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妇运》2012,(7):26-29
河南省郑州市妇联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牢牢把握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社会管理的七大任务,创新妇联组织在社会协同中联系妇女、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维护妇女权益五种工作模式,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妇女群众工作上取得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2.
人心安定、社会和谐是人们对幸福社会的基本定义。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政府推行各项政策是一种良好的支持。社会是人的综合存在的表现,如何引导社会成员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并形成合力,助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每一届政府精心致力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3,(12):84-84
马苹在《理论界》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就必须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发挥党在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大作用,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调和矛盾缓冲作用,发挥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坛》2006,(8):9-9
人大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新平台,使我这个从事专业技术大半辈子的人,拓展了视野,提高了认识。为民代言,在推动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寻求有所作为,去体现人生的社会价值——我很幸运,也很努力。  相似文献   

5.
张洪波 《中国民政》2011,(10):44-45
社区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家园,是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础环节,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城市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焦点,在调节基层社会利益关系、融合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谨就如何从社区入手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作一浅探,供商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政》2012,(1):49-49
山东省临沂市民政局姜良安万红娟认为,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在社会转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对于从源头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治理机构,扩大社会参与,促进社会协同,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作为城乡社区建设的牵头单位,各级民政部门应明确思路、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在工作方法上应把握“四个切实”。一要切实加强谋划。  相似文献   

7.
突发事件中的社会心态 当社会出现问题、产生矛盾、发生冲突的时候,各种平时隐藏着的声音都会冒出来。如果不及时正视,处理失当,矛盾不能化解,这种声音可能会在传播中加速、强化甚至异化,并借助群体的力量,弥漫为一种普遍性的集体意识或群众心理,渐渐固着,形成一种常态化的社会心态,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社会心态其实是社会问题的折射。只有社会问题解决,社会心态才会趋于常态。因此,理性认识和把握当前社会心态的基础是理性地进行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社会燃烧理论认为,社会问题的积累受到社会“燃烧物质”、社会“助燃剂”和社会“点火温度”三者相互作用的影响。社会燃烧理论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有积极的研究意义,客观引导公安机关分析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策略水平。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民生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个人劳动能力不同以及社会体制本身不健全造成的。当今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体制变革之中,新旧体制交替使一些社会矛盾突出,此时,更需要注重民生建设,稳定社会。这是社会发展中不能回避,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发动是指由某些社会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动员其他社会成员共同从事某一行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为了追求一定的社会效果和目的,总是希望有较多的人员参与其中,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和力量。社会发动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它在统一社会意志,聚集社会力量,推动一定社会目标实现的同时,也往往对社会管理活动带来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李莹 《中国民政》2012,(11):33-34
当前,健康发展的社会组织,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社会组织建设起步较晚,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仍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社工精神缺乏、行政化倾向明显、整体素质不高等。国外社会组织在多年发展中积累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自身建设比较规范,法制保障比较健全,角色定位比较明晰等。如何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过程中,大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笔者做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对我国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弘扬传统孝文化,有利于构建当代社会道德体系。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与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相对应,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家庭美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枢纽,是社会道德建设的起点,是个体道德化的摇篮,在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冢庭伦理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4.
李洋 《求索》2007,(8):48-50
在转型社会中,老年人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社会排斥”的过程,出现边缘化倾向,尤其是新旧体系交替的现代化过程中,制度的结果往往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出现制度化困境,在制度化的困境中社会排斥反而加剧了,与家庭排斥形成合力,给老龄人群带来双重困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社会正义是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基本伦理诉求,其“正义性问题”需要迫切的关注和研究。社会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人们的心情才会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公平正义不仅是社会稳定的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在经济活动领域中存在的社会非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蔡立 《中国妇运》2012,(12):38-39,37
近年来,深圳市妇联主动融人全市社会建设的大局,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培育、发展、凝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在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中发挥了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创新理念、强化服务。团结凝聚妇女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建设一是求真务实,创新思路。当前社会组织正在蓬勃发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发育较晚、成长较慢、能力较弱、群众认可度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枢纽型组织进行管理和服务。妇联应抢占先机创新思路,利用自身优势凝聚团结一大批同类型社会组织,不断壮大服务基础和实力,在构建枢纽型组织中推进妇联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人大代表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具有独特优势 随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中网政治事务中的新名词,如何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新课题。社会管理,意指“网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规,对社会组织和礼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内容。去年6月,市委十届九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强和创新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服务社会管理。积极动员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可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光荣任务,需要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服务的关注越来越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最佳的管理方式是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通过强化社会服务提高社会管理实效。”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现代民政工作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深入研究探讨“社会服务”这一概念的深刻涵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5,(12):37-40
社会性别主流化是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和提高妇女地位的战略。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不是单部门、单领域的工作,必须形成广泛的社会伙伴关系,由社会各部门综合处理。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社会中的每个人(包括男人和女人)等都是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主体。这些主体在社会性别主流化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和作用。在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过程中,这些主体一方面应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职责范围,有重点地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另一方面,还要与其他主体建立伙伴关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