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李峰 《人事天地》2011,(6):42-43
随着《劳动合同法》生效实施,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采用劳务派遣这一新型的灵活用工方式取代传统的劳动合同用工,将劳动关系转化成经济关系,以达到避免因为使用劳动者而需要承担的劳动合同法律责任和降低劳动人事管理事务负担的目的。但在劳动争议实践中,劳务派遣带给用工单位的往往是较大的法律风险,用工单位应当客观认识并在实务操作上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6月中上旬,南宁市兴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的劳务派遣用工情况展开摸底调查。据调查,兴宁区辖区共有劳务派遣单位3家,派遣工总数1090人,签订劳动合同总数1090人;劳务派遣用工单位4家,劳务工人49人,签订劳动合同人数49人。下一步,兴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加强对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黎丽 《人事天地》2014,(7):64-64
<正>本刊讯6月中上旬,南宁市兴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的劳务派遣用工情况展开摸底调查。据调查,兴宁区辖区共有劳务派遣单位3家,派遣工总数1090人,签订劳动合同总数1090人;劳务派遣用工单位4家,劳务工人49人,签订劳动合同人数49人。下一步,兴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加强对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正在劳务派遣用工中,用工单位是用工需求方,而劳动者是劳务的提供者,那么,劳务派遣单位在其中应当扮演何种角色?在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就用工发生争议时,劳务派遣单位又如何确定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是一切以用工单位为中心,还是自己主动承担一定的义务?这些都是劳务派遣单位需要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用工单位主张劳动者系被派遣员工,可是劳动者既未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也未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那么用工单位所主张的劳务派遣关系是否合法成立,如何才能认定劳务派遣关系的成立。经典案例:石某于2003年4月进入某医院工作,从事的工作有焚烧医疗垃圾、烧锅炉及保洁,2003年4月至2004年7月期间在焚烧炉处工作,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及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期间在锅炉房工作,该医院未  相似文献   

6.
<正>历来建筑行业用工比较混乱,劳务承包、劳务分包、劳务派遣各种用工方式均可在建筑行业中存在。建筑行业用工灵活性较强,劳动合同签订率几乎为零,在发生拖欠工资、工伤等争议时,劳动者往往连用人单位是谁都不知道,依法维权障碍重重,由此引发了诸多的争议。建筑行业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如何确认,如果涉及劳务派遣用工的,又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7.
劳务派遣这一新生的用工形式,随《劳动合同法》出台,在法律上得到正式确认.但劳务派遣之中三方当事人法律关系尤其是几重劳动关系理论上颜存争议,实务也未成共识,故劳务派遣相关问题的法律适用,仍旧处于模糊状态.以劳动关系这一基本概念的界定为出发点,以劳务派遣产生的原因分析为依据,尝试分析劳务派遣的法理基础,进而探讨三方主体的法律关系,以期明确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并找到劳务派遣的三方主体权利义务分配的法律逻辑.  相似文献   

8.
必须完善关于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对于方便劳动者就业和企业用工、妥善解决地区间经济关系等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近年来,这种用工形式被无限制的扩大了使用范围,就显示出其负面效应来。《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务派遣的规定不很具体,在操作方面留下一定漏洞。必须抓紧时间,及时出台弥补性的规定,以保证制订和实施《劳动合同法》宗旨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劳务派遣制度是《劳动合同法》新确立的一项用工形式。与劳动关系不同,劳务派遣涉及劳务派遣机构、派遣劳工和要派单位(用工单位)三方面的法律关系,具有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三个原则。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劳务派遣制度以其灵活、自由的就业特点已经存在于民办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领域。近年来,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一用工形式也逐渐被高校人事管理采用。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立法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良敏 《工会论坛》2006,12(1):21-22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工作已经启动。制定一部符合中国劳动关系实际情况的劳动合同法,才能更好地规范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认为,劳动合同法立法应当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适用范围,对特殊劳动关系中的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问题等作出相应规定,以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制。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劳务派遣行业发展迅速,劳务派遣用工人数逐年递增,因派遣引起的各类劳动纠纷呈井喷之势,我国劳务派遣市场亟须治理。日本劳务派遣业经历日本经济由高到低的转变,经受多次市场巨变后,已形成一套完善且稳定的劳务派遣法律制度。学习日本劳务派遣相关制度,为规制我国劳务派遣行业传经送宝。  相似文献   

12.
正本案为涉及虚假劳务派遣的群体性纠纷案件,当事人因单位拒签劳动合同、拒付加班费等问题与单位发生纠纷,单位却以当事人属于劳务派遣工为由,拒绝履行相应的义务。如何鉴定一种用工方式是否为劳务派遣,涉及劳务派遣用工的规范化管理,更关系到劳动者权益的保障。本案通过证据的展示和分析,重点剖析了劳务派遣用工的合法性界定,对于用人单位规范用工、降低用工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劳务派遣三方法律关系中,争议较多地集中在劳务派遣机构与用工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划分上。为了实现实施劳务派遣的预期目的,劳务派遣机构与用工企业应按照法律的规定以及各自的具体情况,合理、公平地设定劳务派遣服务协议中各项条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劳务派遣法律关系涉及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三方主体,三方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律地位,则依据劳务派遣协议、劳动合同确定。立法对于劳务派遣的规定相对较为简单、原则.导致劳务派遣各方在具体问题的定性上存在认识分歧,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首次对劳务派遣进行了法律规制。《劳动合同法》实施,在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重新梳理了劳务派遣的立法理念。在此立法理念指导下,提出了完善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劳务派遣法律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被派遣员工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单位随即解除劳动合同,但解除行为被确定为违法解除,在劳动合同恢复履行后,劳务派遣工与原用工单位的劳务关系是否自然恢复?劳务派遣工有如何正确应对劳动合同恢复履行后的问题?经典案例:杨某与甲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2011年4月26日至2014年4月25日为期三年的派遣类劳动合同书,试用期  相似文献   

17.
虽然劳务派遣在全球范围内历史较短,但其促进劳动力资源有效利用,扩大就业范围的作用无庸置疑。用工是否采用劳务派遣形式,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自主权。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结束了劳务派遣无法可依的局面。因劳务派遣法律的实施,法律方面的考量成为企业行使用工自主权的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2013年7月1日起,我国新修改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其中对劳务派遣制度做出重大修改,包括提高经营劳务派遣单位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被派遣员工与本单位员工同工同酬、明确可以实行劳务派遣的具体工作范围等,这些新制定的法律规定,都是针对劳务派遣实施以来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可以说,这次修改是对劳务派遣制度一次重大的提升。但是,劳务派遣制度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商榷。文章蛄合新劳动合同法的修改,通过对新增劳务派遣制度的分析,结合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外劳务派遣制度的规定,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劳务派遣是一种特殊就业和用工形式,既解决了务工者的就业问题,也满足企业各种用工需求。由于劳务派遣中劳动力的雇用与劳动力的使用相分离,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因此,立法机关应关注并完善这一方面的刑事立法,以疏导和规范劳务派遣行为,有效地遏止严重侵犯劳务派遣劳动者劳动权的行为,保护劳动者在从事劳务派遣工作期间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正加班费一直是我国劳动争议的爆发点,在仲裁、诉讼的劳动争议中,十有八九会涉及加班费问题,直接的原因就是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但不愿意支付或足额支付加班费。在劳务派遣用工中,加班费纠纷同样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如何规范加班以及正确处理加班费纠纷问题,是劳务派遣单位以及用工单位都需要考虑的问题。经典案例:1997年4月,湖南农民工赵某经北京某央企招工到单位工作,被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