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司法》2012,(9):4-4
提高法律权威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司法的权威。一个权威的存在离不开四个要素:一是司法进行终局的裁决。二是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这可分为五个层次:独立于行政权,两者是并行的;审级独立,下级法院与上级法院各是独立的审级;法官独立,每一个法官都需要经过人大的任命,独立的权利能力就是法官行使审判权的基础;判断独立,司法的本质就是判断,审判权始终是判断权;  相似文献   

2.
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取权的重叠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在2002年6月30日前,在我国的各境内外上市公司,应按《指导意见》的要求修改公司章程,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将《指导意见》中关于独立董事职权的规定与《公司法》对监事会职权的规定相比较,会发现独立董事的职权与监事会的职权交叉重叠。因此,许多人认为如果监事会能真正发挥作用则不必设立独立董事;也有许多人对独立董事的作用持怀疑态度,因为实践中存在着“人情…  相似文献   

3.
记得梁启超先生在一个世纪前曾饱含深情地在他的《少年中国说》中指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哲人的话语跨越时空,至今仍激荡在我的耳边,“宪政中国”在用法上就是对“少年中国”的一种借鉴。组织“宪政中国”丛书,是我长期以来的一个想法,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这样一种感觉,在“…  相似文献   

4.
人大对检察机关个案监督的反思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许多地方人大都开展了对检察机关的个案监督工作。但是,其合法性倍受质疑。实际上,个案监督是检察机关承担公共责任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抑制公诉权滥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监督主体政治色彩过强,则会干预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因此,应当在人大常委会内设置相对独立的专业主体进行监督;个案监督应坚持“事后原则”;监督意见仅具“建议性”;监督程序具有公开性。  相似文献   

5.
一、独立担保已成为现代担保的主流 依照传统的民商法理论.担保合同是从属性的合同。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际贸易与融资的实践中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担保方式──独立担保。目前,在国际担保业务中.独立担保已成为主流.而从属性担保则难于为人接受。为使独立担保得到更快的发展,联合国贸法会还制定了统一的《独立担保与备用信用证公约》。该公约已于2000年1月1日生效。这种新型担保方式的显著特点是:担保独立存在.不受基础合同变更或无效的影响;保证人的责任也不取决于基础合同的履行与否.而是取决于债权人…  相似文献   

6.
边慧亮 《法制与社会》2011,(33):277-278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一项国际通行的证据规则,主要功能在于规范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我国以程序优先等价值理念为法理基础,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采用专门性审查与附带性审查相结合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在侦查阶段的审查批准逮捕程序和审查起诉程序中采用附带性审查的方式,未设置相对独立的专门程序;在审判阶段则采用专门性审查的方式,辅以相对独立的具有对抗性色彩的司法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7.
行政调查中权力的可能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麟 《法律科学》2008,26(6):121-126
作为行政机关执行公务、实现行政职能的基础性手段,行政调查普遍存在于行政过程中。如果将其界定为纯粹的作出行政行为过程中搜集证据、确认事实的手段,则行政调查至多是一种事实行为,甚至附庸于相关行政行为中,没有单独规制的必要。如果将其界定为一种行政行为的形态,则行政法制度应当对行政调查给予全面规范。其实,行政调查是否属于独立的行政行为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考察行政调查过程中对公民权利的可能侵犯能否通过既有制度予以监督制约;如果不能,则将行政调查作为一种独立的行政行为,通过法律规制达到既能够保障行政职能的实现,又能够保障公民权利的目的,或言厘定出行政调查权力的边界,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江淮法治》2009,(18):6-8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有精彩论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对国家富强有着强烈的渴望,他把国家富强之希望寄托于少年。所以我们要塑造的是有思想、有责任心、有坚强意志、有健康体魄、有崇高理想的青少年。那么这样的青少年从何而来呢?源自教育。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提出对审判独立存在两种理解和做法,即“法官独立”和“法院独立”,二者各具利弊;然后阐述审判独立是相对的,审判独立与社会监督是一对矛盾,二者之间应保持适当的制约与平衡关系。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审判独丘的重点在于强调审判独立于党政之外;最后分析了审判独立与法院内部组织制度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法院独立”及院长、庭长审批案件与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具有诸多负面影响,主张逐步取消这种做法,最终实现“法官独立”。  相似文献   

10.
南朝时期,山水自然作为独立的审美形象进入文艺作品中,对于其原因,历来论者多有涉及。如果从陈郡谢氏的角度,选取东晋谢安、晋宋谢灵运及萧齐的谢緿为对象,探讨出处问题与山水发现的内在联系,就会发现:谢安不仅藉山水以享乐,也借山水以化郁结;谢灵运在山水中体悟玄理,为声色大开奠定基础;谢緿则在官舍郡斋中,在宦游旅途中,将山水融入日常生活中,山水最终成为官场中人的逃遁之地。  相似文献   

11.
赵文华 《检察风云》2023,(11):52-53
<正>在多人冲突致轻伤类案件中,因当事人较多、肢体冲突多样、伤势成因复杂,宜按照“行为性质认定——共同犯罪判断——致伤成因分析”的路径进行分层次审查。先认定是否存在刑法意义上的伤害行为;再判断是否属于共同犯罪,若属于共同犯罪,应落实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原则;若仅为同时犯等独立行为,则要具体分析个人致伤动作及伤势成因,对当事人依法区分处理。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建立了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为内部监督主体的“双核心监督机制”。但我国的“双核心监督机制”基本上没有实现其立法目的。其主要原因是监事会和独立董事没有充分的独立性,也无法有效行使相应的法律监督权。改革的措施是在我国《公司法》中同时规定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为核心的两种监督模式,并赋予上市公司自行选择其中之一的权利。同时,我们应该针对导致现有监督机制失效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从监事会的监督功效方面而言,应扩大监事会的人数规模;完善监事会的人员结构;授予监事会更多职权;强化监事的法律责任。从独立董事的监督功效方面而言,应采取保障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措施;健全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中,追加当事人的情形有三种:(-)应当追加的原告未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二)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被告没有参加诉讼的;(三)依据《民诉法)第56条2款规定,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应当参加诉讼,经法院用传票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在这三种情形中,(关于适用冲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6条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一审中无权对案件的管辖权提出异议。对于被追加的原告和被告,是否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民诉法)和《意见)则没有明确规定,也未…  相似文献   

14.
试论子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集团,是由两个以上在法律上独立的,但为商业目的而结合并统一管理的公司组成的联合组织。一般认为,公司集团的法律特征包括三个方面:(1)两个以上公司的联合;(2)成员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3)集团的统一管理。公司集团以母子公司为核心,其中,拥有其它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或通过企业合同能使其它公司成为自己的附属公司,其中进行实际控制的公司是母公司,受其控制的则是子公司。资本参与和合同方式是母子公司的两种主要结合方式。 公司集团是公司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其优势主要在于:公司间人员、资金调度方便,商业…  相似文献   

15.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独立罪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询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对于该款如何理解与适用,该款能否构成一个独立的罪名,一直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最近,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中,把该款作为一个独立的罪名规定了下来,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询私舞弊罪。然而,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中,则没有把该款作为一个独立的罪名。这样,关于该…  相似文献   

16.
公司一经成立即具有独立的人格,这是公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然而,司法实践中常将公司的独立人格绝对化,以至于排除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控制,对股东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公司人格的独立性应体现在公司确实依照公司成立之初股东的意愿从事经营活动,为股东谋取福利;若不能如此,则股东有权使公司归于消灭。现代公司法的重要特征是使投资者能够借助于公司这一工具完成交易行为。①将公司独立人格绝对化,无视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的控制,过分地强调股东不能请求解散公司,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对司法实践有害无益。笔者认为,公司一经…  相似文献   

17.
英国的法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的法官(英)马塞尔·柏宁斯,克莱尔·戴尔四川联合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浩译在某些人看来,备受尊重或讥讽的法官在英国这样的自由社会中似乎是智慧、独立以及公正的集大成者;而在其他人看来,法官则是年迈、遥远和怪异的人物:他们身着古怪的法衣,讲着奇怪的行话,...  相似文献   

18.
孟红艳 《法学》2023,(9):81-95
我国刑法学多数说认为诈骗罪既遂的标准是行为人(或第三人)取得财产,但对该要素的独立存在价值及其与财产损失的关系缺乏深入研究。在有的案件中,处分财产与取得财产并不同步;行为人取得财产与被害人财产损失的判断标准、判断逻辑不同,取得财产的判断更侧重于事实层面,财产损失的确定则考虑交换价值的折算和抵消,这些都决定了取得财产在诈骗罪构造中有独立存在的必要性。重视取得财产要素,对诈骗罪既遂就应当主张控制说(取得说),取得财产是事实上的既遂标准,为既遂的判断提供了时间点上的参照,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明确性;财产损失则是实质上的检验,从诈骗罪保护法益的角度规范地判断是否既遂。承认取得财产也是诈骗罪实行行为的一部分,有利于处理承继的共犯。诈骗罪是不法内容“向后倾斜的犯罪”,其不法重点是后半部分的财产转移,对仅参与财产转移阶段的后行为人也能肯定其正犯性。  相似文献   

19.
喻中 《新法规月刊》2014,(4):134-137
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是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对于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应当予以完整地理解。从思维方式来看,不能把“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当作一个孤立的事物,不能只看到“人民法院”及其“独立审判”;相反,要看到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永远都是政权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从合理预期来看,应当理性地看待人民法院在履行独立审判职责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行政执法中法律与政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在行政法上,法律与政策的关系是怎样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法”不同于“法律”。“法”是先于或独立于“法律”之外而存在的社会权利义务关系,是客观的社会存在、社会法则或习惯规则,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法律”则“是事物的法的本质的普遍和真正的表达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