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史记>篇目问题较多,而又以"八书"为甚.学界虽然对"八书"总体的看法没有什么分歧,但有三点需要注意:其一是<史记>缺少<礼书>、<乐书>和<兵书>,八篇中就有三篇有问题;其二是对<太史公自序>的几句话该怎么理解,<律书>和<兵书>的关系应是怎样的;其三是在司马迁创作"八书"的大前提下,上述三篇中是否还有后人搀入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羞恶之心"是对于自身不善的羞耻心和憎恶感.作为"义之端"激发主体的自觉,直接促成主体改过迁善、发愤上进的行为,在道德实践中有着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4年新加坡竞争法颁布后,随即颁布两项指引性规制,即<关于竞争法第34务的过渡时期规章>和<竞争法过渡时期安排指引>,统称"过渡制度"."过渡制度"在适用范围安排上颇为合理;并且其减轻了<竞争法>颁布对市场的冲击,维护了交易安全;对于竞争执法也有促进作用.然而,对政府行为的"姑息"却成为这一制度的一大缺陷.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与<杂志>之间的亲密合作是上海沦陷时期其他文学期刊无法企及的.相对于<万象>有意规训张爱玲创作之路而言,<杂志>则是精心呵护与培育作为新星的张爱玲,这在一定意义上给了张爱玲更大的文学空间.<杂志>的"热捧"与顺畅的传播渠道是张爱玲"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作家与期刊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了令人羡慕的地步.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典文化典籍中,就目前所知,"信"字最早见于<尚书>.<尚书>中的"信"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重视"信"是上古帝王以来的普遍做法,他们把"信"看做是国之大事,关乎国家兴亡,人民康乐.第二,"信"思想与"天"、"帝"思想紧密相连.<尚书>中的信思想产生于人神交通的遗存,带有早期宗教的神秘光环,存留有神灵崇拜的影子,为研究中国古代"信"思想的起源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上简称<建议>)指出:"从新的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镜花缘>小说主要情节组成部分有百花齐放、海外游历、酒色财气阵等,李汝珍以乾嘉学者投身小说创作时采用"奇不入幻"的叙事选择,<镜花缘>不仅有对才学的展示,还有对以往小说传统的借鉴和创新,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据<参考消息>报道,2月23日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表示:民进党主张台湾发展和中国关系,两岸必须维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关系.独派首领忽然求和、求同了,未免滑稽,笔者试作如下评论.  相似文献   

9.
劳务派遣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出现了异常"繁荣",吊诡的是,造成繁荣的主要推手正是意图对其进行规制的<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构建的不均衡管制使企业在利益博弈之下逃逸至劳务派遣.这种现象影响了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扭曲了劳动关系的正常状态,并直接损耗了<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效果.劳务派遣法律管制的再构应从破解这种不均衡管制入手,在"同量管制"的目标下,将劳务派遣限定在"补充性"的界域之内.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宁夏日报>和<新京报>对"山西解救案"的报道反映出分时采访的优越性.新闻有着与生俱来的时效性,媒体的竞争力体现在抢独家新闻报道.一个重大新闻事件来临,记者以时效性为原则,进行滚动式采访和报道在本文称"分时采写".在新闻报道中,不同的媒体依据它的受众需求,会有不同的报道重点和报道方式,有取舍地采访也不离"分时采写"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