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性是网络社会协作治理的基本条件,但网络自由急剧放大和异化、以及权力主体对网络的过度管制,使公众与地方政府在网络空间中难以就公共事务达成互利合作和社会共识,造成网络开放性与有效性的悖论,导致网络治理陷入"二律背反"的困境。确立权力对自由的引导机制、发挥生态性权力在协作治理中的主导性作用、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开展关系理性中的扩展性对话,能够保障公民的正当权利、维持网络虚拟社会的活力、维护国家权力的价值维度,实现网络虚拟社会治理的开放性与有效性的融通。  相似文献   

2.
私营部门参与能够有效提升数字政府治理能力,但由于私营部门与政府部门在服务能力方面存在差异、私营部门对网络安全重视不够、公众对私营部门的社会责任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私营部门获取资源较为困难、私营部门电子商务网络防御能力较弱、公众对私营部门参与数字政府治理的信任度较低。为促进私营部门参与数字政府治理过程,应提供稳定且高效的支持机制,强化资源的整合及有效利用程度,夯实人才基础并优化参与环境。  相似文献   

3.
我国网络社会治理需要三个有效结合,即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结合、立法防控与技术防控结合、国内治理与国际合作结合。要实现政府监管与社会自律有效结合,政府必须转变网络社会管理理念,明确网络社会治理主体的责任边界,提升对网络社会的治理能力,推动公民有序参与网络社会治理。我国应借鉴网络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在完善网络立法体系的同时改进技术防控体系,更好发挥法律与技术的双重作用,也就是要完善网络立法体系,改进技术防控体系,实现法律防控与技术防控的有效结合。目前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治理仍面临困境,中国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中有重要的责任担当,也就是要加强网络治理能力建设,努力消减"数字鸿沟",支持联合国协调网络治理,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国际合作谈判。  相似文献   

4.
社会整合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主要运作方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型与推进。在数字技术推动下,多元流动的主体、相对无限的客体、虚实结合的元宇宙空间与柔性引导的机制共同构成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整合模式。在此模式运行过程中,既面临着数字经济激发社会整合的内生动力、多元价值环境赋予民众网络归属感、网络政务公开推动公共权力合理施行等全新机遇,也需要应对“信息茧房”削弱社会粘性、人工智能冲击社会结构和“网络民粹”侵蚀网络生态等风险挑战。基于此,要深挖网络空间的“社会共同性”,严守网络社会分化的底线,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协同构建网络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双重共同体,推动我国社会整合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历经数年,论争从未止息,但迄今仍未形成公认一致的界说。就企业起源角度而言,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随着企业在社会中角色的演变,企业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由此形成的企业社会责任界说及其制度构建皆以企业的主体性为基础。正是主体性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存在诸多弊病或矛盾,而解决之道在于主体间性——企业与社会主体之间互为环境的交往理性途径,亦即通过以言行事的商谈达成有效性共识,注重企业与社会主体的自主沟通。申言之,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之为社会角色应有的担当,源于企业与"他者"之间的交往效果,而非基于主体性而构建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
网络化治理所倡导的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构建合作网络进行社会治理的理念,为现代民主治理思想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工具层面的构想。在网络化治理中,合作规范设定了多元治理主体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法律责任体现了责任的强制性,而道德责任体现了责任的自觉性。治理责任的实现依靠治理网络建构的一系列硬性的制度约束和软性的伦理要求。在治理过程中,通过建构问责机制、监控治理绩效以及实施退出制度等措施,实现多元主体的治理责任。  相似文献   

7.
作为公共权力执掌者,在公共危机的多元治理主体中,政府必然处于主导地位,承担必要的责任。本文分析了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特殊性及其政府有效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充分合理行使公权力,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危机管理财政保障体系,加强资金监管;倡导危机治理理念,积极培育危机治理非政府主体;完善公共危机治理法制建设,践行依法行政四个方面对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应承担的责任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合作治理理论作为公共管理领域中对公共事务治理的一种新范式受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实体社会的合作治理及以网络(互联网)作为治理工具而对实体社会展开的合作治理,无论在学术研究层面还是在公共管理实务层面都已开花结果。但是,网络空间的功能异化与乱象,也不容忽视。合作治理理论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网络空间的合作治理旨在界定网络空间的领域边界,明确网络空间治理主体的角色与功能,构建相互制约与监督的合作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经典作家统一战线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统一战线在网络安全治理中仍然是一个法宝。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理性分析当前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现状,承认网络人士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网络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四个维度阐释新时代如何鼓励和引导网络人士行使主体责任与使命,明确新时代创新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有利于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理论强调各治理主体在尊重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对话,遵循公开性、平等性、包容性等原则,认为决策是基于理性的公共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理论与构建多元化地方治理结构的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因此以协商民主理论为指导,构建多元化的地方治理结构,有利于实现地方政府与市场、公民社会以及公民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是实现地方治理高效性与持续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网络平台已经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与此同时,相关问题也进入公共讨论视野。网络平台私权力的失范问题尤其突出,干扰了公权力对网络空间的有效治理,也损害了用户、经营者等私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立足于“政府—平台”二元参与的治理模式在解决私权力失范问题时表现出不足。对平台私权力失范的成因与特点分析显示,政府治理在网络空间技术壁垒面前的“水土不服”与网络平台兼具公有性与私有性的矛盾,是私权力治理困难的症结。平台运行呈现出多主体参与的特点,因此对其治理也应该发挥各个主体的优势。用户是平台经济最广大、活跃的参与者,提升用户在平台治理中的地位与参与程度,建设多元主体、多方合作的治理模式,将为平台治理提供有益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公共治理领域,政府长期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实践证明,政府也存在失灵的现象,靠政府单中心治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公共管理领域中公众的需求。公共事务的治理将更多依赖于社会力量的参与,非政府组织将在公共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的合作伙伴关系已成为普遍的共识。在协同治理时,主体间如何互动,才能完成协作目标?那么互动机制的构建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网络空间因其动态性和复杂性而使大量问题不断涌现,其对治理的诉求也会不断变更。面对动态的、变化的问题环境,任何预设的制度规则和既有的治理技术都可能是无效的。网络空间治理只能以动态的治理回应动态的问题。在网络空间治理的动态过程中,政府需要动态调整自己的治理角色、治理内容和治理方式,发挥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人等主体的能动性,通过促进主体内部和主体间的有效合作,以合作治理推动公共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责任政府是对传统权力政府在根本上的一种颠覆,它强调责任是政府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权力是政府履行责任时的一种附属工具。从权力本位走向责任本位,是现代民主发展的结果,也是民主价值的理性回归。构建理想的责任政府离不开相关制度创新,遏制腐败的根本措施仍然在于完善行政问责制和责任监督体系,推进防止利益冲突相关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5.
网络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符号学因其系统性可为网络治理构建和完善提供学理支撑。网络治理和网络空间作为社会符号具有时空性和社会性,其意义会随着历史的变迁和解释主体的不同而变化,主要受历史条件、网络治理实践和国家利益等语境因素的制约。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网络主权是中国网络治理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推动其从价值独特性符号向价值共识性符号的转变,即既保持中国特色,又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此外,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国网络治理具有时代性、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全球性,是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的中国实践,是历史符号在新时代的全新阐释。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逐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网络空间治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许多国家都针对网络空间制定了国家层面的战略。从全球范围来看,现阶段网络空间治理仍然是以少数网络发达国家作为中心,而在网络发达国家与网络发展中国家和网络欠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了数字鸿沟。近年来,中美两国网络空间治理主张的分歧引发人们的关注。习近平主席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张。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需要国际社会的协同配合,各国应同舟共济,共同致力于构建联合国框架下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网络社会管理中的权利与权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的管理关涉信息化时代的网络运用、社会活力和国家安全。在网络社会,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具有新特征:权利与权力的边界虚化,冲突加剧,互构性增强,"知识"、"知能"决定"两权"关系。平衡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是网络社会秩序管理的根本保障。深化认识网络社会"两权"关系,创新网络社会管理理念;深入了解网络社会"两权"特质,改进网络社会管理手段;完善网络社会管理法规,建构"两权"平衡新机制;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责任共担,实现"两权"平衡软着陆。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施中存在的主体角色冲突、各级政府间责任不清等问题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均衡发展。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角色义务应定位于:有效制度、法律法规的建立者;经费投入、资源优化配置的保障者;制度运作、政策推进的监管者和利益均衡、环境公平的营造者。基于此,实现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角色义务,第一,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建立服务型政府;第二,要转变政府理念,树立政府公益意识,建立责任型政府;第三,要完备制度环境,增强政府法治意识,建立法制型政府;第四,要明确权责职能,强化政府分工意识,建立有限且有效型政府。  相似文献   

19.
政府责任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政府是整个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主要引导者,因而政府的一切活动无不与责任密切相关。政府责任是以"责任"为其核心概念,以责任体系的构建、责任的履行为其基本价值理念。这里所说的责任并不是一般词义上的责任,而是在政府的角色构架内,是政府因其特殊的公权行使者的身份而必须对民众、权力机关、法律法规、社会价值观念履行的责任。总之,政府责任就意味着对民众要求做出积极回应,政府必须以"民众市场"作为导向,回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让强化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性凸显。然而,人们对于如何在国际法上界定网络空间的性质有较大分歧,这直接影响到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治理主体、治理规范以及治理机制的确立。国家治理和国际问题的治理都离不开法治,网络空间治理也不例外,要确保网络安全,促进网络发展,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必须实现法治化。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法治化是由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法律和政策来共同保障的。从国际层面来看,需要在联合国主导下制定有关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法律体系;从国内层面来看,需要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引领网络安全立法的方向,并确保国家网络安全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