青春销售店在电视台播了一则“出售青春”的广告。广告称:本店有青春可售,批发零售皆可。欲购从速,相关事宜面谈……某位年近40岁的女士来到了青春销售店。她对售货员说:“给我一份18岁的青春吧。”好的,请你拿一张18岁时的照片,一个星期后取货。  相似文献   

4.
那一天,当北京西直门百货商场的一位售货员牵着儿子的手,面谢盲人按摩医生洪学斌时,话还没有出口,她已经是满眶热泪了……这位售货员的儿子患小儿脑瘫,在盲人洪学斌的按摩治疗下,得到了奇速的康复,终于能进学校与健全儿童一起读书了。于是发生了这感人的一幕。 洪学斌是位失明多年的盲人,在要自食其力为  相似文献   

5.
陈正 《今日浙江》2001,(8):44-45
一位75岁的老人决定每月资助一位贫困生200元钱,直到她独立生活为止。但老人与学子有个“协定”:在她有偿还能力时,得资助一位同她一样需要帮助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小康》2021,(20)
正1958年12月13日,向秀丽所在车间因酒精瓶破裂,酒精起火。她舍身挡住燃烧着的酒精避免爆炸,但本人却因伤势过重而牺牲了。62年过去,向秀丽的精神一直延续。其中,向秀丽·雷锋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传承向秀丽精神。在广州,"秀丽"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品牌。"秀丽楼""秀丽街""向秀丽青年突击队""向秀丽雷锋志愿服务队"……它们共同纪念的是一位舍己为人的平民英雄——向秀丽。来到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只见向秀丽的雕像下有一些市民所送的鲜花。  相似文献   

7.
周高 《群众》2013,(3):54-56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引领时代。人民创造历史,历史造就英雄。雷锋就是我们时代造就的英雄。半个世纪前,一位普通士兵以短暂的22岁的生命,诠释了人性中最可贵的光辉。他的精神,被定义为雷锋精神。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从不曾离开。他的精神感动、影响、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如今,雷锋的名字已超越时空。  相似文献   

8.
在举世闻名的美国西点军校的大厅里,陈列着五幅为人所敬慕的英雄画像,其中,我国的雷锋排在第一位。在美国,70年代初期就有人学习雷锋精神,看雷锋日记,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学习雷锋研究会。正当雷锋在大洋彼岸成了倍受关注的人物,但在国内却有许多人对雷锋失去了原有的兴趣,甚至用恶语中伤雷锋,说他是“政治舆论工具的典型”,是“陈腐的观念。”一样的历史条件下,在同一个地球上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现象,人们不禁会对此疑惑不解。但是“雷锋的出国”应该赋予我们一个最为  相似文献   

9.
压力:无形的痛苦22岁的她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公司经理、她的顶头上司是位33岁的成熟男性。虽然经理周围有很多女孩,但他谁也没有看上,只相中了她,因为他和她很谈得来。这个女孩也被经理的魅力和年轻有为所吸引,但她说她不能自由地和他发展关系,似乎在她心底埋藏...  相似文献   

10.
《春秋》1994,(1)
辗转得知滕州有位曾是两届枣庄市政协委员、卖烧鸡的个体户、外国老太太时,她已在中国生活了50年。但有关她的身世,知道者甚少。我便决意对她作一次专访。尽管已经听说,这位叫张桂芝的韩国老太太,穿着打扮与众不同,但见到她时,我仍大大地吃了一惊:她已年过70,6个子女中最小的已30岁出头。她的背虽然有些佝偻,但身上的彩格宽松套装,胸前随意系着的两根飘带,完全是20岁女孩的穿着。她的小女儿告诉我,她外出时,穿得比这还鲜艳。老太太的身板相当硬朗,我与她一起走路,不得不加快脚步。  相似文献   

11.
朱定 《今日广西》2007,(9):77-79
夏鼎与简安娜老夫妇接到女儿夏秀兰从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说她要学习雷锋,叫他们寄有关雷锋的材料给她。老夫妇不禁相顾愕然:雷锋和美国注重物质利益的社会是截然相反的,学雷锋岂不影响进哈佛吗?妈妈一再问女儿说的是否是雷锋?还用英文拼了一遍,回答是肯定的。理由呢?女儿说了半天,要申请进哈佛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活动、领导才能等,他们越听越糊涂,只能先答应下来。  相似文献   

12.
吴彬今年刚刚38岁。但是她已历练成一位煤炭化工行业的化工博士。吴彬步入煤化工业界满打满算才20年,但她已主研和参与了12项国家、自治区和兵团的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其中获得国家、自治区和兵团的科技发明奖就有10  相似文献   

13.
笔者想以这篇短文明确雷锋价值观的深层涵义,并就学习雷锋应注意的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有裨于当前的学雷锋活动。一、雷锋价值观的深层涵义雷锋的价值观,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已的一切”的幸福观。正如雷锋在日记中写的:“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1960年4月,雷锋所在部队到抚顺支援钢厂建设。运输连的驻地,距离辽宁省抚顺市公安局望花分局雷锋派出所(原址)不到百米。当时,派出所多位民警与他相熟。民警沈德贵,曾与雷锋一道运送砖瓦,一起支援国家建设;户口内勤梁金英,曾经手办理了雷锋生前最大的一笔捐款;民警王世复曾与雷锋同期担任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自那时起,雷锋火种便永远留在了雷锋派出所。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代共青团与学雷锋活动勾沉常家树六十年代波澜壮阔的学雷锋活动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早在雷锋生前,他的感人事迹虽然有报导,在军内产生很大反响,但没有被社会广泛了解。从1962年8月15日雷锋牺牲,到1963年3月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  相似文献   

16.
牟野  杜磊 《思想工作》2007,(4):29-29
1962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蓬蓬勃勃地展开,雷锋精神激励、影响到了两代人。45年过去了,一些人对雷锋的记忆已逐渐淡忘,还有人竟然不知道雷锋是谁,更有人说“雷锋出国了”、“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学雷锋过时了”等等,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学雷锋真的过时了吗?雷锋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其实,许多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象勇救落水儿童的郝龙彪,为乡邻谋利益的张耀国,三分钟生死营救出租车司机的三位好青年,为挽救一位农民工深夜排长龙献血的队伍、为了首府的清洁,大学生上街扫马路,……,这一桩桩、一件件,充分地证明:雷锋并没有走远,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7.
衣德祥 《传承》2007,(9):29-30
在井冈山下的江西遂川县,有一位老红军女战士邹亚春,她是一位普通但又不平凡的老人。革命战争年代,她曾有过非凡的经历:井冈山斗争时期跟随毛泽东、肖克度过三年多的烽火岁月,经历过无数次大小战斗;1951年毛泽东给她发来请柬,邀请她进京参加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8.
30多年前,在我们共和国曾成长出一个时时让人感到温馨又时时让人感到振奋的精神榜样,她是那样地深入人心,连刚戴上红领巾的娃娃也都懂得要像雷锋叔叔一样助人为乐。这终于开创了一代令今天的人们羡慕不已的社会新风。可是,现在这种精神在一些人的行为中却渐渐被淡化了,雷锋的英魂似乎正以一种不引人注目的方式悄然而逝,尽管我们每年三月都开展学雷锋活动,但效果并不是很大。于是有童谣这样唱道:“三月来,四月走,雷锋叔叔没户口”!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63年3月5日,首都各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全国掀起群众性的学习雷锋活动的高潮后,到2003年3月这项活动开展已历时40周年。在这40年中,虽然活动的开展是起起伏伏,不时也会出现对雷锋的些许微词,但是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对雷锋本人和学习雷锋活动还是认可的,最起码都会认为雷锋是一位可敬的好人,学雷锋是一件善事、好事。也正是基于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雷锋精神才能深入民心,学雷锋活动才能够历久不衰,在青年乃至全国人民中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为了能够清楚地说…  相似文献   

20.
我一直珍藏着一张前纳粹德国奥斯威辛集中营一位女囚送的照片,那是她在该集中营的登记照片。照片上的她,是一位面目清秀的16岁少女,但剃着光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